让人才工作适应运城经济新常态

时间:2024-12-26 02:07:42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要:文章主要突出在当今经济社会中人才工作的重要性、创新性作用,通过分析运城市人才现状及人才需求状况,指出人才队伍建设、人才管理工作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围绕如何充分建设管理人才工作的作用,建设性地提出了人才队伍建设和管理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人才重要性;人才现状及存在问题;问题分析;建言献策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强弱,关键在于有没有一大批优秀杰出的人才能够担当重任,开拓进取。要推动本市转型跨越发展,建设成“山西向东向西开放的大通道和桥头堡”,这要求我们必须认真部署人才工作,科学谋划、顺势而为,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充分发挥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让人才支撑、引领运城市实现新跨越。

一、运城市人才现状及人才需求状况

(一)运城市人才现状

(二)运城市人才需求状况

第一,运城市人才需求主要集中在二三产业。其中,制造业、批发零售业、社会服务业等成了需求人数较多的几个行业。

第二,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掌握核心技术或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层次创新人才;拥有较强研发和经营管理能力,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带团队创办高新技术企业的高层次创业人才;城市规划、教育、卫生、农业、文化领域急需紧缺的高层次人才;科研院所、高校中推动科研成果就地产业化的高层次人才。

第三,五大产业集群人才▲需求状况:农产品深加工产业;汽车和运输设备产业;铝和金属镁深加工产业;化工产业;文化旅游产业。

二、运城市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全市人才队伍的现状还不能满足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一定差距和不足,还不能适应新的发展。

1.人才分布不合理

我市人才主要集中在市区及各县城区的机关、事业单位、大型企业,偏远地区、基层单位、中小型企业人才匮乏。主要原因是人才流动仅靠市场调节,缺乏政策导向。市(区)及县(区)机关、事业单位、大型企业待遇高、福利好、交通便利、生活方便,在吸引人才就业等各方面必然有较强的优势,造成人才集聚,甚至浪费。而急需人才的偏远地区、基层单位、中小企业由于先天条件不足,很难吸引人才加盟。

2.人才结构不合理

主要原因,一是现在人们普遍重视普通高等教育,导致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相对滞后,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增长缓慢。二是伴着经济结构的转型,产业结构随之发生很大变化,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壮大,需要吸纳大量的就业,而一二产业通过不断优化升级,降低人员需求,特别是农业方面,随着现代化农业的发展,第一产业的需求不断降低,从业人员数量大幅减少。

3.人才队伍稳定性不高

我市人才队伍稳定性不高,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各企业内部人才流动速度过快,特别是中小企业中的基层人员、服务人员流动性太大,专业技术、技能人才频繁流失,对企业长远发展影响很大,严重制约了企业发展;二是本地人才留不住,人才流失严重ค。外出求学人员回乡就业率低,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以上毕业生回来就业的偏少,回到乡镇等基层单位工作的更是少见;有一技之长的人才,考虑到收入、待遇等方面因素,有相当一部分在选择了外出打工、就业等。 究其原因,一是中小企业管理、运营不规范,工资待遇偏低,就业无保障,造成人心不稳、流动性大、人才引进困难、流失严重的局面;二是缺乏科学合理的人才使用管理机制,在引进人才、使用人才、稳定人才等方面都存在严重问题。人才是管理方式粗放,“只求产出、不求投入”的心态,“重用轻养”或“只用不养”的问题普遍存在。三是就业人员的基本社会保障工作不到位。当前我市的大多数企业都不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社会保障工作严重滞后,造成人心不稳。

4.人才总量不足高端人才匮乏

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教育、科研等方面投入不够。很多地方在职务消费上大手大脚,但在人才队伍建设和发展科技教育事业上却很抠门。企业舍不得在人才资本建设上多投资,造成人才总量不足,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紧缺。

5.人才软环境缺乏优势

当前我市整个就业环境不优,对人才缺乏吸引力。―方面本地在外人员想回乡就业,却因为工资待遇等方面无法达到他们的期望值而放弃回来;另一方面很难吸引到外地人才前来建功立业。

主要原因,一是人才政策环境缺乏吸引力,出台的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二是地方经济基础薄弱,缺乏对人才吸引力,使人才在数量增长和质量提高上进展缓慢。

三、运城市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当前,全市站在一个新的历史发展起点上,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人才强市战略的实施,经济布局战略调整,生产方式转变,产业结构升级,全市迎来了新的“黄金”发展期,能否利用好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实现全市跨越式发展,关键在人才。我们要自觉地把人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促进人才更好地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足够的智力支持和发展动力。

1.做强人才就业服务,优化人才分布格局

第一,做足指导,定向推荐。一是配合各大院校定期开展在校大学生特别是临毕业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从思想上、观念上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先就业,再择业。鼓励新增就业人员到企业、到基层去锻炼自己,挖掘自身潜力、发挥自身特长,在服务基层发展的同时积累宝贵的一线工作经验。二是深入了解各类求职人员的基本情况,充分利用现有人才信息库,不断完善管理使用方式,细化分类,对各县的求职人员采取针对性的就近推荐,提高对接成功率。三是定期召开中小企业负责人座谈会,号召企业规范管理、提高待遇、做好保障,提升自身吸纳就业的能力。

第二,做Σ大宣传、用活政策。一是贯彻落实好中央、省ช、市有关人才发展优惠政策,特别是扩大对各县(市、区)企业、偏远地区企业、中小企业等的就业扶持优惠政策的宣传力度,让用人困难企业了解各项有利于其发展的优惠政策并积极响应,使企业在解决就业问题的同时降低发展成本,真正实现互利双赢。二是大力宣传对去基层一线、贫困地区人才制定的相应激励配套政策,提高他们的工资、津贴补助标准,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优先职称评定、职务晋升。

2.做大人才培训服务,缓解人才结构矛盾

建设综合性培训基地,以满足转型跨越发展的需求为导向,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创新能力为核心,建立与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的人才培训机制,充分开展各种培训,打破人才结构不合理的现状。一是依托各党校及有关高校、大型企业开展大规模教育培训,完善在职在岗人员教育培训制度,分类制定在岗人员定期培训办法。二是大力开展职业资格培训及创业培训,努力增加专业技术技能人员的数量,特别是高技能人才数量,为企业发展扫除技术障碍。三是加强岗前培บ训,使求职人员成功实现角色转换,更好地实现就业。四是与用人单位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了解他们的所需状况,为用人单位量身制定专业技术培训。

3.做优人才引进服务,满足各类人才需求

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制定的人才开发重大工程战略,配合做好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引育、新兴产业领军人才引育、高技能人才开发、现代农业人才开发、服务业人才引育、旅游业人才引育等人才开发、引进工程。一是定期走访企业,进行摸底调查,了解他们的人才现状、人才需求,做好急需紧缺人才预测分析,建立人才需求档案,编制科学合理的人才引进规划。二是按照规划积极的走出去,统一组织企业,到教育资源雄厚的城市去引进人才,去宣传我市的人才政策,到周边城市去交流,到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城市去交流,引进各类优秀人才来运城建功立业。三是加大柔性引才力度,鼓励来我市兼职、咨询、讲学、研发,进行技术承包、技术合作、技术入股各投资兴办企业。四是对长期在运居留的引进人才,搞好户籍、住房、保险、子女入学、配偶安置等政策的衔接配套。

4.做好人事代理服务,增强人才队伍稳定性

推行人事代理制度,有利于实现人档分离和人才社会化管理。对用人单位而言,可减轻大量的人事事务性工作,解决在人才引进、毕业生接收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对各类人才而言,权益得到有力保障,档案管理、办理落户、工龄计算、职称评审等一系列后顾之忧得到轻松解决。为此,我们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以为代理人员服各为宗旨,使他们可以轻松发挥各自优势,踏踏实实服务经济发展,实现人才队伍稳定发展。

5.增强公共就业服务意识,营造人才发展良好环境

在一个发展相对滞后、原始积累不足、人才又非常短缺的地区,尽快形成一支宏大的人才队伍,是成事之基、发展之要、兴市之本。为此,我们要深刻认识人才队伍建设的紧迫性,让各行业、各种形式的大量人才充分发挥作用,服务经济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发现、培养、引进人才,要求我们提供并创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进一步优化软环境增强软实力。通过不断完善各县(市、区)人才工作服务职能,定期开展招聘会、大学生报到推荐就业、人才引进、人才培训、人事代理等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才发展软环境。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