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扶贫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时间:2024-12-27 00:44:00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要:近年来,在政府的积极引导下,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一直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工作,并成为扶贫开发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扶贫工作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但是在金融支持扶贫的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如扶贫方式单一、扶贫成本高、金融资源有效利用率低等问题。本文通过对扶贫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地讨论和分析,认为可以从建立农村金融机构与电商合作、完善风险补偿制度、健全农村信用体系等几个角度来提高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扶贫的有效性,从而实现精准扶贫工作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农村金融;精准扶贫;风险补偿;农村信用体系

中图分类号:F832.35;F832.8 文献编码:A DOI:10.3969/j.issn.1003-8256.2017.02.008

0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国民平均生活水平也稳步提高。然而就在平均生活水平提高的大环境下,偏远山区的一些农村地区的老百姓的日子却越发艰难。由于受改革开放初期“先富带动后富”的思想影响,前几十年政府一直将资金投放在东部等一些沿海地区,促进其经济发展,这导致我国东部地区的经济水平要远高于西部偏远山区。同时,这也使得贫困问题成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攻克的一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11月于湖南湘西视察时最早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概念,党的第十八届五中全会也提出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国的扶贫开发进入了脱贫攻坚的新时期,而完成精准扶贫攻坚,需要金融机构的积极参与与配合。金融扶贫已经成为我国农村扶贫开发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然而实际操作中却存在诸多问题影响金融机构扶贫的有效性。本文通过列举目前金融扶贫的现状,浅析当下金融机构扶贫效率较低的原因,同时针对性的提出了提高金融扶贫有效性的对策建议,从而为解决我国精准扶贫问题提供新思路。

1 我国金融支持扶贫的进展与现状

近年来,随着国家和政府领导人的重视,我国精准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地成效。1981年至2011年,全球贫困人口减少9.27亿。同期,中国贫困人口减少7.53亿。在此之后,按照国家2011年的扶贫标准,扶贫对象从16567万锐减到2015年的5575万人。我国成为第一个提前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发展中国家。金融机构支持扶贫,实质上就是由财政资金带头,带动金融机构对贫困人口、贫困地区的资金投放力度,进一步扩大扶贫资金的总额,从而加快扶贫的进度,使扶贫的覆盖范围更加广阔。我国金融支持扶贫虽然取得的一些阶段性的进展,但是在扶贫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由此我国金融支持扶贫的现状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金融机构信贷资金投放力度增强

金融机构对贫困地区的群众发展产业脱贫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根据2014年底发布的关于扶贫小额信贷的指导意见,农村金融机构为建档立卡提供“3年以内,5万元以下,基准利率放贷,免担保免抵押等”的扶贫小额信贷产品,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和贫困地区群众的热烈欢迎。截止日前,已经向贫困户发放超过1200亿元的贷款数额。根据已有的建档立卡的数据来看,超过1000万的贫困户都有着信贷需求,照此推算,信贷规模将会超过5000亿元。

1.2 各级央行积极提供货币政策支持

各级央行灵活的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吸引金融资源向贫困地区靠拢。根据研究资料表明,越是经济欠发达的农村贫困地区,对于支农再贷款的需求也就越强,由此资金投入产生的边际效用越大,对扶贫的效果也就越明显。近些年来,各级央行充分运用再贴现、再贷款、差别化的存款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工具,通过降低融资成本等原理,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向贫困地区投入资金,同时刺激贫困地区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积极性。2016年,央行联合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等7个部门,推出了金融支持脱贫攻坚的新意见。其中一点指出,为了推进贫困地区普惠金融的发展,对于符合要求的贫困地区农村金融机构在正常支农再贷款利率的基础上再优惠1%。

1.3 各级政府财政投入加大

根据中央的指示,2016年我国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相比去年增加43.4%,达到了670亿元之多。同时,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预算也快速增长,估计可达到400多亿,较去年增加近一半。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总和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1000亿元,如果加上市县层面的扶贫资金投入,规模应该更大。在“十三五”期间,国家共向省级扶贫开发主体项目投放约2500亿元资本金。当然在注重“量”的同时,也不忘记“质”的要求,政府部门通过建档立卡等措施,精准识别真正困难的贫困户,促进扶贫资金使用精准到位。

1.4 各部门之间运作缺乏协调性

地方政府c农村各金融机构之间以及地方政府的各部门之间缺乏协调性,导致金融支持扶贫效率低下。首先,地方政府部门对扶贫工作认识深度深浅不一,因此对扶贫工作的开展各个地区的具体实行措施不同,当地方政府推行最新的扶贫措施时,往往未能及时通知到当地农村金融机构。况且,即使能够及时的通知到当地农村金融机构,该金融机构也需要时间来根据最新的措施制定相关的具体实施办法来落实地方政府的意图,这样使得扶贫工作的开展缺乏灵活性。其次,精准扶贫工作的进行涉及到多个部门,需要政府各个部门的协调合作,而在扶贫资金中,财政拨款占了绝大比重,对于这些资金一般是专款专用,模块化的管理。运用资金时的局限性较大,审批程序也较为复杂,一次能动用的资金数额有限,难以起到带动其他社会资金的杠杆作用。

¡

2 阻碍农村金融机构精准扶贫进程的因素及原因分析

2.1 金融机构扶贫主体结构和方式单一

目前,农村金融机构的扶贫主体为一些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银行,扶贫方式主要为向贫困地区提供小额信贷支持,具体包括为农户提供助学贷款、抵押贷款等。在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都实行总分行制的一级法人扁平化管理,存款需要逐级上存,而贷款则需要自上而下的逐级批复贷款额度,因此贷款项目主要集中在地方的龙头企业,真正投向扶贫开发项目的很少。并且参与扶贫的金融机构主要为农信社、邮政银行等机构,而大多数的农村资金互助社、小型涉农贷款公司、农村合作银行等金融机构对扶贫参与度不高。而由于某些偏远地区缺乏必要监管,利率优惠政策没有落实到基本点,使得贷款利率远没有达到政府规定的范围,反而接近于普通城市居民的正常贷款利率。另外,财政贴息不到位,担保抵押制度尚不完善等原因导致农村金融机构贷款质量不高,银行欠息挂账的情况比较普遍。因此导致银行发放扶贫贷款的积极性不高,创新新的金融扶贫产品的意愿就更弱,最终真正帮助到的贫困地区的老百姓数量也相对较少。 2.2 扶贫成本高居不下

在我国一些农村地区,由于长期缺乏对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及重视,导致有些贫困的农村地区的公路条件、用水条件、供电情况并没有为该地区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带来便利。比如,在一些地区,白天供电情况还算正常,但是到了晚上,由于晚间用电量大,就会出现电灯照明忽明忽暗现象,甚至一些大功率电器如电视机等都无法正常使用。所以,在这些基础设施薄弱的地区,通常只有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等少量的农村金融机构布置一两个网点。再加上农村地区居民连片居住的特点,很难再建立起分管一个地区较大型分支银行,因此在这些地区金融机构分布较为零散,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效应。另外,考虑到运钞成本、吸收存款的运用效率等问题,在这些偏远的农村地区设立分支机构显然与银行追求利润的目标相违背,大多数金融机构往往不会愿意在这些地区设立网点。而对于贫困地区的老百姓来说,本来自身知识水平有限,再加上交通不便,也不会愿意主动到县域以上的地区向金融机构寻求帮助。

2.3 有效金融资源使用效率低

在贫困地区总体的经济水平落后,且有些基层领导人缺乏必要的认识和眼界,当地的产业发展方向ส拘泥于已有的模式,发展潜力不大。如在一些以传统种植业为生活来源的农村地区,农户依然以传统的手工耕作为基本模式,而并没有引入机械化的生产模式,一方面金融机构能够提供的资金有限,并不能保证每家每户都能够进行机械化运作,由此个别农户的生产效率提高并不能解决该地区总体的生产水平。另一方面,农户已经习惯于传统的手工劳作,缺乏专业人士指导农户进行机械化操作和产品运作。由于以上原因农户生产的农作物难以向产品化、产业化转变,农户经营规模效应难以形成,再加上农业生产成本逐年提高,金融机构提供的资金仅能满足基本的经营运作,使得这些贫困地区对金融资源的承载能力有限,金融资源使用效率低下。

2.4 脱贫与返贫现象同时存在

虽然一些农户在政府和金融机构的帮扶下脱离了贫困线,但是农户的经济来源依然来自于当地传统的生产种植业。而传统的生产种植业受季节、天气等非人为因素影响大,因此一些贫困地区的农户基本上还是“靠天吃饭”,一旦天气情况发生不利的变化,农户稍不注意提前防备或者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就会导致家中资金运转出现问题,此时若后续没有其他来源的资金支持,很容易让农户家的经济情况回到贫困线以下,即返贫现象的出现。然而当地农村金融机构的力量是有限的,农户一旦自身经营状况受到影响就向其提供资金的做法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仅仅靠“输血”是不够的,“造血”才是可持续的长久之道。所谓“造血”即不仅仅依靠当地农村的金融机构,还要吸引外来的社会资金,外来金融机构加入到扶贫开发的大部队中,为贫困地区的开发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

3 提高金融机构扶贫有效性的对策建议

3.1 农村金融机构积极与电商平台合作

近些年来,农村经济正逐步走向“信息化”、“电商化”的道路,借助电商平台的优势扩大了扶贫的覆盖范围,提高了精准扶贫的效率。一方面,电商平台不仅可以扩大农户当地特色农产品的销路,让农户销售农产品不再只着眼于那些农产品采购商,还可以帮农户节约信息成本、运输成本,只要客户在电商平台上拍下产品,农户就可以将自己的产品打包发货从而获得收入。另一方面,农村金融机构一直因为抵押制度不完善、信贷风险较大等原因,对为贫困农户提供小额信贷的积极性不高,那么通过与电商平台合作,可以通过客户的评价进行贷款过程中的管理。我们都知道在电商平台里客户购买的产品到货之后,客户可以根据自己对产品的满意度来对产品进行评价给出好评或者差评。农户创业需要资金支持,如果客户评价好,产品服务质量高,出售特色农产品所获得的销售收入高,那么当农户为了进一步扩大规模向金融机构贷款时,金融机构可以考虑优先放款。而对于那些销量不太好的农户店铺,则贷款时需要谨慎对待。这样不仅为农村金融机构贷款风险的管理提供了有效途径,提高了他们的贷款积极性,同时在精准扶贫中提高了项目资金安排的效率。

如图2所示:①为农户借助电商平台销售特色农产品;②为电商平台向农村金融机构提供店铺销售情况等信息和农村金融机构向电商平台给于一定的利益分成;③为农村金融机☿构根据信息决定是否向农户进一步发放贷款。

3.2 完善扶风险补偿机制

许多农村的金融机构因为扶贫贷款风险大、贷款风险补偿不足,所以发放扶贫贷款意愿不强。客户经理批准发放扶贫贷款的业绩与发放普通贷款的业绩以几乎相同的权重计算到个人的业绩中,而发放扶贫贷款的收益显然是不如发放普通贷款的收益的,这为金融机构发放扶贫贷款增加了难度。综合以上情况,完善农村扶贫风险补偿机制势在必行。一方面可以通过设立扶贫开发基金,各级金融机构都有缴纳一定款项的义务,保证了各个金融机构在精准扶贫中的参与度,同时利用该基金为符合条件的贷款项目进行一定程度的补偿。另一方面可以积极引入各类保险机构,通过政府财政补贴等优惠政策吸引城市中的各类保险机构进入扶贫开发地区,使得农户有机会接触到对于他们来说的新型金融产品――保险。通过购买保险,如果发生之前所提到的由于非人为因素导致的农作物减产的情况,就可以获得补偿金来转移一部分的风险,从而减少“返贫”现象的发生。

3.3 建立健全农村信用体系

目前我国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刚刚起步,与城市地区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在之前的农村金融机构支持扶贫的进程中,由于农村地区的信用体系还处于初级阶段,给金融支持扶贫的进程带来了一定的阻碍。一些农村金融机构在发放小额信贷时缺乏可参考的依据,再加上我国农村信贷担保抵押制度尚未完善,这就使得这些农村金融机构在“贷”与“不贷”之间难以抉择,因此建立健全农村信用体系势在必行。

建设农村信用体系时需要做到:

1、政府积极出资引导,地方央行牵头,联合地方农村金融机构派遣工作小组深入农村地区完善农户个人信用资料,主要参考该农户之前在该地区熟人、亲戚之间的借钱及还款情况; 2、建立一套完整的农户信用评级体制,根据之前调查了解的情况,对于不同的农户给予具体的评判等级;

3、将所有的资料电子化、档案化,并且推进当地各个农村金融机构的联网运作,实现各个农村金融机构的有效沟通及❣信息共享。

3.4 传统扶贫与观念扶贫并重

之前所提到的扶贫方式均为外来力量注入资金式的传统扶贫方式,主要墓└方面解决精准扶贫问题。当前农村地区的贫困户受教育条件的限制,知识水平普遍不高,这就导致他们对于农村金融机构提供帮助的方式没有充分的认识,不能充分利用金融产品来脱贫致富。因此,进行“观念扶贫”加强他们对于金融产品的了解,帮助他们掌握金融产品的使用方法,从而提高他们对利用金融产品摆脱贫困的需求。为了实现“观念扶贫”,首先地方政府可以与高校、银行等机构合作,先对村支书、村长等基层领导人进行集中教育,然后在村里召开会议时再由基层干部进行金融知识的宣传,利用这样“由点及面”的逐级宣传方法,扩大利用知识宣传力度。其次,在通往乡村的公路上,隔不远就可以看到刷着各种广告内容的民房。由政府出面与那些农户协商,每年给予那些农户一定的租金和补贴,从而在这些广告墙上能够进行金融知识的宣传,保证金融知识渗透到农户生活的各个方面。

参考文献:

[1] 盖康,何文媛.关于金融支持精准扶贫的思考――对庆阳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精准扶贫工作的调查[J].金融科技时代,2016(2):74-76.

[2] 海波.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J].农业发展与金融,2016 (7):10-14.

[3] 么晓颖,王剑.金融精准扶贫:理论内涵、现实难点与有关建议[J].农银学刊,2016 (1):4-7.

[4] 王国勇,邢.我国精准挟贫工作机制问题探析[J] .农村经济,2015 (9):46-50.

[5] 徐云松.金融精准扶贫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6 (3):1-9+29.

[6] 许爱萍.农村金融精准扶贫的难点与对策分析[J].中国商论, 2016(11):95-97.

[7] 鄢♋红兵.创新“金融+”实施精准扶贫―当前我国金融扶贫的难点及对策[J].武汉金融,2015 (9):56-59.

[8] 姜再勇.对新时期金融支持精准扶贫工作的几点认识[J].甘肃金融,2016 (1):4-7.

[9] 张芬.精准扶贫视角下金融创新支持农村经济问题研究――以赣鄂湘三省集中连片区特困地区为例[J].武汉经融,2016, (7):60-61.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