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制与消除方法的研究

时间:2024-11-15 09:20:58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 要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收集了近年来相关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对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制和消除方法进行阐述,以期为进一步促进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制和消除方法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疲劳发生以后因运动方式、个人身体机能和发生部位的不同表现错综复杂,因此应根据表现方式的不同合理选用恢复方法,并将消除疲劳的方法有机结合。

关键词 运动性疲劳 产生机制 消除方法

运动员好的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科学的训练,更离不开有效的恢复疲劳的手段。运动性疲劳研究了一个多世纪,迄今为止依然是体育科学界的热点和难题。运动员产生疲劳以后,如果不及时的采取措施促进运动性疲劳的恢复,不仅不利于其运动水平的提高,而且还极易造成运动损伤,妨碍运动训练的正常进行和良好成绩的取得。我国现在提倡全民健身运动,有运动就会有疲劳,为了更好的指导大众健身,也为了推动我国体育事业更好的发展,因此ค,弄清和掌握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制和消除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运动性疲劳的概念

二、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制

自19世纪以来,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一直是世界各国体育科学研究中的重点和热点。然而至今仍然未揭开其神秘的面纱。现今有一系列的假说已得到相关实验的证实和人们的普遍认同。

(一)衰竭学说

该学说认为疲劳是因为运动过程中体内能源物质被消耗且得不到及时的补充所导致的。实验显示,短时间大强度至疲劳时磷酸原物质含量下降;长时间运动所致疲劳时血糖浓度降低,补充糖后工作能力有所提高。有研究发现当骨骼肌疲劳时,肌肉中CP含量下降至原水平的60%-70%,乳酸急剧增加。

(二)代谢产物堆积学说

该学说认为,疲劳的产生是由于某些代谢产物在肌组织中堆积造成的。乳酸是目前研究最多的致疲劳物质。Bangsbo等通过人体试验发现随着上肢乳酸浓度的增加,下肢的运动能力也跟着下降。

(三)离子代谢紊乱学说

这种观点认为:运动性疲劳主要是由于离子代谢紊乱(如钙离子、钾离子、镁离子、钠离子等)而影响骨骼肌的收缩,造成骨骼肌疲劳。

(四)保护性抑制学说

该学说从巴浦洛夫学派的观点出发,认为无论是中枢性疲劳还是外周性疲劳都是大脑皮层保护性抑制的结果。1974年,雅可夫列夫指出,运动性疲劳是由于大脑皮质产生了保护性抑制,其中r-氨基丁酸就是一种抑制中枢的重要物质。动物学实验报道,大鼠长时间的游泳至力竭时,大脑中r-氨基丁酸增加。这都是由于长时间运动导致耗能过多,当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抑制,这其实是对大脑皮层的一种保护。

(五)突变理论

该学说认为疲劳时,是身体内许多生化变化的综合反应,▼而人体的一切活动是在大脑支配下进行的,引起疲劳的各种变化相互关联,形如一条链状相互制约。在疲劳的发展过程中,在能量消耗和兴奋性不断丧失的过程中,有一个突然下降的阶段―突变阶段,以避免能量储备进一步下降而产生破坏性的变化。

(六)自由基损伤学说

该学说认为疲劳主要是由于自由基攻击细胞膜及线粒体等其它生物膜,自由基化学性活泼,可与机体内糖类、蛋白质、核酸及脂类等物质发生反应,可造成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损伤和破坏。

三、运动性疲劳的消除方法和手段

运动员要提高提高体育成绩和运动水平,除了运动训练的科学性之外,恢复手段的有效性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如何快速消除运动性疲劳一直是运动医学界重要的课题。促进运动性疲劳的消除可以参照以下方法和手段。

(一)运动性手段

积极性休息和整理活动是运动中的重要环节,运动结束后采用变换运动部位和运动类型,以及调整运动强度的方式来消除疲劳的方法称积极性休息。比如篮球运动之后可以进行慢跑;整理活动是指在运动之后所做的一些加速机体功能恢复发热轻松的身体练习,又称放松练习。运动后经常做拉伸练习不仅能够美化肌肉线条而且能够改善肌肉血液循环,减轻疼痛,而且还可以消除肌肉僵硬等。

(二)睡眠

睡眠对身体机能的恢复非常重要,通过睡眠可以使人的精力和体力得到恢复。静卧可以减少身体的能量消耗,也可加速身体机能的恢复。

(三)中医药手段

合理选用中药的补给 可增加肾脏功能调节内环境平衡养精血扶正气促进疲劳的迅速消除。蔡明明等对通过对照试验观察用六味地黄汤灌胃经6周递增负荷游泳训练的大鼠肝糖原含量、肝脏骨骼肌SOD活性、均高于对照组,而MDA值低于对照组。从而得出结论认为六味地黄汤可以提高运动大鼠肝糖原含量,改善自由基代谢,纠正降低的血睾酮水平,具有抗运动性疲劳的作用。

(四)营养学手段

运动过程中能源物质大量消耗为机体提供动力,因此运动后及时补充营养,有利于疲劳的消除。运动后应普遍增加营养物质的摄取并且还应当根据运动形式和时间针对性的补充营养物质。力量性项目应加强蛋白质的补充;耐力性项目要及时补充淀粉类食物,促进糖原的合成;大强度长时间的运动后应多补充蔬菜、水果等碱性食物,以加速乳酸的清除。运动员的饮食既要营养又要符合运动需要还要多样化。

(五)物理手段

在大强度和长时间运动后,常采用按摩、理疗、吸氧、针灸、气功等医学物理手段加速机体恢复。陈雪琼等在人体进行对照试验取肾俞、委中、足三里等穴温针灸,结果发现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大强度训练后尿蛋白和尿素氮均有显著差异,说明温针灸对疲劳的恢复有显著的作用。研究认为经血推拿能有效改善运动性疲劳的指标,促进疲劳和体力的恢复且即时效果明显[1]。

(六)光电疗法

光子作用于人体后会产生一系列生物效应,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清除自☮由基、消炎止痛,加速细胞组织的修复等作用,目前已在医学上广泛应用。Douris等[2]用波长为660 nm和880 nm的发光二极管照射治疗人体DOMS取得了一定效果,研究发现这种照射能够显著减轻肌肉疼痛。Lopes-Martins研究发现低强度激光(LILT)有抗疲劳和促进疲劳恢复的作用。

四、结论和建议

综上所述,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制主要有衰竭学说、代谢产物堆积学说、离子代谢紊乱学说、保护性抑制学说、自由基损伤学说、突变理论等观点得到人们的普遍接受和认可,但其产生机制至今仍然不十分清楚,广大体育科研工作者还应在这一点上做重点攻关。疲劳是运动训练必然会产生的一个过程,它对运动员运动成绩的提高和技术水平的发挥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将训练和疲劳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做到科۵学训练与预防运动性疲劳的发生。当疲劳发生以后,要及时调整运动强度和运动量,采取合适的方法促进疲劳的恢复。上述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方法若能相互结合,综合运用,应该可以更好地促进疲劳的恢复和消除,提高身体机能和运动水平。

参考文献:

[2] Douris P, Southard V, Ferrigi R, et al. Effect of Phototherapy on Delayed Onset Muscle Soreness[J]. Photomed Laser Surg. 2006.24(3):377-382.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