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制约中学生课余训练的因素

时间:2025-01-13 06:52:07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 摘要:中小学生课余训练,在中国这个仍然处在应试教育的现代教育阶段,越来越受到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处在了一个非常窘迫的时期,与全民健身计划、奥运争光计划在全社会的广泛实施非常不协调。教育部门、各体育职能部门以及每一名体育工作者应从学校日常体育教学和课余训练着手,从培养学生自小建立体育锻炼意识着手,来巩固和提高全民健身意识,只有抓住这一体育事业的基础才能使处在体育事业金字塔尖的竞技体育得以更加灿烂、辉煌。

关键词:课余训练;制约因素;解决办法

我国的竞技体育水平在近几年的奥运大赛中有了长足的进步,使国人感到

我国的人口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其实不然,就拿邻国日本来说虽然在近几年的奥运会中其并没有取得很大的进步,但其青少年的平均身高却超过了中国,全国的平均寿命也超过了中国。而在我国,群众健身活动虽也搞的如火如荼但最根本的学校体育教育却没有质的变化,反之在青少年中却大量的出现了近视眼,青少年肥胖,以至于学生的心理疾病也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这些都是因为学生课业过重,不能全面发展所造成的。素质教育势在必行 ,其突破点就是体育与健康教育。

1 学校课余训练势在必行的原因

通过体育锻炼使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因是,学生可以在活动中对所学习的文化课知识加以印证,使知识在实践中得以升华;通过体育比赛,学生可以体会成功的喜悦,也可以在失败中寻找差距;通过体育比赛可以培养同学之间团结协作的能力和意识,增进同学间的交流,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课余训练是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催化剂,可以给学校体育活动带来许多积极因素。如:日常体育课和体育活动中体优生的模范带头作用,在同学的日常交流中体优生可将训练中的体会与所学习到的体育专业知识讲给同学听无形中促使体育常识在学生中的传播,并带动全体学生积极投入到体育活动中,以体优生的传、帮、带,促动全体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知。再通过学生与家人交流,使体育科学知识在全社会得到广泛的宣传,才能使全民健身计划得以全面实施。全社会经过长时间坚持不懈的努力,中华民族的人口素质才能有本质上的提高。

2 制约中学生课余训练的因素

现阶段制约中学生课余训练的因素有很多,最根本原因在于素质教育与人才选拔制度相抵触,使外部因素(人才选拔制度)与内部因素(学生学习目的)相叠加共同造成了课余训练的制约因素。

2.1中学体育考核制度的不完善

中招体育考试从首次出现至今已有20余年的历史,从考试开始至今可以说其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及家长对体育锻炼的重视,也使学校和社会对学校体育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也在逐年上升。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中招体育考试正逐渐丧失其在学校教育与体育教学之间的杠杆作用。

2.1.1不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 体育考核中的身体素质测试,统过短期训练均能达到优良标准,不足以调动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尤其是一年级新生,学生会认为那是毕业时候的事,到时再说。 2.1.3给课余训练造成的不利因素 以上两点会给参加课余训练的学生在思想上形成训练只是为了学校的荣誉和自身获取荣誉,对将来自身的发展并无多大的用处,且不能得到同学之间的认可(初中生在认知程度上还不成熟,形成上述概念的学生较为普遍)。同时组织训练的教师也会遇到学生训练积极性不高,参加人数少,受日常文化课教学制约,不能保证训练时间,家长不支持,等阻力。加之现阶段仍处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转轨期,应试教育仍是培养与选拔人才的主要手段,学校只要完成体育中招考试和平时体育达标工作,课余训练也就无需去抓。

2.2学生、家长、学校对学生从事体育锻炼的后顾之忧

从2.1中体现出现阶段从事课余训练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学校都没有很积极的促进作用,即便是学校重视,学生积极参加,家长大力支持也只是个别的短期的现象,尤其是在学习与训练、比赛发生矛盾时,影响到学习成绩这都是学校、家长、学生所不愿看到的现象,不能让学生为了荣誉而做出不必要的牺牲。

2.3学校开展课余训练的其他困难

除了上述的政策因素和人为因素外,制约学校开展课余训练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是训练经费的短缺,除了一些大城市有较高办学条件的学校外,全国大多数学校的训练场地器材都不是很完善,也就更谈不上科学训练,加之前些年的教育经费不足,一些学校不得不改“操场”为“商场”为学校谋求生路,甚至将操场搬上了楼顶,直到现在还有为数不少的学校无法正常上体育课,也就更加无力搞课余训练了。

2.4业余体校与学校教育的矛盾

业余体校是基❤层体育训练的最高学府,以往业余体校都是将各学校的体❤育尖子生招来进行集体训练,通过县、市、省进入国家队,可以说业余体校为我国的竞技体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在紧迫,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单一从事专业体育训练会给国家带来不必要的人才浪费,加之各职业俱乐部的成立,也给业余体校带来了极大的冲击。而广大中小学生,尤其是城镇中小学生的家长,迫于对孩子前途的着想,加之业余体校得出路较窄,参加业余体校训练与文化课学习相互影响,从而形成了现在体校招生难,学生不愿意去的现象。

2.5政府组织比赛的不足之处

2.5.1宣传力度不够,社会效应差 现代体育比赛特别是在奥运会比赛中的表现已经代表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形象。同样,中小学生体育比赛也代表着一所学校,一座城市在办学水平上的优略,更是全民健身运动得最根本表现,而现在中小学生比赛宣传也大都在体育教育圈内其社会效应不大,也就更谈不上经济效应。

2.5.2对学生利益不大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造成中小学体育比赛的水平相对较低,参赛意义不大,学生参加比赛过多的是因为学校的荣誉,不足以调动学生参赛的积极性。一些城市虽在中考、高考中对在体育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考生给于适当加分,但这在无形中使学生感到优越感的同时产生了学习上的惰性,不利于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

以上几个方面的原因可以看出现阶段中学课余训练受着自身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多方面制约,使中学课余训练不能得到有效的、健康的发展。虽然各级组织作了一些改进,但大多是短期效应不利于学生长期的、系统的发展。素质教育尤其是通过体育健身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健康教育仍是广大体育工作者难以实施的美好愿望。笔者经过一段时间与同行的交流和广泛查阅资料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请广大同行予以指正。

3 解决办法

3.1中招体育考核制度的改革 3.1.2中招体育考试对体优生的倾斜 在日常市级以上的体育比赛中对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予以适当的加分是合理的,但笔者认为将加分改为中招体育考试免试,以满分计入中考成绩更为合理。一是使学生间的竞争更为公平,二是避免了体优生因为加分存在侥幸心理,而造成学习上的惰性。

3.2小学、中学、大学、职业俱乐部之间体育人才输送网络的建立 近年来CUBA大学生联赛在各大学间搞的如火如荼,大学掀起了篮球热,大学生排球联赛也即将开幕,2001年有小奥运之称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在中国的胜利举行,我大学生健儿勇夺团体总分第一的优异成绩,无不体现出体育在我国大学中正蓬勃壮大,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以次可以预测今后大学将需要一大批高水平的运动员,加之非体育专业院校不得招收专业运动员这一政策☼即将出台,预示着大学高水平运动员的来源就是各级中学。那么中学与大学的人才输送就是我们现在所需面临的问题。

3.2.1本地人才的输送 各大学首先要注重对本地人才的培养,在确定所需招收人才后,到各中学或各类比赛中寻找苗子。可将其组队自己训练,也可与某中学建立输送关系,由中学代为训练,定期考核。这需要各级地方教委及职能部门的大力协助。

3.2.2异地人才的输送 在本地人才的基础上,通过异地人才输送,有助于各地之间的人才竞争,在竞争中提高人才质量。其媒介有:省级、国家级的初、高中生综合或单项体育竞赛,各大学或职业俱乐部可从中选拔人才;各省市级教委或有条件的学校将学生比赛的成绩,训练情况,学生特点,文化课情况分类做档,在因特网上发布,供大学和职业俱乐部挑选。各大学和职业俱乐部将招生计划在网上发布,供学生选择,形成双向选择的形式。这是现代社会最行之有效的人才信息交流形式,使双向选择得以深化,进入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

3.3业余体校与全日制学校的强强联合 业余体校的优势在于:训练水平高,有较为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参赛多,且水平较高有助于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可为学生提供从体育成才的就业之路。其劣势是:无高水平的文化课师资队伍,不能保障学生的全面发展。全日制学校的优势是:有高水平的文化课师资队伍能对学生进行全方位教育;劣势是:课余训练水平低,参赛少,且水平低,不利于培养高水平运动员。那么将两者的优势合而为一便可解决彼此间的困难。具体形式是:体校教练员选择一个距离体校较近的且有较高办学水平的学校,与之达成协议,根据项目的不同选择合适的训练场地。学校负责对学生进行文化课教育,体校负责训练,其特点是学生在一起学习、训练便于统一管理,保证训练、学习的协调统一;由体委、教委联合联系一些重点初中和高中,一可解决学生和家长对升学业的后顾之忧,二可解决学校追求升学率的问题。

3.4 学校课余训练与比赛的社会化

现阶段困扰学校课余训练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经费的严重不足,那么学校课余训练与比赛的社会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根本途径。从自身角度上来看,当课余训练成为中学生的一条成才之路,教练自然要向学生收取一定的费用;从外部因素上看,因为体校、大学、职业俱乐部的介入,中学课余训练与比赛水平也会逐年提高,观众也会从无到有,从少到多,这便出现了“商机”,各商家自然会抓住这一机会以冠名、赞助等形式来支持比赛。

4 对课余训练的展望

今后课余训练的目标是为大学、体育职业俱乐部、业余体校输送大批高水平的运动员,成为竞技体育的基础。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自己发展的路线,学生家长也可根据学生的特点在教练员的协助下为学生选择一条体育成才之路,(特别是以体育特长考入自己理想的大学)。使课余训练目标多元化,以解除学生和家长对参加课余训练的后顾之忧,也使学校加大对课余训练的投入,从此改变课余训练的内外环境,使课余训练走上健康的发展之路。

现代社会正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已成为我国各项领域发展的主流。中学课余训练应把握时机,积极投入到改革的浪潮中,来寻求一条自身发展的道路,要本着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以为国家培养优秀体育人才为目标,全面推动全民健身计划和奥运争光计划,为祖国的体育事业进一份力。

5 结论

国家各级教育部门,体委,职业俱乐部应重视中小学课余训练这一工作,使课余训练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只有课余训练目标的多元化才能使我国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人才的培养走上多元化的 ツ道路。只有全社会对课余训练的重要性予以认可,使之健康的发展☃,体育与健康教育才能顺利的在教育过程中全面开展,我国的全民健身计划、奥运争光计划才能真正的得以实现。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