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体制研究(7篇)
第一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践
[摘要]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转型过渡阶段,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需要得到进一步深化。基于这种认识,本文分析了深化行政管理体系改革的核心和重点,发现建设公共行政体制、实现民主法治管理、落实合理分权制度、明确政府职能定位和优化行政管理结构这5项内容将成为行政管理体系改革的重点和核心内容。
[关键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政府职能
0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政府的行政职能正在发生改变。深化行政管理体制,使政府行政适应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从而使其公信力得到提升。因此,相关人员有必要对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和重点问题展开研究,从而促进行政府行政管理水平的提升。
1建设公共行政体制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仅要明确行政管理的体制改革目标,还要突出公众的意识,以便行使公共权力,继而使社会公共需求得到满足。为此,要加快公共行政体制建设,以便建立能提供公共服务的行政组织体系和管理制度。¡在该体制的管理下,政府将执行公共意志,并且从事公共事务。通过明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建设公共行政体制的目标,为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打下基础,使政府尽快完成职能转变,继而有利于深化财政体制改革。
2实现民主法治管理
以民主为基础进行公共行政体制建设,需要依靠法律提供保障。所以,民主法治管理的实现将成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的重点内容。从根本上来讲,只有实现民主才能够使公众形成公共意识。而在民主监督和公民授权之下,政府权力的公正性才能得到保障。近年来,随着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发展,我国一些地区实现了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从而为民主法治管理的实现打下了良好基础。为了落实该项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快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以便人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力,从而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和、自我服务等目标。在此基础上,政府管理才能够转变成民主法治,政府行政的科学性也将得到增强。因此,实现民主法治管理,是确保人民能够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能够为民主政治的发展打下基础。
3落实合理分权制度
在过去的行政管理体制下,行政部门的权力过分集中,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实行了一系列权力下放政策,从而推动了国家经济发展。但是,权力下放只是对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进行调整,无法从根本上克服权力集中带来的弊端。所以,为了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需要实现合理分权,从而实现新的制度设计。从转型国家的体制改革经验来看,权力下放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经阶段。当该项改革内容得到全面推进后,管理体制的内在矛盾会得到凸显,从而导致社会管理权力与政治权力不协调。面对这一情况,通过落实合理分权制度,来进一步深化改革。为达成这一目标,就需要在宪法上体现公民权力,通过将纵向分权和横向分权结合起来实现地方关系与中央关系的调整。在此基础上,遵循民主法治建设要求,理顺各种权力关系,通过完善政府组织,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责,进而实现法定化的职权划分。
4明确政府职能定位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除了需要完成政府职能转变,还要明确政府职能定位。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近年来,我国政府开始向社会管理、经济调节、公共服务和市场监管的方向实现职能转变。但是,实现职能转变只能使各级政府进行自身职能的履行,容易导致其权力运行偏离公共利益。而实现各级政府职能的科学定位,则能够进一步深化政府职能转变,并为依法行政打下良好的基础。从本质上来讲,政府应该明确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为其基本的职能。在此基础上,各级政府才能够消除彼此的职能重叠,使政府职能得到有效履行。具体来讲,就是中央政府需要加强宏观管理,以便制定国家的战略规划和标准规范,继而使国家法治的统一得到维护。而地方政府需要确保法律法规的落实,并且实现对所属地区社会事务的统筹管理和执法监督。
5优化行政管理结构
在社会经济体制转型阶段,我国实施了精简机构的改革工作。但从历史经验角度来看,并非是规模越小的政府机构的效能就越高。所以,还应该根据社会发展需要确定政府规模,优化政府结构。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的,也是为了提高政府的效能。所以,应注重行政管理结构的优化,通过提升政府效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其次,还要对政府的层级结构进行优化,从而通过减少政府层级使政府的纵向组织链条得到缩短,使政府的内部责权关系得到理顺。通过优化政府结构,Ⓐ不仅能够减少领导层级和职数,还能避免职责交叉,从而使政府工作得以高效开展。
6结论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已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而想要使改革得到进一步深化,还要明确改革深化的重点和核心,从而使改革工作得到整体推进。因此,本文对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和重点问题展开研究,可以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
主要参考文献
[1]薄贵利.准确理解和深刻认识服务型政府建设[J].行政论坛,2012.
[2]黄文平.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不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C]//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前瞻——第三届中国行政改革论坛论文集,2012.
[3]孙嘉璇.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J].人民论坛,2011.
[4]邢亮.抓住重点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J].法制与社会,2011.
作者:高杰单位:四川文理学院
第二篇:县级档案行政管理职能完善思考摘要:县级档案行政管理职能优化已经成为县级档案行政管理工作的重点,本文针对县级档案行政管理职能优化,首先分析了县级档案行政管理职能优化在档案管理方面面临的一些制约因素,进而分别在改进县级档案管理和延伸拓展县级档案的服务职能等方面,分别论述了推动县级档案行政管理智能优化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县级档案;行政管理;职能优化;
当前,随着各级各部门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进一步加强档案管理,提高档案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群众对于档案信息需求,已经成为档案管理部门管理工作的重点。但是,目前有的档案行政部门在档案管理方面还存在着较多问题,特别是作为县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在自身的档案管理中还存在着档案基础建设落后,档案管理方式不当以及档案服务水平不高等一系列问题,影响了县级档案行政管理工作开展。因此,进一步改进加强县级档案行政管理,充分发挥档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县域政治文化建设的作用,已经成为当前县级档案行政管理职能改革的重点,这对于推动档案事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1县级档案行政管理职能优化面临的问题分析
县级档案行政管理职能优化,主要是指通过改进管理促进档案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合理,整个档案管理工作流程更加高效,档案在县级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服务作用发挥更加突出。与这些基本要求相比,县级档案管理中在基础环境方面面临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县级档案管理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高。现阶段在县级档案行政管理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与县级档案管理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高有着直接的关系,特别是有的地方对于档案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高,在档案管理设备、馆库建设条件方面较差,直接影响了档案管理工作水平。(2)县级档案管理方式传统陈旧。转变县级档案管理行政职能,要求必须具有现代化的县级档案行政管理方式,但是目前我国档案管理过程中,有的地方还没有建立信息化的档案管理系统,造成了档案资料不仅归集整理效率不高,同时也非常不利于实现档案资料价值的开发利用。(3)县级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能力素质有待提高。县级档案行政管理也是一项较为系统专业的工作,对于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也有着较高的要求。但是,目前有的地方县级档案管理部门在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方面的投入不够,造成县级档案行政管理转型发展困难。
2注重提高县级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水平
优化县级档案行政管理职能,基础工作就是应该不断提高县级档案管理工作水平,这也是实现县级档案行政管理职能拓展深化的关键,重点应该在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1)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条件。应该严格按照档案整理标准规定,增加档案管理工作方面的资金投入,重点实现档案用房专门化,设备规范化,为档案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存储空间和安全保障。(2)完善县级档案管理制度。为了规范县级档案管理工作,应该制定档案管理制度,特别是对档案资料的归集整理、格式标准、存储要求、开发利用等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以制度约束促进提高档案管理质量。(3)提高县级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提高县级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应该注重不断提高县级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特别是利用专用的档案管理软件对有关的档案资料进行整理、修改、筛选和保存,以便于进行档案资料的查询、使用,提高档案利用率。同时,还应该注重把档案管理与大数据、云计算等有机结合,完善档案资料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加快档案存储数字化、管理现代化。
3在县级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发挥好档案的服务功能
进一步优化县级档案管理行政职能,关键是要充分发挥好档案在县级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作用,真正体现出档案资料的利用价值。综合分析,应该在以下几方面发挥档案的功能作用:(1)在县级战略发展中发挥档案的服务功能。在县级档案行政管理中,应该注重围绕党委政府重点工作,充分利用馆藏档案资源,为党和政府的各项重要决策提供资政参考,特别是利用档案准确客观记录和反映历史的优势,为各项工作决策提供准确、科学的依据。(2)在服务经济发展中发挥档案的功能。开展档案管理工作,应该围绕县级经济社会发展中心工作,进行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利用。一方面,应该重点加强“三农”档案管理,着力推进农村档案管理工作改革,特别是围绕土地流转、集体林权、新农村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等提供高效的党档案服务,助力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应该注重加强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引导企业积极做好自身档案工作,并重点加强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3)在县级文化建设中发挥档案的功能。应该注重将县级档案作为引领社会方向,教育引导群众,服务经济社会的重要载体,特别是通过对各种档案资料的开发利用,进一步促进提高县级范围内的群众整体科学文化素质水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于档案资料有关精神文化开发的需求。(4)在社会科学发展中发挥档案的服务功能。在县级档案管理中,可以通过向社会公开经过系统整理的、经科学鉴定可开放的档案信息,为有相关档案资料信息需求的学术科研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进一步促进当地学术研究发展。
4结束语
优化县级档案行政管理职能,应该针对当前县级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一步加强档案管理基础工作,延伸拓展档案工作服务职能,以充分发挥档案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曲延春.从“政权经营者”到“社会治理者”——社会管理创新视域下的乡镇政府[J].东岳论丛,2013:109-112.
[2]任宝玉.乡镇治理转型与服务型乡镇政府建设[J].政治学研究,2014:84-9
[3]桑玉成.转变职能依然是当前政府改革的重要任务[J].探索与争鸣,2013:22-25.
作者:侯鹏单位:枣庄市峄城区档案局
第三篇: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构建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系的建设离不开对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的构建,我国目前正处在历史的转型时期,更需要加强对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的构建力度,这样才能使行政管理体制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更好的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因此,本文将对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的构建进行探讨,希望对构建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有所帮助。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创新发展
一、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的概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社会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列主义中国化的具体表现,也是科学社会主义价值取向的体现[1]。
二、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的构建
我国正处在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要想成功改革我国的政治体制,离不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的构建与改革。因此,加快我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步伐,是党和政府现阶段的工作重点。对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的构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强化政府的服务功能
传统的行政体制构建使得我国政府的工作效率低下,运行模式僵化,不能为我国公民带来优质的服务。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的构建,首先要转变政府的职能,重新定位我国政府的职能范围及工作内容。政府可以将竞争机制融入到市场、社会上的非公共组织,促使各个性质的组织可以分工合作有效的管理公共事务,以此来取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2]。另一方面,将为人民服务最为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政府可以赋予市场和其他非政府的组织适当的权利和职责,将一些事务交由这些机构组织去处理,从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变为公共服务的引导者和规范者,逐步建设服务型政府。这就要求在制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时要对具体部门的岗位职责条例进行制ถ定,将政府工作人员的职责与分工明确规定,用发展的眼光统筹全局,设置一套科学、合理的行政体系,将政府行政资本降低的同时提高政府机构的行政效率。同时,要加强对政府工作人员工作效果的绩效评估力度,完善激励机制,对一些真正为人们办实事的官员给予实质性的奖励,让政府官员之间形成良性的竞争,从而增强政府的服务职能。
(二)对原有行政管理机构实行改革,简化政府机构的部门设置
首先要对事业单位进行深化改革。政府应该注重对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将事业单位分级、分步骤的进行科学的划分,使政府机构的管理结构设置得到优化,完善政府工作的监督体制,确保政府工作的高效运转,促进政府工作的公开、公正、公平,从而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其次,强化政府的法制建设。依法行政是建设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的前提[3]。因此,想要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加强政府的法制建设是必不可少的。政府应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让行政管理有法可依,政府工作人员都能够依法办事,从而保证行政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更好的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服务。最后,促进监督机制的完善。实现行政管理工作的高效化,离不开完善的监督机制,强化对政府管理工作的监督力度,可以保证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也能够对政府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有一定的约束和规范的作用,减少政府内部腐败现象的发生,有利于建立公正廉洁的政府形象。在建立健全监督问责机制时,政府首先要优化行政层级,在具备条件的一些省市地区先进行实验,然后再逐步的做出层级划分。同时要全面梳理地级政府的权利与职能关系,明确分配权责关系,做到实权与财权的统一。另外,应该加强区域性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对各个区域进行合理的划分,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进而统筹城乡发展,优化城乡行政资源设置,促进城乡行政管理体制科学、高效的运行。
三、构建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的意义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符合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构想,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4]。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不完善,因此急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来帮助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机制。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有利于优化政府部门结构,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为建设服务型政府作出了保证。同时,一切的政治活动都是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因此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系也为我国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改革作出了制度上的保障,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有利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
四、结论
综上分析可知,构建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政府应该从转变工作职能、改革行政机构、加强法制建设、完善监督机制等方面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5]。
参考文献
[1]施雪华,曹丽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的特征、问题与改革[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2,06:5-13.
[2]孙晓娟,朱明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的基本特点[J].学习与探索,2011,03:74-76.
[3]肖飞.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安行政管理体制的基本特点[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5.
[4]丁小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D].四川师范大学,2011.
[5]王澜明.努力实现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的总体目标[A].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前瞻——第三届中国行政改革论坛论文集[C].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2012:10.
作者:张少华单位:西北大学
第四篇:石油企业行政管理效率提升策略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我国能源企业发展迅速,在大力发展经济的背景之下,石油企业要不断扩大经济规模以占取市场以获取更多的利润。企业行政管理成为全面提升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提高石油企业行政管理效率,对确保和推动现代企业运营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石油企业行政管理的提升策略进行了一系列地分析。
关键词:石油企业;行政管理效率;提升策略
我国的能源企业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飞速地发展,在资源型经济的大力推动之下,可以说,石油企业的经营规模在不断扩大。现代企业对行政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行政管理必须具有计划性,这俨然成为时下企业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成为全面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是使得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障与必然选择。从工作环境上进行分析的话,石油企业是属于风险比较大的企业,正是因为石油企业具有其鲜明的特征,对其行政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行政管理实现标准化以及实现信息化。在实际工作之中,却难以建立相应的行政管理体系以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所以,提升与石油企业密切相关的行政管理效率无疑意义重大。
一、石油企业行政管理基本内涵
对于石油企业来说的话,只有切实做好行政管理工作,才能把握住市场的发展趋势,不然的话,任何经济活动都将难以实行,从而难以确保实现全年生产目标。对于行政管理工作而言,其工作范围可以说是相当广泛的,其包含的内容主要如下:制定相关的工作内容以及工作计划以符合工作发展的实际需要、确保预测工作的顺利完成,从而大大提高行政管理水平,从而使得企业获取相当不错的经济效益;对责权关系进行进一步地明确,进一步拓展行政管理渠道,使得相关组织的协调作用得以顺利发挥,确保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的时效性,使得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得以顺利实现;在企业的行政管理中,对于企业与员工彼此之间所形成的关系,从某个意义上来说双方是一种合作的关系,应进一步明确这种关系,应做到对于各自的岗位以及职责应进一步的明确,在全面摸底排查各类矛盾纠纷的基础上对于各类矛盾进行正确的处理,从而大大提升石油企业行政管理效率;针对指挥工作实施全方位、全时段的即时监控与管理,建立和完善一套内部监督与激励机制等,从而进一步提高石油企业行政管理的执行力度。
二、石油企业行政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现在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细,在一个单位内部也越来越强调专业化,所以在实际生产之中,对所有环节的协调性、一致性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石油企业以石油生产作为主要的经营目标,为了以便于企业能够更有效地协调、组织企业的各种生产经营活动,就必须构建一个服从机制,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行政管理部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之间的市场竞争可以说是越来越激烈的,石油企业也是一样,由于具有高风险、高投入、高技术等特点,国际石油的竞争非常激烈,在我国工业总量规模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也使得石油的需求量不断地增加,石油企业的发展是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要求石油企业的行政管理发挥其重要作用,从而不断提升其工作效率。通过石油企业的行政管理,可以为企业持续发展构建一个和谐的企业内部环境,从而进一步推动管理工作、财务工作与业务工作的健康发展,使各个部门能够协调配合,最终进一步推动企业走上良序发展的轨道。
三、石油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的现状分析
就目前的发展形势进行分析的话,绝大部分的石油企业已经做好了向现代化企业的转型工作,与此同时,正是因为行政管理是保障企业正常、高效运转的润滑剂,因而得到企业的广泛性重视。然而另外一方面,其中一部分石油企业对行政管理工作的定位依然存在认识上的错误,由于行政管理工作具有与其它工作不一样的特征,可以说是不仅繁杂而且琐碎,如果在实际工作之中没有对侧重点进行归类的话,想要同时做好的话显然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是,在实际工作之中,长期以来,绝大多数的石油企业一直被机构臃肿、队伍庞大、效率低下等一系列问题所困扰,责、权、利不分,不少规章制度都缺乏统一的标准;一些管理人员存在的突出问题即形式主义以及官僚主义,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员工的积极性造成了影响,难以实现决策的民主化以及科学化,这也造成企业行政系统很难能够进一步地实施。正是由于行政机构工作部门所呈现出来的是多样化的特征,任何一个工作环节都是相当繁琐的,直接造成行政机构在执行工作时缺乏灵活性,如果在工作之中一旦出现问题的话,通常情况下是各部门之间相互推诿责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行政管理的时效性。
四、提升石油企业行政管理效率的策略
提高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
对于行政管理工作人员而言,理应学习各方面的知识来进一步丰富自己,不断使得自己的视野扩大,大大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与理论知识,努力发展成为贴近时代发展要求的真正意义上的公共管理者。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为了使得石油企业的生产效率得以全面提升,使得我国整个行政管理工作更加符合国际标准,企业行政管理人员应该牢固树立与时俱进的工作观念,要把目光放长远点,顺应经济全球化新趋势,握紧国际化发展新机遇。
实现行政管理信息化
现代企业要想与时俱进,必须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地更新信息化管理理念。除此之外,为了使得企业随时随地管理的目标能够得以实现,可以通过如下途径使得目标得以顺利实现,使得每一个角落都实现网络覆盖,员工完全可以通过电脑或者手机进行办公,从而使得行政管理效率大大提升。
建立科学管理机构
要想创新行政管理,就必须建立科学的管理机构。在新的发展形势之下,只有建立新的科学行政管理机构,才可以打造适应我国现阶段国情、经济发展需求的石油工业行政管理体系,才可以避免在石油工业日常行政管理工作上的各类问题。
五、结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获得了快速地发展,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石油企业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贡献,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这一发展形势之下,不断对我国石油工业的行政管理进行创新,能够紧跟时代潮流,从而适应石油经济市场发展动态。
参考文献:
[1]马弘刚.论加强和创新石油企业日常行政工作[J].现代商贸工业,2013.
[2]仝利洲,马芳芳.浅析如何创新当前形势下的石油企业日常行政管理[J].企业导报,2012.
[3]路鑫,张红.对现代企业提高行政管理效率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11.
作者:李志强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辽宁销售公司
第五篇:行政管理体制创新困境与合理应对摘要:国际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国家与国家之间无论是在政治、经济还是科学技术上的交流都日益频繁,西方各国在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上都面临着相同的取向。我国借鉴西方国家在行政管理方面的体制改革结合本国行政管理现状以及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总结适合本国未来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行政管理;体制创新;困境与路径选择
行政管理体制在长期发展中如果没有时时刻刻的与社会发展相联系就会逐渐脱离社会,目前我国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进程,需要对体制进行创新改革,在其体制创新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阻碍与困难,如何思考合理有效的应对措施是本文分析的重点所在。本文希望通过体制创新中的困境与应对措施的分析为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决策基础,力求我国在能立足现在,着眼未来的原则基础上,逐步构建更加科学的行政管理体制。
一、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现状
由于我国目前所发展的经济和社会制度与西方国家的行政管理制度不相容,这必然导致我国在进行行政管理体制创新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阻碍。我国一直以来都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路线,我国加入到WTO组织后与世界各国在经济和政治上的交流沟通逐渐加深,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前提下,将会面临的挑战会越来越多。根据我国实际发展情况来看,我国要实施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就必须要分析我国行政管理的特点,对我国现行的行政管理制度有针对性的加以改革,是形势所逼。
二、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的困境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社会在不断进步,对行政管理体制也要不断的创新,就目前创新过程中的情况看,还面临着一些问题主要产生在政府管理职能、政府层级结构和政府行为三个方面:
政府职能层面中的突出问题
目前我国政府职能问题主要出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基本行政职能的把握不科学。经济职能、政治职能、文化职能和社会职能是政府行政职能的四个方面。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政府职能一定要实现合理化、科学化,其行政性质和目标要与广大的人民群众的利益相适应,杜绝出现与法律有冲突的目标。政府为人民群众实现社会公共事务的服务就是政府行政管理,因此政府在思维上一定要明确行政管理的定位,为其确定一个明确的目标。二是运行性行政职能的认识不全面。各种行政制度在运行过程中应该有法可依、有人监督但是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由于我国目前对行政制度运行认识不够深刻,缺乏一个规律、合理科学的运行机制导致在实际运行中缺乏行政科学理论。
政府结构层面的突出问题
政府结构包含有基本结构和主体结构两部分,其政府结构层面的突出问题主要也集中在这两个部分:一是在基本行政结构中新的问题层出♀不穷。在我国城市化加快进程中出现了行政区划和政府层级应有突破性调整的新问题,这类问题的主要集中地区是我国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和各中心城市区域。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有些地区发展速度也较快出现了新型政府层级模式,另外一些人口密度较大,经济产量高的个别区域具有强烈的向市县直辖区转变的愿望。但是目前我国政府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还无法为这些问题给出一个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二是在主体结构中一些新老问题并存情况。我国政府结构中的人员年龄老化严重,一些空闲职位较多,导致在部门领导实际工作中产生多个中心、不集中分散化明显、协调难度大等问题。人员冗杂办事效率低下是目前我国政府主体结构问题的关键所在。
政府行为层面中的突出问题
政府和行政管理人员依照法律法规严格履行政府的基本职能和实际工作运行中的行政职能,对行政范围内的行政对象进行管理工作的过程被称为政府行为。政府行为中的问题表现为:着重管理,轻视服务,政府的行政人员在利用手中职权实施工作中没有意识到自身工作人性化和科学化的性质,为人民服务的意识薄弱,在具体工作中没有将人民的利益放在工作的首位相反一些官员喜欢仗势欺人导致官民对立现象十分严重。行政决策的不科学以及行政运作不合理也是政府新行为中需要改善的问题。
三、应对行政管理体制创新遇到的困境的合理思考
确定科学的改革目标
对行政管理体制的革新离不开一个明确的创新目标,首先要分析了解我国的基本社会体制,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一定要符合当下的社会体制,要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公共行政管理体制。政府在实施基本职能时要做到政企分开,规范政府行为,健全政府职能体系提升公共服务体系。制定明确、监督有力权责一致的创新目标是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的基础。
寻找正确的体制革新关键点
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在创新中包含有三个关键点:政府职能的转变,利益机制的调整以及权力配置和运行机制的优化。政府职能的转变是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的着力点,其核心是利益机制的协调,关键是权力配置和运行机制的进一步优化。
制定合理科学的革新方案
明确了改革的具体目标,找准革新中的三个关键点最后就是制定合理的实施方案。符合我国目前国情的行政管理体制创新方案中包含有五个方面的工作:政府行政机构改革方案,政府的“三定”工作方案,健全公共服务系统工作方案,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方案和深化公共财政改革方案。
四、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分析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目前的现状分析,结合国内具体情况与国外情况相结合分析行政管理体制在创新过程中会遇到的一些困境并提出了一些完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方案优化措施。无论任何的研究分析都会有其不完善的地方,这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不断进行深入研究,将不完善之处逐渐完善化。
[参考文献]
[1]程娅静.社会治理现代化视角下德治与法治的关系辨析[J].人民论坛,2015.
[2]林辉煌.涉警上访与转型中国的法治困境[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4.
[3]杨思斌.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法治困境及路径选择[J].法学杂志,2012.
作者:于润果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第六篇:行政管理方法的创新和基层政府管理强化思考摘要:本文主要对关于行政管理方法的创新和基层政府管理加强的研究进行了简要阐述。首先分析了加强基层政府管理的原因,点出了在新时代下人民群众各方面素质都有所提升的根源,随后针对行政管理创新办法进行了简单阐述。
关键词:行政管理方法;创新;基层政府管理;办法
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群众是国家的根本,同时也是当家做主的主人。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基层政府部门应该根据现阶段的国情和人民群众状况针对相关行政管理方法进行创新和改革。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够使党在人民心中的地位牢固不变,才能够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一、加强基层政府管理的原因
我国人民群众的生活以及各方面的素质都随着改革开放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在政治观念方面,维权意识渐渐被普及和运用。对于少部分的政府部门作出的不合理行为,人民群众也能勇于提出自己的观念。因此,我国的基层政府部门应该及时针对传统的管理观念和模式进行改变。以人民的利益和目标为基本管理指导理念,坚持行政管理工作的依法执行性质,为人民谋福利。同时,在这个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的时代,要让社会发展始终走在正轨上,就必须对基层政府部门的行政管理办法进行创新、改革以及完善。由于时代的前进,许多传统的基层政府管理方法已经无法应用在吸收学习了新观念的人民群众上,也渐渐不再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甚至有些还会影响政府工作的开展。因此政府的职能也应该随着社会的发展而积极转变,适当的对工作行为和作风进行改进。当为人民群众解决的实际困难问题多了之后,政府的管理模式渐渐过渡到服务类型,人民群众对政府的认同感会大大提升。能够执行建立起高效并且廉洁清正的行政管理模式的政府,一定是能够为老百姓做实事、真心恳切为老百姓着想的好政府。
二、关于行政管理方法的创新
无论从哪一个方面来讲,行政管理都具有复杂性和系统性两种特点。特别是经过社会的发展进步,又出现了很多新的情况。针对这些新状况,就需要政府部门能够创造建设出与之对应的管理办法。适当转变政府的管理理念、完善管理职能,积极探索和创新是当下阶段最应该做的。
创造出符合新社会群众的引导管理办法
为了能够使行政管理人员在一定的规章制度下进行自我约束与他人监督,相关的政府部门应该制定出完善的系统化行政管理制度,让管理方法和行为都变得有法可依。并且,政府部门也可以利用相关的媒体、网络作为宣传的媒介,为政府的新、旧政策普及到每一位群众。在管理制度的实施基础上,对于有优异表现的群众或者单位还可以给予嘉奖和表扬,对好的行为作风肯定,对不好的行为作风进行惩处。让所有公民都能够清晰的知道哪些行为、哪些作风是正确可取的,哪些又是错误需要被打击的。引导群众配合政府的管理政策,提高人民群众各方面的素养。对于被嘉奖过的群众或单位来说,也为普通的群众起到了标杆的作用,让更多的普通群众也能够积极主动的配合行政管理工作。
创造出符合新社会群众的服务管理办法
在以往的基层政府管理中,大多都是出于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中。因此,需要适当改变这样的管理模式,采取以民主精神和民主理念为指导,注重人民的建议的管理模式工作。注意在进行行政管理工作的时候应该从多方面综合考虑,除了抛弃主观上部分不合理的观念之外,还要为人民群众提供能够解决实际困难的良好服务。在行为和态度上面表明一切都是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观点,为了人民的利益而努力。这样才能够使行政管理工作始终走在正确的道路上面,才能够使行政管理工作不断进步。基层政府管理部门以及相关的管理人员应该积极响应国家的民主理念,为人民提供切实、积极的服务。秉持着先进的政治服务理念,让我国行政管理工作更好的发展。
创造出符合新社会群众的互动管理办法
对于人民群众来说,心目中希望的政府部门一定是能够满足群众需求、了解群众需要的务实的政府。但是要了解群众的需要,就要求基础政府部门对人民群众时刻进行关注,并能够在恰当的时候积极与人民群众进行交流和沟通。互动是政府与人民群众相互了解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在各种互动中,人民群众可以了解到政府中一部分的工作模式,甚至体会到政府的一些困难。而政府也可以对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以及难处有所了解,并对他们的有益观点和意见进行采纳。在这样的互动过程中,可以清晰地让群众感受到他们是国家最坚实的力量,激发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并对后期参与到行政管理工作中也有促进作用。群众的依靠就是党,反过来,党的依靠也是人民群众。当人民群众们有了这样的意识,对于配合政府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也会大大增强。
创造出符合新社会群众的简朴实际管理办法
在过往,有时候会出现一些比较注重排场和过程的基层行政管理活动。比如虽然花费了一定的资源,但是由于将规模和场面看得较重,因此并没有非常完美的将工作落到实处。这样不仅会影响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还会为今后的行政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严格要求自☁己、严格秉持优秀的作风、一切从朴素出发的管理方法应该被大力推广。当内在和实际内容增加了,老百姓的利益得到了完善和落实,也就能够发挥出党在人民群众中的作用,更能够体现我党执政为民的目标行为理念。
三、结束语
将基层政府部门的管理办法进行相应的创新和改革,不仅能够提高人民群众对政府的认同感、提升人民对政策的积极配合程度,还能够真正将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为人民谋福利。党的执政水平提高了,党工作的意义才能得以体现,党在人民心中的地位才能够稳固不变。
[参考文献]
[1]刘康胜.重视和加强乡镇电子政务建设创新基层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J].才智,2014,02:213+215.
[2]林琳.创新行政管理方法提高基层政府管理能力[J].才智,2014,09:235.
作者:李晓辉单位:中共锦州市委党校
第七篇: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策略摘要:在新的发展环境下,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行政管理也面临着调整旧方式、适应新形势的任务。加强和改进企业行政管理,是搞好企业内部管理,适应市场经济和企业转机建制的重要环节,对于增强企业活力和发展市场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概念、重要性、问题及对策的分析,提出了当前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对策。
关键词: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企业行政管理是运用权力对企业事务进行管理的一种活动。行政管理系统是一类组织系统。它是社会系统的一个重要分系统。随着社会的发展,行政管理的对象日益广泛。现代行政管理应当以系统思维和方法,以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行政管理的效能和效率。
一、行政管理在国有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体制是国有企业的指挥中心,是企业的中枢神经系统,它是以董事长或者总经理为最高领导、由分管副职领导分工负责、由专门行政部门组织实施、操作,其触角深入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和分支机构的方方面面的一个完整的系统、网络。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企业行政管理体系推动和保证着企业的生产、资金、经营等业务的顺利、有效进行和相互之间的协调。在现代企业中,企业行政管理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提高国有企业发展力
国有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国有企业要面对前所未有的冲击。为了能够应对这种情况,国有企业应该不断加强企业管理,优化企业管理观念,不断提高国有企业的发展和适应能力,适应国有企业改革的发展。
2.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企业竞争的日益激烈,除了经济实力以外,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为企业的科技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企业行政管理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着服务和保障的作用,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可以通过企业行政管理,努力打造学习型企业,强化企业成员的学习,使企业积极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经营理念和科学技术,并且将其转化到企业的生产和发展中去,提高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保证企业健康发展
国有企业通过行政管理提高管理效率,确保企业各个环节有序、有效运行,立足当前并且着眼未来,健全各项管理体制,并结合各项体制共同发挥作用,推动企业稳步健康持续发展。同时,国有企业需要同一些政府管理部门打交道,以争取项目和资金。而国有企业行政管理的任务,就是要努力同政府部门打交道,以为企业争取良好的外部环境,并且通过各种途径解决企业职工面临的思想和实际困难以及企业的困境,为企业发展取得良好的内部环境。这样,就可以保证企业平稳、有序的健康发展。
二、国有企业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有企业行政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国有企业行政管理意识缺乏
首先,国有企业相关负责人行政管理意识缺乏,忽视了相应规章制度的制定;其次,国有企业工作人员的行政管理意识缺乏,许多国有企业的行政管理人员根本不熟悉和了解国有企业生产经营的具体情况,国有企业的行政管理与国有企业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相背离,不能够保证行政管理措施的有效实施;再次,国有企业缺乏健全的行政管理部门。国有企业行政管理机构没有搭建成为各职能部门沟通和联系的桥梁,由此导致国有企业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无法正常运行。
2.国有企业行政管理机制不全
一是国有企业行政管理的模式不健全。在我国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存在完全照搬党政机关的行政管理模式。尤其是国有企业一些行政负责人完全照抄照搬,模式僵化,不利于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稳定运行,影响企业的发展壮大。二是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体系不健全。首先,在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国有企业行政管理具有明显的计划经济色彩,不利于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其次,在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负责人的决策失误,缺乏合理的决策体系,在有关国有企业发展的重大决策上,缺乏事前的调查预测,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调查预测,备选方案不切合实际;讨论过程中又不尊重集体意见,最终造成决策失误,使国有企业经营受到了威胁。三是行政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有些国有企业的发展和运行过程中,不按照制度办事,造成企业职能部门工作的交叉混乱,造成了国有企业运行的整体效率变低,不利于国有企业的长远快速发展。
3.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但是,当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行政管理人员素质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有些国有企业的行政管理负责人的官僚思想严重,大搞形式主义,不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其次,国有企业的有些行政管理人员对企业本身的业务不了解、不关心、不熟悉,管理时往往脱离各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发布一些根本无法推行和实施的规章制度,直接影响着行政效率的提高。
4.人力资源浪费比较严重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人才观念陈旧。在人才的使用上,论资排辈、只上不下、只进不出,惟“亲”不惟“能”,一些有才华能力的年轻人经常受到排挤。第二,管理制度缺乏。(1)缺乏有效的任选机制,导致员工追求工作的惟“上”性,即只看领导眼色行事,而不注重工作的实效。(2)缺乏有效的分配激励机制,存在平均主义分配,分配结构与分配方式单一等现象。(3)缺乏有效的培训机制。很多企业只重视培训过程,而不重视培训效果,导致培训形式化、无效化。(4)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由于人情、面子问题,考核成了走过场,失去了其应有的效力,人浮于事现象普遍化。
5.企业行政管理效率低下
一是行政机构庞大臃肿。我国的国有企业行政机构虽然几度精简,但收益甚微,企业没必要设立的行政机构大量出现。二是权力集中缺乏制约。权力过分地高度集中而又缺乏应有的监督制约机制,导致企业行政系统缺乏活力和效率。三是行政机构运转不灵、效率低下也是重要原因。由于部门和环节过多,造成行政机构某些部位和环节运转不灵,往往因扯皮现象导致行政效率低下。
三、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点思考
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围绕以下几方面进行。
1.改变国有企业行政管理理念
为了建立现代企业管理体系,应当适时取消国有企业的行政级别,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国企新机制,也有助于增强国企的市场竞争力,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服务;实行和完善行政首长负责制。明确行政首长的职责和权限,保证行政首长的管理措施有可靠的行政实施渠道,并配套高水平的咨询机构,保证其管理措施不致因考虑欠周或个人判断失误而产生负面影响。
2.创新国有企业行政管理的体制机制
一是加强国有企业行政管理的制度创新。首先,要确保制度的准确性,并考虑行政管理制度的执行性;其次,在制定企业行政管理制度的时候,应确保制度的公正性;再次,要按照科学化、市场化和规范化的要求,建立健全企业本身的行政管理体系。二是加强国有企业行政管理的手段创新。首先,加强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加强企业行政管理方法的现代化;其次,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提高企业行政管理工作效率,以信息技术实现网络化管理;利用现代化传媒,吸收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利用现代传播手段,把各种有益的信息向全体职工传送,不断提高国有企业员工的管理水平。
3.提高国有企业行政管理的人员素质
提高企业行政人员的素质,可以提高组织管理的有效性,能够实现科学且艺术的管理模式。首先,要树立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明确制定各类人才使用标准,强化对企业核心职员的选拔和培养,加强后备人才的储蓄,建立人才的激励机制,防止优秀人才流失,从而不断提升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其次,加强国有企业管理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要建立健全高效的思想政治工作组织,提供有力的后勤保障,保证必要的工作时间。针对思想政治组织为做好员工思想工作而开展的各项活动给予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最后,不断深化国有企业管理的选拔任用改革,进一步激活管理者这个生产要素,为国有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郭济.中国行政管理学的建设及其发展[J].中国行政管理,2001.
[2]孙德梅,肖久灵.实现企业管理模式的转变[J].大庆社会科学,2003.
[3]关亮,李晓玲.面对人事制度改革的思考[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1.
作者:崔娜单位:山西省化工研究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