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党员发展和管理质量体系建设研究

时间:2024-12-26 12:30:41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目前,我国高校重视大学生党员的发展,但盲目的重视发展数量而质量得不到保障的现象明显。学生党员质量的高低,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成效。通过建立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来保证大学生党员发展的质量,使得学生入党动机端正,保证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并在学生中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关键词】 大学生 党员 质量保障体系

一、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党员发展和管理现状

随着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校党办对发展学生党员工作越来越重视,按照“坚持标准、改善结构、慎重发展、保证质量”的方针,加大大学生党建工作力度,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在校大学生党员人数增幅较大。在学生党员队伍数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学生党员队伍的质量得不到保障,这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形象,关系到学校的校风和学风,关系到党的先进性作用的发挥。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对党员的发展管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在大学生中开展入党启蒙教育,组织学生学习党章、学习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增强和提高广大学生的政治思想水平,引导他们向组织靠拢,为进入党校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建立网络党校,拓宽培训渠道;指定培养联系人,做好教育培养考察工作;建立入党积极分子档案,规范发展材料;实行学生党员谈话制度;建立党员联系学生公寓制度。

二、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党员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1、入党动机多元,影响因素亟待厘清

高校党建工作的主要内容是积极培养和发展大学生党员。近年来,伴随着云南经济管理学院规模扩大,学生数量增加,大学生党员的数量也在不断上升,与此同时,大学生党员的质量不断下降。要求入党的学生很多,入党动机也呈现多元化。大学生入党动机的多元化,是认知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就业因素和工作环节因素等多种因素聚合作用的结果。虽然大部分学生思想积极向上,入党动机端正,但种种情况表明,部分学生受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思潮的冲击和影响,入党动机并不纯正。这种现实主义的倾向无论对党组织和学生本人都潜藏着危机。

2、发展程序走样,考察公平存在质疑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对学生入党前的考察缺☭乏全面、系统的考核体系,入党积极分子推优过程过于简单,走过场、形式化现象较为严重。对学生入党的考察形式和方法单调呆板,缺乏灵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考察入党积极分子主要听辅导员的意见,甚至有部分学生入党是靠领导关系,不按正พ常程序发展。对学生入党前的考察往往偏重于某一方面的表现。要么过分注重学习成绩,要么就是过分注重工作能力,这导致了一些成绩优异但不热心班级事务或者担任干部但成绩不好的学生往往也能轻易的加入党组织,而这些学生很难以让人信服,无法获得群众基础。

3、组织建设不足,队伍质量有待提高

云经济管理学院在大学生党员发展过程中,负责培养、教育发展的党员由党支部书记、团委书记、辅导员和部分优秀的学生党员担任。这些人都不是专职的组织发展人员,都有其它烦琐的事务性工作。由于培养学生党员的人手不足,使得党员发展过程中的很多环节都发生了或多或少的简化。并且有学生党员大都没有受过专门的培训,在组织发展过程中很多工作做不到位,这对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造成很大的影响,甚至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4、组织生活懒散,形式内容急需丰富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党组织生活形式单一,缺乏新意。党组织生活的内容一般流于形式,主要是开会、党课学习、听报告,缺乏吸引力,令学生党员感到枯燥乏味。大都是为了完成上级党组织的任务而开展支部活动,学生党员被动参与,积极性不高,与学生党员的需求出现不一致的现象。一些党支部的工作脱离了学生党员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只注重传统的理论教育,忽视对学生党员进行实践锻炼。经调查研究,学生党员希望的支部生活形式是民主评议或谈心交流、志愿服务活动、外出参观、集中学习培训以及影视交流等形式。但开展这些活动需要大量经费,经费不足导致学生党员的需求与学校党组织给学生党组织过的组织生活存在偏差。

5、对发展后的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不够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党组织把培养和发展学生党员作为工作的重点,却忽视了对学生入党后的继续教育和管理。由于大学生在校时间相对较短,云南经济管理学院目前为止都是三年制大专生,大一学生入校递交入党申请书,考察半年后发✔展入党积极分子,继续考察一年后成为预备党员,而学生在大三下学期都已经外出实习,学校对入党后的学生的教育管理难度加大,以至于继续教育不到位。有些党员入党后便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在思想上停滞不前、进取心有所退减、组织纪律观念不强,不能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更有甚者,入党后反而学习成绩下降,思想道德滑坡。

三、建立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党员发展质量体系

1、规范程序,抓好大学生党员发展的关键环节

(1)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

把好入党积极分子的选取的入口关,入党积极分子队伍是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基础,要做到“早启蒙、早选苗”。要从新生入学教育抓起,通过各种主题团日活动,向学生宣传党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向党组织提交入党申请书。通过阅档、谈心,尽早发现苗子,推荐其担任班团干部“压担子”,进行有意识地培养ว。在新生进校一两个月后,把积极分子队伍组建起来。对于高中阶段已经列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同学,党支部要及时查阅相关档案材料,与其谈话,了解其入党动机和对党的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其进行正面引导。

(2)发展对象的确定及发展

确定发展对象后,对发展对象进行严格的考察。实行灵活的谈话制度和日常工作考察制度。谈话内容要涉及到政治、经济、学习、工作和生活等各个方面,全方位了解其入党动机和思想境界;谈话方式可以选择面谈也可以选择书面汇报,采取正式和非正式相结合,既有严肃的话题,也有轻松地拉家常。在日常考察中,充分征求党内外意见,并将调查结果纳入党员发展的重要条件。考察的范围,既包括学业成绩、工作表现,也包括在学生宿舍、日常生活中的表现。通过多层面、多方位的考察和客观的调查,可以客观了解其实际情况,又避免了走后门、讲人情等负面的东西。 (3)预备党员的转正

健全学生党支部预备党员在预备期间的考察制度,严格把好转正关。对预备党员的考察从思想表现、学习成绩及工作情况等几个方面着手,要求其较之入党前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加强对党的理论、方针、政策的学习,积极参加支部活动,时时刻刻一个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对入党申请人、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和预备党员都要指定两位党员联系人,通过联系人对发展预备党员的进步情况进行意见反馈,做到定期考察、总结、汇报,真正使联系人把工作落到实处。对于入党后不思进取、群众不满意的要及时提出警告或延长预备期;对违反校规校纪、经不起考验的甚至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则要取消其预备党员资格。

2、实行全程教育机制

从大学生入学到毕业,根据普通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中共预备党员、中共正式党员等不同阶段的情况,实行大学新生“启发计划”、入党积极分子“头雁计划”、预备党员ผ“锻炼计划”、正式党员“先锋计划”、毕业生党员“旗帜计划”等5个培训计划,贯穿从入党积极分子到毕业生党员全过程,融于大学生三年学习过程。通过学风建设、社会实践、主题活动等,针对学生思想、学习、行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导,以业务课学习、第二课堂的学习和社会实践锻炼为载体,以二者的有机结合为方法手段贯彻到全部的培养教育过程中。构筑大学生的精神支柱,使他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理性上树立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理想信念。

3、加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是学校生存和发展必须依靠的力量,在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加强教师党员队伍建设有益于提高大学生党员的质量。可以通过选择政治素质高且热心学生工作的年轻教师担任专职学生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兼职党建队伍的作用。建立党员教师联系班级制度,通过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选聘具有丰富的党务工作经验且理论水平较高的教师担任组织员,提高学生党员发展质量;定期组织党务工作者的学习和培训,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拨付一定的经费,对于从事学生党建的工作人员,给予一定的补贴和奖励,职称评聘上应给予一定的关心和照顾,以调动基层学生党建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4、增强党性修养,提高大学生党员队伍的自我纯洁能力

学生党员通过不断参加实践锻炼,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活动中改造主观世界,使自己的党性得到锻炼和提高,不断增强先锋队意识,使自己的党性修养得到检验。督促学生党员承担社会工作,使其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锻炼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密切与群众的关系。

严于自我解剖是学生党员提高其自我纯洁能力的有效途径。学生党员通过不断自我解剖,不断总结,肯定优点,找出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不断修正错误,求得更大进步。

5、突出激励关怀,增强学生党组织对学生的组织凝聚力

对学生党员坚持从政治上关怀,建立民主全力保障机制。建立党内事务公开公示制度,保障学生党员对党内事务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对党内事务实行征求意见制度,听取学生党员对党的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保障学生党员对党内事务的监督权和选择权;对学生党员学习培训实行以政治激励为主的激励机制,提高学生党员的理论素养,引导学生党员树立自主意识、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建立学生党员信息沟通制度,正确处理学生党员的利益诉求,充分尊重其主体地位。对学生坚持从情感上关爱,建立感情培养机制。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扎实做好保持党的纯洁性各项工作[J].理论参考,2012(6).

[2] 刘云山:增强党的观念 加强党性修养 以高度政治自觉维护党的纯洁性[J].党建,2012(3).

[3] 林彦博:试论增强党员意识[J].党建研究,2011(5).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