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新媒体传播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

时间:2024-12-26 02:06:41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要】新媒体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传播效果日渐强盛,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影响越来越广泛。我们在认识新媒体传播的优越性的同时,应当考虑到它带来的不利影响和问题。本文着重讨论新媒体传播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和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新媒体;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在信息社会,人们对信息的渴求达到前所未有的状态,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依赖新媒体的传播。新媒体传播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健康。新媒体有它的两面性,我们应当扬长避短,从中将好的东西挖掘出来,利用新媒体的优势指导人们正确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一、 新媒体及其特性

新媒体是一种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说法,是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后产生发展的新的媒体形态。新媒体囊括了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与当今时代人们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传播工具。新媒体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严格地说,新媒体应该被称为数字化新媒体。

新媒体传播之所以如此受人追捧,是因为新媒体巧妙地迎合了人们对休闲娱乐时间碎片化的需求。由于当今社会工作与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休闲时间逐渐有了碎片化的倾向,而新媒体正是迎合了这种时间碎片化需求而产生的。新媒体的发展也让人们在使用时目的性与选择的主动性更强了。总而ช言之,新媒体拥有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个性化与社群化这些过去传统媒体达不到或者不能融合的特性,这就是人们需要新媒体的原因。

二、新媒体传播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

1.新媒体的传播方式

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是单向的,不可选择的。但是新媒体传播从原来的单向转变为了双方交互性的传播,人们的选择性更多,并且新媒体也吸纳了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人们可以在新媒体上同时获取声音、图像、文字等信息。新媒体传播是利用信息技术支撑下出现的媒体介质进行传播,新媒体传播的方式多样,如数字杂志、ฏ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

2.新媒体传播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正面影响 ง

(1)开阔视野及时获取信息。当今新媒体的发展已经在很大程度上破除了时间和地域对于信息传播的阻隔。曾经秀才不出门不知天下事,而现在只需要稍稍动动手指便可将天下事“一网打尽”。新媒体的多元化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也使人们可以随时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

(2)新媒体的交互性打开了交际圈。过去人们想要交朋友只能通过身边的人,并且一旦分离便很难再保持联系。但是通过新媒体我们可以结识更多的人,不分地域、国籍、种族。新媒体具有的强大交互性也使人们可以在获取的同时及时反馈。很多在现实中难以通过面对面交流的朋友也可以在新媒体上交流。随着手机媒体的日益完善,人们只需简单几步☯便可以通过新媒体认识新的朋友。正因为如此,很多人在新媒体上的交际圈比自己在现实中的交际圈要大得多。遇到不良情绪,可以随时找到亲人和朋友排解。我们时常看到有人在社交平台上发布自己的情绪状态,以此获得朋友的关心和慰藉。新媒体的互动交往功能,对于排解心理压力,获得良好的身心状态大有裨益。

3.新媒体传播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负面影响

(1)使人过度沉迷于新媒体。新媒体传播快速,在这一形势下,人们往往难以抗拒丰富的网络信息,自控能力稍差的人就容易沉迷进去。青少年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被强制送到心理治疗中心戒掉“网瘾”。医务专家指出,长时间沉溺网络游戏会使人产生精神依赖,导致自主神经紊乱,体内激素水平失衡,使人体免疫功能下降,引发心血管疾病、焦虑、忧郁等,甚至可能导致死亡。过度沉迷于新媒体无疑会对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尤其对于涉世未深的青少年来说,自控力不足,更容易成为受害者。

(2)不良信息造成心理伤害。由于新媒体从单向传播发展为了双向具有交互性的传播,人们在接受新媒体上的信息时很难追寻信息源头,辨别真假,有人因此而上当受骗,损失财物,身心受到伤害。新媒体上的信息数量过于庞大,很难做到逐条过滤,并且有很多心存不轨的人会故意传播假冒、色情等不良的信息。这些故意为之的信息使得辨别能力弱的人受到诱导,从而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

(3)虚拟性被利用破坏信任感。新媒体的虚拟性在其特性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有些不法之徒会利用这一特性实现他们的犯罪目的。在近几年,网络媒体上的诈骗案屡见不鲜。而这些事件的发生破坏了人们对新媒体的信任感,甚至对一些受害人的心理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更为严重的是在新媒体的虚拟性被破坏之后引发出的是人肉搜索,人身攻击,直接影响当事人的现实生活。电影《搜索》就深度刻画了网络世界对人们现实世界的残酷破坏。

三、应对新媒体传播对心理健康教育负面影响的策略

1.建立新媒体防沉迷系统

为了防止人们过度沉迷于新媒体,可以利用人工智能识别系统限制上网时间。例如在注册网络媒体上的游戏账户时,应当让用户输入自己的身份证信息,以此来判断用户是否成年,然后为未成年用户设定每日可以登录游戏的时间。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发现控制力差的用户,用强制手段限制他们使用网络媒体的时间。学校和社会应该共同承担起保护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责任,联合家长的力量,采取一切保护措施,减小未成年人沉迷于新媒体的概率。学校教育要重视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让学生全面了解新媒体的利弊,理性对待网络信息。

2.净网措施,加大惩治力度

网络信息良莠不齐,要彻底清除已经发布的不良信息难度很大。信息一旦发布再去控制显得很被动,有必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清理信息发布的源头。目前一些政策法规的实施,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不良信息的发布。著名的“薛蛮子微博造谣被捕”事件之后,有关部门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给薛蛮子定罪。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凡造谣扰乱公共秩序,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网络上的信息十分复杂,强烈呼吁相关部门制定更为细化的法律法规,以维护互联网信息的健康安全。

3.将新媒体的部分虚拟性现实化

新媒体的虚拟性使一些不法分子有空可钻,应当将新媒体中涉及人们财物利益、言论责任的地方与现实连接,不能盲目扩展新媒体的虚拟性。方法其一就是采取实名制。必要的实名制并不是要破坏新媒体的虚拟性,反而是为网络的虚拟性服务,要让发布影响人们心理健康的信息的人有所忌惮。当然与之伴随的保护个人信息的措施也是必不可少的。

4.引导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

恰当运用新媒体,在新媒体上发表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引导人们关注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双赢的方法,既能增加新媒体的使用率,又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发展。一种方法是积极树立正确的观念,比如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宣传,为有心理健康疾病的人士提供咨询服务等。另一种方法是,批驳错误的做法。负面的案例虽然给当事人造成了心理损伤,但是对于它的深刻剖析,却可以给更多的人以警示。将一些典型的负面案例曝光,引导人们广泛参与讨论。在对比中发现正确的立场和方法,也是引导人们树立心理健康观念的有效方法。

新媒体传播时代的到来虽然给人们的心理健康带来重重挑战,但如果我们能恰当地利用新媒体的传播功能,也能让新媒体发挥引导人们心理健康发展的积极作用。我们不能恐惧新事物的产生,要直面问题善于解决,与时俱进,提升教育理念,充分理解新媒体传播的特性,利用新媒体传播的理念和策略完善人们的心理健康教育。

[4] 孟娜. 多元文化影响与心理和谐构建[D]. 西安石油大学,2011.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