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析因材施教——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关键
论文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因材施教
论文摘要:大学语文是高等学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但是目前大学语丈课程普遍不受欢迎,大学语文教学日益陷入困境。大学语文教学必须改革,而改革的关键在于因材施教。
国家教委高教司指出:“大学浯文课,是普通高校面向文、理、工、农、医、财经、政法、外语、艺术、教育等各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素质教育课程,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汉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这是大学生文化素质中的一个重要方而。”…虽然国家教育部门对大学语文十分重视,但是这门课程与同为公共基础课的英语、政治、计算机相比,地位十分尴尬。从学生方面而言,由于大学语文不象专业课一样给予他们陌生感、新鲜感,不象专业课一样上一堂课就能实实在在学到以前不知道的技能知识,因而缺乏学习兴趣,认为与专业课相比,大学语文可有可无,甚至有学生认为自己从小就讲中文,而且已经学过十多年的语文了,到了大学就没必要再上语文课了。从教师方面而言,由于大学语文不象专业课和英语、政治、计算机等公共基础课一样是一门定位明确、教学范围确定的学科,不知究竟该教给学生什么,茫然不知所措,于是将中文专业的文学史课、文学作品选课搬到大学语文的课堂上,这样不顾对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显然行不通,于是学生更加没有学习的兴趣,教师也不知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此导致教师与学生之问无法彤成呼应、产生共鸣,教师也渐渐失去教学的热情。学生不愿学,教师不愿教,这就是目前大学语文的教学现状。
一、大学语文是什么?
大学语文成为高等学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在l978年。由于文革十年对教育的破坏,许多在文革结束以后进入大学的学生汉语水平普遍偏低,鉴于这一点,时任南京大学校长的匡亚明先生和复旦大学校长的苏步青先生倡导在全国各高校设立大学语文课程,日的有四点:一,提高大学生汉语水平和运用能力;二,传承传统文化精髓;三,提升精神文明;四,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影响世界。”
虽然从大学语文成为高校的公共基础课以来,已经整整三十年了,虽然大学语文的开设初衷现在依然有着强烈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但是,与其它公共基础课相比,大学语文并不出色,非但如此,反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口益走向边缘,成为了一门可开可不开、可学不可学的无足轻重的课程。大学语文何去何从?全国许多从事、关心、支持大学语文教学的专家、学者广泛讨论,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出版了不少大学语文教材。从近几年出版的一些影响较大的大学语文教材来看,有四种关于大学语文课程性质与定位的观点。
强调大学语文的工具性。这类教材以湖北工业大学周金声教授主编的大学应用语文为代表。大学应用语文》于2007年7月由中同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是“21世纪通识教育系列教材”之一,以应用写作和口才演练相结合的结构模式,包括常用的应用文体和职业口才技法的内容,而且汲取了当下最新信息和成果,介绍了新型常用的应用文,如短信、多媒体节目解说阔、网络新闻、策划书、申论等文体的写作方法,还分别对淡削、论辩、主持、营销等不同类型的实用口才进行指导训练,是一部实用性、工具性和资料性很强的教材。周金声教授在大学应用语文的后记》中谈到编书的缘起足由于“现在的大学生基本素质很不如人意,招聘一个能说会写的人才太难了。”
强调大学语文的文学性。这种观点历史最悠久,范围最广泛,相应地这类教材也最多,其中层次比较高的要数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批评家李庆西、复旦大学教授郜元宝合编的《大学文学》为代表。之所以将教材命名为《大学文学》而不是《大学语文》,为编者认为“对汉语文来说,其重要元素基本上已经在‘中学语文’中登场表演过了,‘大学语文’的选文无论如何高深,也不会高深在‘语文’方面。既然这样,为什么还非要冒用‘语文’的名义不可昵?”《大学文学》分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共四编,基本按照中国文学史的顺序,兼顾外国文学。编者认为文学教育是文、史、哲、理、工、医、农各科大学生人文教养的基础,而不仅仪是文学专业学生的研究对象,大学生学习《大学文学》是“培养他们作为一个人,通过理解文学来理解人生、社会、生命、世界和历史的一种心灵的综合能力。”王元化先生也很认可文学教育的观念,亲自为本书题写了书名。
强调大学语文的文化性。这类教材以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中文系主任温儒敏教授主编的高等语文为代表。为什么定名为《高等语文》?温儒敏教授认为“‘大学语文’应当更加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以及眼光和品位的养成。必须兼顾语文课必要的工具性,给学生多一点阅读和写作的机会,更是要通过这门课学会欣赏文化精品,学会如何去不断丰富自己的想像力、感悟力与思考力,让高品位的阅读和写作逐渐成为一种良好的习惯,一种终生受用的生活方式。这样的‘大学语文’就不仅是基础语文的延伸,更是基础语文的更高一级的提升。”在大学理工科的公共课中有高等数学趴高等物理高等化学,那么语文作为中文专业以外的所有大学生的公共课,当然也可以命名为《高等语文》命名不仅仅是命名,如高等数学、物理和化学一样,高等语文也是表明与巾学相应课程的承接与区别,“‘高等语文’的‘高等’是一种教学的定位,意味着这本教材必须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在中学语文的基础上,设计和探求语文教学的高等形态,建立起适合大学生特点的语文教育模式和教学规范。”
《高等语文》不再同于传统的大学语文》教材重在编选中国古代文学兼及现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作品的老路,而是将视野投射到文史哲及科技等多个领域,比如易与中国古代神秘文化、孔孟与儒学、老庄与道✯家文化、九章算术与中国古代数学、《孙子兵法》与古代军事文化、书法艺术与汉字文化,甚至包括学术性的乾嘉学派与“小学”考证、王踊维与他的《人间词话》等等。
认为大学语文是大学阶段的母语教育。这种观点以复旦大学陈思和教授任总主审、张新颖教授主编的大学语文实验教程为代表。大学语文实验教程“以重新发现和认识母语为出发点,希望能够通过多个方面的学习,培养起对母语的感情和信心,激发出自觉意识和责任感,综合提高语文水平和能力。”当然这里所说的语文水平和能力,t要足指现代汉语的语文水平和能力。大学语文实验教程通过选取古今优秀文章的方式力图从文学的角度讲授语言,从历史的过程中来显现我们现在语文的主要来源和基本构成因素,让学生从文本中感悟民族语言赋予民族文学的风貌和冲韵从而感悟汉语区别于其他语言的特点。"
二、关键在于因材施教
实际上,以上各种关于大学语义的定位都有其合理性,为语文的含义是很丰富的,它包含口语、文字、文学,甚至文化,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而“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大学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地方,语文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相当重要的作用,所以大学语文直接指向大学生的文化修养与人格品质,它应该充分发挥大学阶段的语文教育对高校学生在语言、文学、文化、人格、思维等方而的良好影响。
正因为如此,所以注重大学语文的工具性、实用性并没有错,一个合格的大学生,不管他学什么专业,都应当具备相当程度的听、说、读、写能力。强调大学语文的文学性也是应该的,因为文学尤其是经典美文本身就具有巨大的感染力与包容性,加强学生的文学鉴赏力有助☃于提高其人文素质。重视大学语文的文化性无疑有利于培养非中文专业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而且大学生学习语文已经不再像中学时期那样受到中考和高考的制约,必需偏重语文的工具性,大学生学习语文,应当也可以比学中学的基础语文更放得开,更拓得深,也更能加强 ッ学生的文化素养。语言能力的高低不仅决定一个人的接受能力和表达能力,而且能影响一个人思维的广度、深度与灵活度,语言能力是人人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既然如此,那么一个人终生都应该学习母语。
笔者从事了几年的大学语文教学,从或成或败的教学实践中得出一个经验,同时也是一个教训,这就是大学语文教学必须因材施教。也就是说虽然大学语文是一门除了中文专业以外都必须开设的公共基础课,但并不能面对所有的学生讲授同样的内容,而是应当根据所教学生的语文基础、语文能力、兴趣和需求等具体情况来施以教与学。
应该说早在春秋时期孔子收授学生的时候就已经采取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虽然孔予没有明确提出“因材施教”这个概念,但是他在教授学生的过程中始终贯穿了这一教育理念,体现出孔子对个体差异的认识和尊重。比如孔子从学生智力水平参差不齐的客观实际出发,教给与智力水平相符的知识,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例如同是“问孝”,孔子对不同学生的回答就不同:
孟懿子问孝。子日:“无违。”“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为政》
孟武伯问孝。子日:“父母唯其疾之忧。”,《为政》
子游问孝。子日:“今之孝者,是漏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为孝乎?《为政》
子夏问孝。子日:“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为政》
这样的事例还很多,如学生问什么是礼、仁、政、君子等等,孔子都是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育。所以北宋著名理学家程颐在总结孔子的教学方法时说:“予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 “因材施教”一语由此而来。
大学语文教学为什么要因材施教?♥这主要是由教育对象的多层次性所决定。我国目前的大学教育已不再是单一的精英教育,而是既有精英教育又有大众教育,既有普通教育又有职业教育,形成了一个包含不同层级教育机构的庞大的大学教育体系。不同的学生,他们的来源不同,语文基础不一,学习的能力、兴趣、态度等方面也是各不相同的。虽然我们至少暂时不可能象孔子那样做到针对每个学生智力、性情的不同而施以不同的教育,但是我们应该可以做到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级的学生,而采取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不能所有的学生都照一个单子吃药,而应当在教学理念、教材编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相应地具有层次性,这样才会有针对性地教学,才有助于各级人才的培养。"
其次大学语文的课程性质同样决定其教学必须因材施教。大学语文是一门面向除了中文专业学生以外的所有高校学生开设的公共基础课,语文所包含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适应于所有的学生,它有适应于不同专业、不同层级的学生的一面,也有为一部分学生所接受而为另一部分学生所不能接受的一部分。比如对美术专业的学生来说,讲授一些历代的画论书论是合适的,学生也会认为与专业相关而比较感兴趣,但是如果同样的内容对理工科的学生去讲授,则未必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如何因材施教?
大学语文如何做到因材施教?根据实践经验,我认为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充分了解学生。授课必须先备课,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过去我们长期把备课的重点放在啃教材,写教案上,将所有专业的、不同层级的学生想当然地视为都在同一起跑线上,面对不同的学生施以同样的教学内容,至于哪些学生能接受,哪些学生不能接受,教师基本不予考虑,由此导致教与学之间不能形成一个接合点,学生觉得上课学不到什么东西,自然不愿意学。而教师往往忽视自身的原因,总是在埋怨学生不爱学习。其实备课还有一个主要的内容就是备学生,也就是充分地、深入地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专业、了解他们的语文基础,了解他们的兴趣和需求,这是实行因材施教的必备的前提。孔子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并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他只忧虑自己不了解别人,他的因材施教正是在知人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有针对性地教育。
由此,我建议在第一堂大学语文课上,教师不妨就大学语文没汁几个问题,作一次调查,以便在学生上大学语文课之前就了解他们的最初想法。比如这样几个问题:
l、上中学时喜欢语文课吗?
2、当你得知大学还有语文课的时候,你是怎么想的?
3、当你们第一次看到、翻阅这本大学语文教材的时候有什么想法?
4、你们所设想的大学语文教材应该是怎样的?
5、你们所设想的大学语文课应该是怎样的?
6、你们希望通过学习大学语文能够带来什么收获?
在了解学生关于语文方而的情况后,教师应该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合适的教材。因为教材是教学活动中t分重要的一个部分,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所依据的材料,使用什么样的教材基本就决定了主要的教学内容是怎样的,决定了教师是否做到了因材施教。就以上所举的几种大学语文教材来看,《大学应用语文》比较适合文秘、社会工作等文科专业的学生,当然对理工科的学生授课,同样可以教他们怎样写应聘书、工作总结、调查报告等将来求职和工作中运用得上的文体。大学文学适合于热爱文学的学生,比如哲学专业,艺术专业的学生。《高等语文》是一本很有深度的教材,也正因为这一☭点使它不可能成为全国各高校通用的大学语文教材,它适合于直点高校的学生,不太适合高职高专的学生。大学语文实验教程实际上是通过文学作品来实施母语教育,其文学性很强,也比较适合干爱好文学的学生。
当然教材并不限于这几种,同一类型、同一层次的高校可以联合起来,编著适合学生的教材。比如艺术、农业、医学等专业性强的院校,同一层次的本科院校、专科院校可以联合起来编著适合本专业、本层次学生的大学语文教材。编著艺术专业的大学语文教材,可以选朱熹的《送郭拱辰序》、李贺的《李凭箜篌引》、萧伯纳的《贝多芬百年祭》;编著农业院校的大学语文教材,可以适当增加反映农业科技领域的科普文章,如沈括的《梦溪笔谈》;编著医学专业的大学爵文教材,就要考虑到医学尤其是中医专业的学生,他们需要接触大量的古医籍,应该选取历代名医的作品,重视古汉语基础知识的传授。结合学生的专业与层次来选取、编著大学语文教材,这能让学生感到语文的博大,语文是和各种专业相关的一门课程,从而对大学语文产生学习兴趣。当然不管怎样编教材,都应该在语文的范围内,在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学素养,在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有了适合的教材,还要有会教的老师,因材施教最终还是要靠教师来实施,因此教师授课时应当多考虑学生的接受水平、专业特点。由此,大学语文教师最好能够了解一些与自己所教学生的专业相关的知识。这个要求比较高,但也正是大学语文教学异彩纷呈的一面。我个人主张一个教师最好同时只教一个系的大学语文课,这样教师更有精力来切合学生的专业进行教学。教师在授课时多讲与学生专业相关的语言、文学、文化知识,这样既学习了语文,又有助于提升她们的专业水平,从而使学生喜欢上语文课。在学生需要学、愿意学的基础上,大学语文才能发挥它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教学目的。
总之,教育本身是发展变化的,不是凝固不变的教与学,更不是在自身停滞不前的情况下来选则适合教育的学生,而是不断创造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就是在创造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目前全国高校的大学语文课普遍不受学生欢迎,这不能怪学生,也不能怪课程,我想首先还是从教师、教材、教法等方面找原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重视专业课轻视公共课,不应成为大学语文自甘落后的借口,其实进入大学阶段的学生正是处在知识结构的形成时期,对于任何有用的、能让他们产生兴趣的课程他们都不会绝对排斥,问题在于我们如何教授这门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