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类专业公共艺术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时间:2025-01-13 06:50:39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要:高等院校应该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学府。教师教育类专业尤其如此。除了增强学生的基础师资和业务水平,还应该通过艺术理论☁的学习和实践的开展促进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养成,塑造其完美的品格和高尚的心灵。本文针对部分高校公共教育存在的问题,从课程管理、师资、评价系统、硬件设施等方面试着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高校;全面素质发展;困境措施

根据《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的相关规定,公共艺术教育应该形成制度化的体系全面贯彻于高等教学的实施中。因为社会的发展趋势必要要求学生具备综合能力。因为内容丰富,包含了美术、音乐、书法、戏剧等多种门类,艺术教育作为一种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的途径,在开发人的潜能和创造性方面有着其他课程没有的优势。然而当前我国大多数地方关于这门课程教育的实施现状还不尽如人意,普遍存在着意识片面、人才缺乏、经验不足、投入过少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公共教育教化熏陶价值的发挥,阻碍了高校师范生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

一、公共艺术教育的特点和在教师教育专业学习中的具体作用

公共艺术教育,最初发轫于新文化运动时期一批优秀学者提倡的美育理念。随着近代高校的完善,它也在实践中得到裂变和发展。在基础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全面推行的今天,逐步走向正规化和制度化。国家也发布了规范化的条例和指导方案,有效推进课程的开展。到目前为止,大学公共艺术教育包括影视、戏剧、音乐、舞蹈等艺术手段和艺术内容。教授的方式分为理论知识的讲解传授和思维的训练。一方面,艺术课程的设置不光紧跟时代革新的步伐,为社会建设输送高端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它也是与其他课程相互贯通联系的,能帮助学生启发锻炼学习其他课程的思维,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积累和扩充,还有应用技能的锻炼和增强。除这些以外,它还能为学生提供紧张的专业知识学习之余的放松和休闲,帮助学生释放能量和缓解压力与疲劳。总之,它既能提供人们以观赏和放松的娱乐性,也能让人们在不断地学习欣赏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二、我国高校教师教育类专业公共艺术教育所面临的困境现状

(一)艺术课程的门类设置不合理,种类少

首先是对应的课程教材种类选择上不够完善,这就直接导致了学校里可以开设的选修课程门类比较单薄。面对纷繁复杂的书目,他们无从下手进行选择,不知道哪些才是适合教育类学生进行补充学习的范本。有些高校选用的教材比较随意,没有与教师选择的教学策略和教学安排相匹配,与当地学生的接受习惯相符合;而且根据统一的调查和研究可以发现,目前师范类高校普遍开设的课程是出于被动地接受教育部门的规定。并且开设的课程除了音乐、美术等传统艺术门类以及由它们衍生出来的相关门类,其他的主要只有舞蹈、影视鉴赏评析这些了,形体,戏曲,围棋几乎为零。原本艺术的种类应该是包罗万象,但实际的开课并没有经过系统的思考,加之学校还刻意压缩了艺术课程的比例和上课时间,如通常一周只安排两节选修课,都安排在晚上。导致课程设置不合理,种类缺乏并且出现课程之间的重复和雷同现象。

(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普遍不高

我国大部分地方的学生在推行已久的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下,进入高校学习之前,除了个别艺术生以外,大部分的学生所接触的课程基本是文化课程为主,虽然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过其他的课程科目,但基本上被忽略或者直接被当做“副科”看待,没有投以重视或关注,自然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功底和兴趣的储备。这就导致学生进入大学后依然是“厚此薄彼”的接受观念,要么纯粹为了混齐学分,要么就是为了应付老师课堂布置的类似于“小论文”一样的任务,上课难以集中注意力或者直接干脆做其他的事情,而对于课堂提出的动手类的实践就更不能保质保量的去完成了。此外,大学生思想活跃主见性强,对评论鉴赏类的课程普遍感兴趣,但是对理论性强的内容和部分就显得参与热情低多了。这也造成大学里的公共艺术教育的施行举步维艰。

(三)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不够创新先进

教师作为课堂的实行者和课程的组织者,理应在艺术学习和应用方面给学生树立积极的形象。帮助学生树立广记博闻的意识,并且让学生能够在艺术的道路上学有所长,学有所获。然而实际的情况却是:第一,部分教师在施教的过程中也会受轻艺重文的影响,教学研究投入不够,由于都อ有过应试教育的体验和经历,所以视野和认知有一定的局限性,在艺术教ย育的教学创新上固步自封,没有出色的专著文章来丰富研究理论;第二,课堂教学模式单一,要么,采取一味的理论满堂灌的形式,或者教师直接借助多媒体播放视频音乐和图片,缺乏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要么就是没有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自身能力的发展需要来设计课程,导致教学没有针对性,让学生对艺术的接受找不到重点和关键。另外还有一种比较严重的现象就是随着高校艺术课程种类的增加,部分地区的师资力量还没有跟上发展的脚步,便引进了大量兼职的教师进行搭车式的带课教学,由于时间和精力的分散,这些教师的专业性大打折扣。

(四)公共艺术教育的评价系统不完善,没有激励效益

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我们知道,学习动机与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息息相关的,一个健全的评价体系在教学活动中是必不可少的,它能鼓舞学生学习的热情,明白课程的分量,由此妥善安排自己学习的重点,将学习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在我国重技能重就业的背景影响下,高校里就算引进了课程和人才,也不关心学生在公共艺术课上收获的多与少。一般只是交代几篇观后感或赏析写作就结束了一学期的课程学习,并用这个没有实质意义和创新性的“考察”作为期末评分的标准。没有特色,千篇一律的评价机制既不能很好鼓起学生学习的动力,长此以往又制约了高校的艺术教育有序的发展。

(五)艺术教育实践场地建设少,场地设备不能满足需求

大学里的艺术教育类课程与文化课程最大的区别就是动手实践性强。不管是鉴赏分析也好,还是技能的训练和培训也好,都需要学校配备充足多样的设备和场地,才能让学生在艺术的海洋中尽情遨游,舒展自己的才华。然而通过采访可以知道,有些学校尽管有专门的画室、美术学院、音乐演奏厅、琴房等,但是大部分时间是为相关专业的艺术生提供的,真正能为教师教育类的学生提供的服务场所少之又少。并且平时的教学课堂多媒体设备远远不足,还有配套的乐器、画具等都相当匮乏,也没法有效开展教学。

三、我国高校教师教育类专业公共艺术教育走出困境的解决措施

(一)全面规划艺术教育的课程管理设置,丰富教学内容

鉴于我国高校普遍存在对公共艺术课程的建设忽视的情况,高校相关领导者和负责团队应该从总体着眼,树立全局意识,首先应该对课程设置进行统一规划管理,例如可以成立公开艺术选修课的课程研究室或者艺术学科指导组委会,从教材的甄别和选购上抓起,然后保质保量的大量引进艺术人才,加强教师团队的建设。在课程设置上结合在校学生的兴趣和意向进行合理安排。其次要充分结合学校的条件尽量让课程设置多元化,划分更加细致,尽量因地制宜,传统与时尚交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不同审美需求得到满足。再次,针对教师教育类的学生,原本他们的课程要求和学习目标里就包含有教师教育技能的培训,在开设其他的公共艺术课程的时候,可以考虑与他们平时学习的文化专业科目相结合,让学生更有兴趣深入拓展学习。例如,对于汉语言文学师范类的学生,要求学习板书设计,这个时候可以着重增设书法类、美工平面设计类的艺术选修课。

(二)提高素养并创新教学手段,用丰富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方面教师自身要主动树立全面发展素质的理念,通过参加集中培训和交流学习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同时要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授课水准。用高质量的课堂留住学生的心;另一方面学校要丰富公共艺术教育的活动方式,可以在课堂外定期举办一些专家型的讲座,辩论赛和鼓励学生成立相关的社团来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通过作品的展演和展示活动打造校园的艺术氛围,让学生在浓郁的环境下提高学习公共艺术的参与度和自觉性。

(三)建立合理有效的评价系统,拓宽评价体系

完善的评价系统既包括对老师的业绩考核,也包括对学生学习掌握程度的检测。都应当发挥评价鞭策鼓励的作用。所以要定期对任课教师进行考核,以督促他们提高自身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对学生的考核不应当流于形式和表面,应当切实结合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甚至学习态度进行考量,如可以综合他们在校园社团活动中的表现来给出成绩。

(四)加大公共艺术教育的设施投入,合理分配资源

首先要优化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师资源,根据课程需要合理安排教师的课时和任务。其次应该做好经费的预算,给学校艺术教育的开展做好物资的保障。包括一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都应该充分供应。另外,还可以开展多渠道的教学场所,充分利用校园已有设备和资源,积极开设第二课堂甚至第三课堂。

四、结语

教师教育专业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正在进一步的摸索完善中,作为高校教育者应该以此为契机,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发现问题和反思教学,让艺术教育之花开遍校 ツ园。

【参考文献】

[1]易晓明,杜丽姣.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实效及改革建议――基于江苏ก省12所高校大学生的调查研究[J].美育学刊,2012(06):98-105.

[2]鞠向玲,贺秀梅.艺术教育离我们有多远?――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分析及价值探讨[J].艺术教育,2012(08).

[3]史晓燕,蔡雅萱.高校公共艺术课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现状及改革策略[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06):66-68.

[4]刘宝存.走出“半人时代”――关于大学培养目标的几点思考[J].学术界,2006(01).

[5]张振华.规范艺术课程构架科学体系――复旦大学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的实践性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5(07).

[6]朱汉城,穆礼弟.普通大学艺术类课程的设置与学科分布――清华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普通艺术类课程比较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4(10).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