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养殖技术在巢湖肉鸭上的应用
生态养殖技术在巢湖肉鸭上的应用
2010年11月25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名为《动物产品中残留抗生素,成为耐药菌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文章:广州市妇婴医院曾抢救过一名体重仅650克,25个孕周的早产儿。头孢一代,无效!头孢二代,无效!头孢三代四代,仍然无效!再上“顶级抗生素”:泰能、马斯平、复兴达……通通无效!后来的细菌药敏检测显示,这个新生儿对7种抗生素均有耐药性!新生儿耐药或来自母亲。孕妇在吃大量抗生素残留肉蛋禽时,很可能将这些抗生素摄入。动物产品中残留抗生素,已经成为耐药菌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大力推广肉鸭的生态养殖技术势在必行。
巢湖市位于安徽省中部,濒临长江,有安徽省内最大的湖泊—巢湖。巢湖市水系发达,自古就号称“三百六十汊”,在巢湖市各乡镇都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河流、水库,这为巢湖市养殖水禽提供了方便。在亚洲,养鸭是传统的家禽养殖项目。尤其在中国,占有世界66%的肉鸭产量。巢湖市养鸭品种主要是樱桃谷鸭,主要分布在和县、庐江的盛桥、柯坦、无为等地。而且基本上是以农村家庭专业化形式养殖,有合¢同鸭,也有市场鸭。由于肉鸭生活力很强,对疾病的抵抗力以及对外界不利因素的适应能力大大高于鸡。与鸡相比,肉鸭生产中常见传染病的发病率要低,特别是病毒性疾病比鸡少得多,所以降低了养殖风险。另外,肉鸭肉质很好,生产周期短,一般35d体重达2.5kg就可以出售,销售价格与其他家禽相比具有竞争力,因此深受养殖者的青睐,为养殖者提供了一条致富之路。
1 巢湖市肉鸭养殖存在的问题1.1 环境污染
传统观念认为,鸭是水禽,养鸭自然离不开水。传统水域放牧(半放牧)加大棚地面养鸭的生产模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促进了肉鸭业的快速发展。随着规模化、集约化养鸭的发展,传统的饲养方式暴露出越来越多的缺点,具体表现在鸭粪便直接污染鸭体、环境卫生差、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耗料多、生长速度缓慢等,养殖效益不佳。鸭粪不仅对河流、水源造成污染,还使得一些烈性传染病(包括高致病性禽流感等)病毒经粪便随水流传播,严重危害人畜的生活环境;水禽在开放水域饲养,还容易与可能携带禽流感病毒的野鸟接触,这些都可能产生严重 的公共卫生安全问题。而日益污染的饲养环境又严重危及放养其中的肉鸭健康。因此传统的水域放牧(半放牧)大棚地面养鸭的饲养方式不能有效控制肉鸭采食、饮水和环境质量,存在着严重的生物安全隐患,无法实现肉鸭的无公害生产。
近年来,我国水禽生产已逐渐由分散零星饲养向集约化、专业化方式转变,由落后的传统饲养方式向科学的现代化饲养方式转变。1.2 不合理用药现象
(1)抗生素的滥用。一般刚出生的雏鸭运到家的当天,养殖户为了减少雏鸭体内的带菌数,降低死淘率,就会在开食前给雏鸭饮用含有抗大肠杆菌的抗生素的水,即所谓的“开口药”。动物微生态学家已经证实,1只健康的雏鸡,人为口服“开口药”后,只需要接种100个沙门氏菌即可感染。而没有口服“开口药”的健康雏鸡,则需要100万个沙门氏菌才能感染。服用“开口药”后,其本不健全的肠道正常菌群数量会下降100~10 000倍。
“开口药”让那些耐药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链球菌等病菌再没有天敌——不仅雏鸭正常的肠道菌群和菌膜屏障被破坏,还抑制了幼龄动物正在发育中的非特异性免疫力。(2)养殖过程中长期添加抗生素来预防疾病☢。在巢湖周边的养殖户一般都误认为肉鸭饲养周期短,不需做疫苗预防,而不管肉鸭有无疾病,总是不断地在肉鸭饲料或饮水中添加药物,其最终结果是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在疫病发生时,再使用这类药物时,增大了治疗难度和治疗成本。
(3)忽视药物间的配伍禁忌。一般养殖户不懂药物间的配伍禁忌,加上目前许多兽药厂家电话营销,常常吹嘘某些药物可以包治百病,养殖户就会把几种药物放在一起使用,误认为多种药物合用,就会增加疗效。但是有些药物混合使用会造成药物疗效降低或失效,不仅起不到治疗作用,而且提高了治疗成本。如磺胺类药不能与喹诺酮类药物合用,卡那霉素类不能与喹诺酮类药物合用等。(4)随意加大药物使用剂量。由于大肠杆菌等病菌容易产生耐药性,一般鸭棚养过几年的,药物的耐药性现象就更加严重。所以一旦肉鸭发病,养殖户往往对鸭群进行长期超剂量用药,误认为药物剂量越大,效果越好,结果使肉鸭菌群失调,机体内脏器官受损,代谢紊乱,造成鸭药物中毒。有些没有治愈的鸭群出售时,胴体内蓄积、残留大量的药物,对人类的健康影响极大。
(5)不能正确使用消毒药。主要表现在长期使用一种消毒药。一般养鸭户误认为用单一的消毒药就可以解决消毒问题。实际上,长期使用单一消毒药也会造成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产生耐药性,影响消毒效果。因此,在日常消毒工作中,应尽量选择两种以上的消毒药轮番使用,效果较好。另外还表现在消毒时间或者消毒方式不正确。在进行疫苗接种时,连续应用常规的消毒药物进行带鸡喷雾消毒或饮水消毒,这样使得疫苗中的病毒(细菌)不能在机体中充分繁殖,从而影响免疫效果。常规消毒剂会对畜禽呼吸道黏膜产生刺激,尤其是幼龄阶段、免疫前后会产生负面影响,同时,不容易分解的消毒药进入肠道后还杀灭正常的菌群,引起消化不良。因此,开发新型、高效、无毒副作用的环境改良剂和使用方法,已经刻不卐容缓。1.3 重治疗,轻管理
目前巢湖的养殖场基本上是以家庭养殖为模式,数量不大,无法采取集约化的养殖模式。所以在养殖的过程中,常以控制疾病为目的,而对管理就不太注重。网上养殖模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由于网上养殖是在大棚的网架上,为了保暖和防鼠害,四周用塑料薄膜围起来,由于规划结构不合理,鸭群相对密集,管理设备及手段落后,使得尘埃、微生物及有害气体密集,导致空气质量下降。网下的鸭粪也是养一批鸭才清理一次,给病原菌提供了孳生的机会。舍内空气质量直接影响到鸭群呼吸系统健康,呼✎吸系统疾病已经成为制约畜禽养殖业健康发展的瓶颈。
环境恶化,污染严重。传统放养的鸭场,鸭粪满地都是,很难清扫,长期放养的环境,地面往往堆满厚厚的一层鸭粪,河水混浊恶臭,病原微生物浓度较大,鸭群容易感染各种疾病。另外,河水渗入地下,给当地居民饮水带来一定的危害。2 生态养鸭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
生态养殖技术的理念就是通过拒绝或者减少抗生素的使用,结合营养、管理、益生菌等技术,以提高动物的免疫力,控制或降低疾病的发生率,从而降低养殖风险,减少养殖业对环境的污染。2.1 雏鸭的生态养殖技术
(1)养殖就是养肠道。肠道是最大最重要的免疫组织。全身淋巴结60%~70%分布在肠道内,肠道免疫系统所产生的免疫球蛋白占动物机体所生产免疫球蛋白的60%。要健康,就要做“肠”胜冠军。雏鸭出壳24h内拒绝使用所谓的“开口药”,可以饮用雏鸭专用的肽菌素717(由枯草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嗜酸乳杆菌、丁酸梭菌等,维生素A、维生素C、牛磺酸、功能性低聚糖、多种电解质、葡萄糖等成分组成)饮水清肠。使用方法:先停水1h,然后将肽菌素717按使用剂量溶于水中,一次性给鸭饮用,然后再供水,连用7d。饮水后,即可开始训练开食,对个别不会采食的雏鸭,要耐心诱食,同时要注意温度。1~3日龄35℃,4~7日龄32℃,8~14日龄25℃。湿度要求:1~7日龄相对湿度70%,8~14日龄65%,15~28日龄60%。此外,还要注意光照与饮水。1~10日龄雏鸭实行24h全日光照(白天自然光,夜间补充光照);11日龄后,白天自然光照,夜间除喂食、饮水开灯,最好是红色光照。1~10日龄雏鸭日喂水8次,每隔3h喂1次;11~28日龄雏鸭日喂6次,每隔4h喂1次。注意先喂料后饮水。雏鸭7~27日龄,用山东宝来利来公司生产的益生素饮水(由2株高酶活的枯草芽孢杆菌、1株地衣芽孢杆菌、4株乳酸菌和1株丁酸梭菌为主要成分的8株菌种及其代谢产物组成),有益菌在鸭体代谢过程中可产生多种消化酶、B族维生素、有机酸和抗菌物质,还可生成多种未知促生长因子,长期使用益生素饮水剂,可以提高鸭群的免疫力,减少疾病感染的机率。如天气寒冷,1~7日龄雏鸭饮水中最好加入8%的糖,以增加雏鸭的热量。此外,雏鸭网床上的粪便每天要打扫2次,网床下的粪便,每隔3d要清除1次;育雏室外,每隔7~10d,要用石灰消毒1次。
(2)做好雏鸭的防疫工作。1日龄接种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使用方法:口服(滴口、鼻、眼,注射效果不好);6日龄接种鸭传染性浆膜炎疫苗(预防鸭疫里默氏菌病),使用鸭传染性浆膜炎灭活疫苗0.5mL。使用方法:肌肉注射。7~10日龄接种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皮下或肌肉注射;10日龄接种鸭瘟弱毒疫苗,40倍稀释后每只0.2mL肌肉注射;25日龄接种禽霍乱油乳剂灭活疫苗,皮下注射或饮水免疫。(3)生态消毒剂的使用。喷舒宝主要由放线菌、乳酸菌、芽孢菌等有益微生物及培养物组成。富含有机酸、小分子生物肽、生物活性因子等。它能有效抑制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害菌的生长繁殖,创建畜禽舍良好的生态环境,安全无污染。可降低氨气等有害气体浓度,降低粪便臭味,改善畜禽舍空气质量。该药喷洒到畜禽舍时,悬浮于空气中,能够附着在粉尘及有害微生物的表面,有效抑制并降低空气中有害微生物的数量。该药进入畜禽呼吸道后,对呼吸道黏膜ซ无不良刺激作用,而且能够抑制呼吸道内有害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降低畜禽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附着在畜禽舍地面、水槽、料槽等养殖设施、墙面、粪便表面时,能有效杀灭并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并且能够抑制畜禽粪便上有害微生物的生长,减少粪便二次污染的危害。雏鸭,尤其是在接种疫苗期间,不能用常规的消毒剂,以免影响免疫效果。但可以用生态消毒剂喷舒宝,按说明书用适量的水溶解后,用喷雾器喷雾消毒,雾点越细越好,喷嘴向上,每周使用2~3次。
2.2 中鸭的生态养殖技术雏鸭28日龄转入成鸭网床时,要淘汰病、瘫、残和个体较小的鸭,饲养密度为5~7只/m2。中鸭白天自然光照,夜间吃食时补光。中鸭阶段要通风良好,除严冬外,白天可全天开窗,夜间和严冬季节也要经常开门窗通风透气。日喂料6次,每隔4h喂1次。饲料为颗粒料。全开供给饮水。该阶段要加强管理,根据免疫程序选择喷舒宝或者其他常规的消毒剂每周消毒2~3次;网床下粪便每隔7~10d打扫一次,这样可以减少氨气的浓度,减少鸭群呼吸道疾病的发生。鸭舍外每隔10d用石灰消毒1次。
由于鸭群的供水都是流动不间断的,中鸭在使用用宝来利来的益生素饮水剂时,要先停水1h,再将混有益生素的水给鸭饮用,然后再不断供水,每天如此。2.3 成鸭的生态育肥养殖技术
肉鸭6周龄即长为成鸭,最好的方法是进行成鸭填肥,也可以用药物催肥。目前市场上养殖户常用一些国家严令禁止的化学制剂催肥,这样既损害动物的健康,也给消毒者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该阶段可以通过提高饲料营养的浓度来达到催肥的目的,还可以通过提高肉鸭的饲料消化率来促进肉鸭的生长。鸭的育肥阶段可用肥康肽饮水剂(主要成分为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促生长肽及丁酸梭菌及其代谢产物)催肥,这些有益菌具有消食开胃、促生长、催肥增重之功效,可减轻或消除各种应激造成的采食量下降、饲料浪费及生长缓慢等现象,在提高采食量的同时提高饲料转化率,从而达到催肥的效果。使用方法:先停水1h,然后将肥康肽1d的使用量溶于水中,一次性饮用,然后再供水。
2.4 鸭粪的生态处理技术鸭粪是鸭疾病流行中的传染源之一,长期不清扫或者不消毒的鸭粪会产生各种有害的气体,影响鸭场的空气环境质量,导致疾病的传播流行。每天应定期清理鸭粪,在离鸭场较远的地方建一个发酵池,将鸭粪与统糠、秸秆、锯末屑、稻壳等及复合发酵菌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后堆积发酵,周边可以用喷舒宝进行消毒。这是一种无臭味、无污染的新型环保生态鸭粪处理技术,既可以将处理后的鸭粪作为有机肥用于种植业,又可减少鸭舍氨气的产生和病原微生物的孳生,对周边的水源和土壤不会造成污染。
总之,肉鸭的生态养殖重在一个“养”字。要从饲养、管理等多方面来提高动物的免疫力。在养殖过程中,可以选择新一代抗菌型微生态制剂替代抗生素,如肽菌素,它通过特异性手段筛选获得的高效抑菌型菌株及其含有的代谢产物抗菌肽等,对高致病性的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具有强效抑制杀灭作用,具有全面替代饲用抗生素的优越表现,兼有营养微生态、免疫微生态、抗感染微生态的全面功效。绿色高效安全,不产生任何抗药性,彻底消除饲用抗生素种种安全隐患,对发展健康养殖和促进食品安全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