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方法初探
摘要:探索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方法,树立科学的教学观念,使培养的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以及深入学习计算机的能力。根据现阶段《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面临的挑战和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探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就成了教师着重探讨的课题。
关键词:教学方法 教学质量 考核办法 创新
0 引言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公共必修课,具体的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Word文字处理软件、Excel电子表格处理软件、PPT演示文稿的制作等办公自动化软件、计算机网络这六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学生在掌握以上基础知识点的基础上,完成相关的综合性实验训练。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主要通过在教学中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并在教学中配以创新的考核办法;以网络环境为支撑,学生为主体,讲练相结合,主要采取下列的教学方法和考核办法。
1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1.1 课堂互动教学法
课堂互动教学法,可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加深理解;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能使学生学习目标明确,有的放矢。授课时,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熟悉课业内容,并且尝试独立解决问题,最后由教师给出正确的解题方法。比如,第一次课堂教学中,教师针对课业内容和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问题,在授课过程中逐步引导学生去思考如何运用所学内容去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继而提高教学效果。
1.3 少讲多练教学法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实践性很强。在课堂教学中,理论知识不在多,而在精。而且讲一节课不如上机操作10分钟。因此,在许多需要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应多练少讲,精心安排课堂进度,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学习内容、然后讲授学习内容和方法,最后巩固练习。通过上面这种方法的练习,使得学生能及时领会教学内容,及时消化。
1.4 分段教学法
在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中,可以采取分段授课、分段练习的方法,教师先讲授一段理论知识,然后让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练习。完成后再进入下一个知识点,让学生反复练习。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优化调整教学任务。教学模式的创新使得教学内容更容易消化,对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大有裨益,教学效果也可达到预期要求。
2 培养动手能力,激发学习热情
中国计算机教育专家谭浩强同志曾经讲述过学习计算机的问题,他说:“计算机对于绝大部分人重在使用,对于它的软、硬件理论部分,非专业人员可以不必要求”。
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它比任何一门学科的知识都要更新得快。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必须通过在计算机上动手实践,才能真正理解、消化课堂上的教学内容,真正掌握所学知识。例如,Word中的选定文本的七种常用技巧,必须在Word20ถ03的环境下,进行实际的练习,否则印象不深刻。
3 对考核办法进行创新
期末考试试卷的篇幅有限,不可能涵盖所有知识点。为了提高学习效果,教师可采取单元考核与期末综合考核相结合的模式开展考核工作。按章节安排单元考核,考核内容涉及基础理论和实操两部分。比如,结束PowerPoint讲学后,要求学生制作幻灯片在课堂上ฝ展示和介绍某校园景点,由大家评分,以此作为实操考核成绩。这种考核模式能够激发学ญ生的学习热情,有利于兴趣培养,同样也能达到预期的考核目的。
4 总结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概念抽象,操作项目复杂,初学者必须反复实践才能掌握。在教学实践中,由教©师进行平台演示,全面讲解操作重点,基于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发布课业任务,学生在学习终端独立思考,在反复实践中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多样化教学方法的使用,对教师的个人素质、教学水平、技能水平等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但要不断创新举措,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技能水平,还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多注意观察、尝试和总结,最后采用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掌握技能、应用技能、提高综合水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