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音乐启蒙教育探析
清末音乐启蒙教育探析 清末音乐启蒙教育探析
一、精神教育 精神教育主要是指思想、文化方面的教育,在清朝末年的背景下,以音乐为载体的精神教育不仅指通过音乐来影响人的思想精神,更主要的是爱国精神、道德精神和民族精神,以达到开启民智、培养新民的目的。 首先,精神教育是通过音乐来影响人的思想精ก神,或者是由欣赏音乐时达到一个极佳的精神体验。如李
宝嘉曾提到:“故欲握人情之中枢,使归教育之范围,舍音乐不为功……特于音乐学极力研究,并拔其曲谱之粹而无汉文歌词者,缀而补之,以谋整理中国国民之情,定精神教育之基础。”[1]陈鸿年在其《东游日记》中有音乐与精神教育的详细而生动的描述:“至横滨大同学校观学校演艺……开演,风琴、洋琴、军乐、唱歌……均有可观。最后演《班定远平西域》新戏,尤足激发吾国尚武精神。演至未出,欢迎凯旋,以军歌军乐和之,其声悲壮,令人慷慨激昂,泣数行下,华人莫不拍掌,呼中国万岁,不愧精神教育。”[1]
其次,精神教育就是通过音乐来启发国民的爱国精神和民族精神,以达到开启民智、培养新民的目的。梁启超在将音乐定性为精神教育时曾说过:“盖欲改造国民之品质,则诗歌音乐为精神教育之一要件,此稍有识者所能知也。”[2]日本的铃木米次郎在、《中学唱歌集》的叙言中也有关于音乐精神教育的一段话,能够使我们更好的理解精神教育的内涵:“夫音乐一科,与各种教育相辅而行者也。小学时代,学生之脑力幼稚,故各种科学精神之教育,必附丽于形质;至中学,则智识渐完,优美之思想,完全之人格,必于此时期养成之。音乐之 ッ道,何独不然。是编修辞、选曲,多以精神教育为主,其唤起伦理之观念,政治之思想,振武之精神诸作,皆能令歌者奋然兴起。”[1]由上可以看出,精神教育有着丰富的内涵,精神教育就是以音乐为催化剂,发挥音乐教育的启蒙作用,以图能够实现开启民智、培养新民的目的。
二、美育教育
王国维第一次提出“美育”一词,他在其《论教育之宗旨》中不仅提出“美育者一面使人之感情发达,以达完美之域;一面又为德ศ育与智育之手段”,[3]还强调美育有其自身的独立价值,更充分肯定了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在学ข校教育乃至社会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三、塑造新的国民性教育 由上述可以看出,清末的国民性在很大程度上有麻木不仁与惰性,“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大概是最常听到的描述。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一些开明的仁人志士想要改造国民性的急切心理。那么清末是用什么来改造这种国民性ท呢?在音乐启蒙思潮的背景下,音乐于国民精神教育的重要性已被这一时期的仁人志士认可,同样,学堂乐歌作为这一思潮的产物,也被赋予了改善国民性的重任。清末时期,乐歌一直被认为是塑造新国民性的重要手段,正因为如此,有人提出对于死气沉沉的国民性,只有用乐歌才能改变。也有人指出音乐教育应放弃学堂,速设唱歌一科。可见音乐教育在塑造新的国民性时所具有的巨大作用。曾志忞是学堂乐歌方面一位非常有名的音乐理论家,他对音乐在塑造新的国民性方面也有很深刻的认识。他说:“然则音乐有利于国也何如?曰:音乐之于学校改良儿童性质尚小,音乐之于社会改良一般人民性质更大。”[1]由此可以看出,在国弱民颓的社会背景下,音乐启蒙教育能够刺激国民的灵魂,使国民摆脱颓废、麻木的精神面貌,从而塑造新的国民性。
综上所述,清末音乐启蒙教育,是以音乐教育为方途径,音乐的精神刺激为手段,通过音乐这个载体以改良社会新思想和新内容、塑造新民、唤醒民众的爱国精神与民族精神,最终实现启发民智、救亡图存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静蔚.中国近代音乐史料汇编[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
[2]梁启超.饮冰室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3]俞玉滋、张援.中国近现代美育论文选[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4]宋志明选注.新民说[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
作者简介:秦港西,男,河南省太康县人,声乐与表演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