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州陶瓷艺术发展的思考
摘 要: 耀州窑遗址被誉为二十世纪陕西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和二十世纪 中国 百大考古发现之一,位于今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南侧,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本文就耀州陶瓷 艺术 的 历史 文化、 发展 近况和发展设想作了详细的思考和阐述,以更好弘扬耀州窑文化艺术。
关键字:耀州窑 传统陶瓷 绿色陶瓷 艺术家园 文化遗产
引言
一、从耀州窑遗址博物馆看耀州陶瓷艺术
二、耀州瓷的发展现况
耀州瓷主要有青釉、白釉、黑釉、姜黄釉、月白釉、铁绣花等。其造型古朴典雅,产品光洁、明亮。一经窑变,气象万千,典雅飘逸。成品均带有豪放粗犷、乡土气息浓郁的传统艺术特点。大器小品及日用碗、盘、碟、勺、坛、罐、盆、盒、茶具、酒具、文具还有各式雕塑品、陈设瓷都在烧造之列。黑釉敦子、辣子盒、方枕、洋盘等产品曾入选1957年全国首届民间艺术展览。谁也说不清耀州瓷究竟有多少个品种。可以说,凡涉及民众生活的各个方面,几乎应有尽有。这也许是它任 时代 沧桑巨变而长盛不衰的原因之一。
在传统的陶瓷家族中,瓷瓶可谓最具观赏性的制品了。耀州瓷尤以刻花装饰堪称一绝。冯先铭先生称之为:“宋代之冠”。史书以“昆虫动活”来形容刻花装饰效果的真切和刻花技艺的高超。刻花装饰和玻璃感极强的釉面相结合,实在是一种高明的创造。上好的刻花青瓷作品,表面近乎平滑,而纹饰图案却历历在目,青釉填平的痕,恰似一渠清水,那流畅的刻花线条,给人以一泻千里的联想。除此之外,尚采用了印花、划花、堆贴、镂空和雕塑等装饰手法。正是这些生动活泼的刻花装饰把耀州瓷提高到历史名瓷的行列,形成了鲜明的地方特色。
在看到耀州瓷昔日辉煌的同时,也使我思考了它现今的发展现况。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耀州瓷却逐渐走向了下坡路,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
(一)人才流失严重:手拉坯技艺是传统制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陈炉的手拉✘坯技艺在全国都很有名气,一些人甚至能拉出4、5米高的泥坯,颇受省内外同行的青睐,也因此,一些手艺好的人被全国各地的“瓷都”竞相高薪聘请,像江西景德镇、山东淄博、广东佛山等等。陈炉本地反而出现了人才紧张的状况,这个 问题 如果不能得到妥善解决,陈炉耀州瓷的发展就会愈发困难。
(二)没有明确的主导产品。如陈炉耀州瓷的青瓷制品名气不小,可以作为一种主导产品开发。然而,青瓷作为北宋时期的一代名瓷,其复制品或仿制品大都放在一些家庭的文物架上去欣赏,却难以进入寻常百姓家。日用品消声匿迹:复制伊始,尚有♂倒流壶、公道杯、凤鸣壶、之类面市。宋代耀州窑之所以能以“十里窑场”的恢宏场面雄据一方,除少量贡品外,绝大多数产品与平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脱离开群众的生活,陶瓷就会缺乏生命力。
(三)缺乏创新:创新是产品的生命力。而今大多是历史上沿袭下来的传统产品,比如粗瓷缸、盆、碗筷、罐之类,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没有变化。因此,就难以为 现代 人所喜爱和接受。这一方面是缺乏市场意识的表现,另一方面也是手艺人思想保守,过于自负的表现。产品只有把握住时代的变化,了解 社会 的需求,与时俱进,才会为更多的人所接受,总躺在以往的成果上,不思进取,就难以有长足的发展。
(四)个性人才:以陈炉镇的制陶新秀许快锋为代表。许快锋作为年青一代制陶人的杰出代表,具有极高的悟性,并得到了我国著名美术大师韩美林的亲传,又曾行程万里,深入陶乡瓷都,虚心求教,形成了十分独特的艺术风格,尤以手拉坯制做各种独特、奇异、富于个性的工艺品见长。多培养此类人才,将会对陈炉的发展和知名度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五)综合素质:手工艺制作者的综合素质,尤其❧是文化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应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向同行虚心 学习 ,学习人家的先进经验和先进技术。
(六)发展个体私营陶瓷生产,培植陶瓷艺苑。
(七)加大古陶瓷遗址的保护:对耀州陈炉古陶瓷厂遗址和浸透着瓷文化内涵的民居、民俗原貌的保护必须提到一个重要的位置上来,现代化建设亦应营造瓷文化环境,这将是陈炉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综观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窘境,我们不难发现,造成 目前 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以对文化遗产的冲击程度、波及范围而论,其中最应该引起人们注意的,是在一些地方城乡 发展 与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矛盾越来越บ尖锐。如有的地方为了发展地方产业,对城市中有文物价值的建筑甚至城区大肆拆除;有的地方对古镇、古村落进行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式的开发,使得这些地方人满为患,等等。这些急功近利的行为,无不对文化遗产的生存构成了巨大威胁。
历史 遗产是一种保护性的资源,而非开发性的资源,保护是第一位的。而保护文化的多样性与人类个体利益是有冲突的。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当许多人住进了楼房,享受着 现代 化设备带来的便利时,另一部分人却要住在比较古老的村镇里,因为这里的民俗✡要保护,这种保护对他们而言是否是一种伤害?他们有权利享受现代文明带给他们的舒适与便利。保护文化遗产不能阻止人们追求幸福生活。我们不能以人类文化多样性发展的名义,来牺牲部分民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既要从整个人类和全体人民的角度,考虑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发展、民族文化的建设和优秀的文化遗产的保护;同时也要考虑到作为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民众个体的切身利益。将这两方面协调起来,才算得上是真正地、完整地体现了当今 时代 的人文关怀。
三、新建耀州绿色陶瓷家园的一些设想
要发展地方陶瓷产业不得不注意的几个 问题 :作为地方陶瓷产业对不可再生的天然矿物原料钻探、开采、利用要制定 科学 规划,大力提倡低质料、红坯料、废渣废弃物的使用。陶艺是一项高能耗的 艺术 创作门类,原料的制备和使用燃料烧成都将耗废巨大的能源,而排放出二氧化碳等许多气体,再则陶瓷材料 理论 上虽然说可以消毁,但实际中却是单向的不可逆转再生的。泥土一经烧成在 自然 环境中可以存在二十万年以上。因此,每一位制陶者将怎样留下,及留下些什么给我们这个蓝色星球,并不是遥远而空洞的质问,而是真正的“现代时”。
首先,应该新老城区分开建设,合理利用现有土地资源,保护原城窑场旧貌,建设新型的绿色环保,可持续性发展的新型家园式陶瓷园区。里面及是现代家园式生活社区又是有地方特色,先进的设施,陶瓷产品生产中心。中心以骨干 企业 为龙头,在创新和研发、产品质量和服务,建立耀州窑窑品牌建设等方面要有所作为。要集中力量抓好环保和绿化,作到三废的零排放。
其次,园区建设耀州陶瓷研发中心,主要立足耀州窑地方特色,研发新型产品。
再次,建设耀州窑陶瓷新老产品展示和物流中心。要搞好创新和产品研发必须建立好平台:
1、人才平台:包括产品设计、生产工艺、机械装备、技术管理、信息和数据库等方面的人才,通过派出去 学习 、请进来传授等多种方式建立起经常性的培训制、搞好地方自身的人才队伍建设。
2、信息平台: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地方陶瓷生产,不仅要了解和掌握国内的信息,还要了解国际上有关民用陶瓷、建筑陶瓷生产、技术管理方面的相关信息,企业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如组织参观每年定期的国际、国内知名会展。如国内的广州国际陶瓷展,上海建材、卫浴产品展等,以获得很多相关信息,并从中得到启发、借鉴、灵感和思路。还可以通过相关的知名 网络 、媒体得到相关信息。要注重对信息的收集、分类,通过交流和沟通,使研发人员及时掌握信息,从中得到启发和提高,在创新和研发工作中不断有所提高。这里我还要指出,不仅要重视陶瓷行业内的信息,也要重视和借鉴跨行业的相关信息,如印刷、化工行业方面的相互信息,往往会从中得到很重要的启发、以拓宽思路。
然后,强化行业环保意识,推行清洁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一个陶瓷清洁生产基地,通过科学的规划,按国际标准要求,采用先进的装备和技术,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生产质量一流、附加值高的陶瓷产品。要在降低资源耗用原料、燃料、水电 ,减少 工业 污染排放前提下,达到良好的环境治理效果。在达标的同时还要实现良好的 经济 效率,作好综合利用变废为宝。
最后,打造耀州窑品牌宣传,耀州发展古朴的民用瓷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与基础条件。目前耀州这些日用民瓷具有乡土气息浓重,笔调稚朴,绘瓷笔法简练传神,形体描绘夸张等特点,堪称陕西地方民瓷佳品。但是发展耀州窑民瓷产品,必须要结合传统与创新,民瓷产品要赋予时代风格与新颖感,要与当前人们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 旅游 业以及文化产业密切结合起来。探索民瓷与陈设品、灯具、壁饰装饰、器皿等现代美术及文化旅游的结合点。促进民瓷创新发展,要实现日用化,要使民瓷发展方向朝着实用、装饰、陈设、纪念、艺术性等领域发展,不断扩大民瓷产品在日常生活中的 应用 范围。大力发展民瓷产品,还能为扩大地方的知名度与 影响 做出贡献。可以利用澄城尧头窑文化节及民俗文化讨论会等形式、民用瓷产品展评等方式、扩大对外宣传与销售力度。发挥耀州窑历史特点和聘请名人来此制作开发产品效应,政府采取优惠政策积极鼓励民间家创办民间艺瓷作坊,名人陶艺工作室等。此外,在园区推动建设旅游、度假休闲为一体的设施,以更好弘扬耀州窑文化艺术。
中华民族从不曾间断的文化长河中蕴藏着浩瀚精深、灿若繁星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情感的载体。保护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我们的前世与今生。希望能尽快在耀州窑建立一个绿色环保新型的陶瓷家园,最有活力、和谐发展的陶瓷生产、研发、会展、交易、物流中心。我们不但要做到“保护”还要与时俱进寻求合理开发利用使我的民族文化立足与现代 社会 。
参考 文献
<2>《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