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石艺术的形式与内容杂谈

时间:2024-12-26 02:20:47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苏立社

中国观赏石协会常务理事、甘肃省观赏石协会副会长、甘肃省民俗文化产业协会副会长

面对一件得手的观赏石,每个人都会自觉不自觉地问:这像个什么?然后根据对这方石头的解读来进行命名。更有灵感来临者,为其配诗写文章什么的,这本来是很正常的事,甚至是赏石艺术和赏石活动中必须的步骤。

但是,有时会出现赵德奇先生在《赏石艺术的形式与内容》中所说的“当下观赏石的鉴赏鉴评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主题的挖掘牵强而过度,形式的研究缺乏而不够,以为一方石头写篇美文再套个主题便可名播天下”的事情。笔者曾遇到过这样的事,一位先生得到了一块石头,拿来让我们看,大家没看出什么特别之处。真有点对不住这位朋友,我现在只记得这事,石头具体什么样我一点印象都没有了。这位仁兄还真不一般,回去花了几个月时间,写了洋洋洒洒三万多字的赏析文章,像一本书。这真让人佩服,一般人是下不了这功夫的。但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石头本身引不起观众的兴趣,文章也就不会有人去读了。

好的石头就是一个载体,它承载着赏石人的情感、修养、情趣、喜好。从这个意义上说,玩石人在赏石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学习、交流,以增强文学素养。

的确,这位先生做到了,写这三万多字他肯定看了许多书,查了很多资料,我相信他也掌握或者了解了不少知识,但就对这块石头而言,文章意义不大。

艺术需要创新,这是许多艺术家们毕生追求的境界。记得1991年参加第三届全国根艺展时,有幸聆听刘开渠先生讲话。其中印象最深的是老先生关于艺术创新的几句话,大意是:我看你们创作的寿星都是大脑袋,我现在也算高寿了,我的脑袋也不大呀。你们见过大脑袋的长寿老人吗?为什么不能创造出不一样的寿星形象来。老人的意思我明白,但真要这么做很难,因为别人不认可。

两手捧于胸前的是孔子,斜坐着的是陶渊明,如果身边有酒坛那一定就是李白了。尽管孔圣人也会坐下来,陶渊明也是要喝酒的,但传统文化已经让很多东西约定成俗,一旦改变,别人是不认可的。人们只承认他熟悉和ฃ认识的东西,一件石♥头上的形象像济公,人们会说像或有点像,如果你说像你家门前修自行车的老头,尽管十二分像,因为别人不认识,所以会说你在胡说八道。

还有一种情况是把似是而非的东西指给你说,这是什么什么。你一旦表示不认可,他会说:齐白石先生说了,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但白石先生还说了“不似为欺世”,他可能就不知道了。石友将这种现象形象地称为“有个棒棒就是人,有个圆点就是佛。”想安顿个主题卖个好价可以理解,但这种指鹿为马的欺世之事还是越少越好。

我们一直在讲,一个好石头应该有韵味、有意境,得经得起反复品味。但被称为经典的几方观赏石,如“小鸡出壳”、“岁月”、“人之初”等都是非常直观的、具象的,并且简单。这真应了那句老话:“大道至简”。这并不是说这几件石头没有意境和韵味,而是说好的东西并不复杂,往往是很简单的。

在自然界,每一块石头都是不一样的,唯一的。在观赏石中,似是而非的、朦朦胧胧的、形似的相对要多,而肖似的、具象的是非常难得的,少之又少,因而也就珍贵。

在赏石实践活动中越是具象的越被人们所认可,被人们所赞同。

我们往往过分追求韵味、意境,把许多本来简单的事情弄得非常复杂,把简单的话说的让人听不懂了。

那么,追求韵味、意境错了吗?没问题,这些东西当然是需要的,只不过是曲高和寡罢了。在现实中,有一些观赏石只被一部分人所喜爱,甚至只是有几个人所喜爱。

赏石实践是个多元化的活动,每个人都会有他的喜好和偏爱,我们不能强求统一、一致。但还是那句话,大家都认为是好的,那一定是不错的。如果你不喜欢,是你有着与众不同的眼光,不意味着别人错了。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朋友拿出一块石头,问你:“你给看看,这石头怎么看呀?”

“那你为什么要它的呀?”

“我就是看着喜欢,所以买了它。”

OK,我们喜欢一块石头,最初就是因为喜欢,看着舒服,不一定都非要找一个主题。天上云卷云舒,高山清泉泻瀑,山谷风鸣松涛,河流浪涛急流,春天潇潇的雨,夏天炎炎的热,秋天飕飕的风,冬天冷冷的雪有主题吗?没有!但千百年来,一直是文学创作的内容之一。

有人问毕加索:“你的画,我怎么看不懂啊?”毕加索想了一卐下问他:“你听过鸟叫吗?”“听过。”“好۵听吗?”“好听。”“你听得懂吗?”面对一块石头,同样也是这个道理,美的感觉就是我们要的。中国古人把自然界的风声、水声、鸟声及风花雪月叫“บ天籁”,后泛指大自然中美好的事物。那石上的也正是“天籁”般的东西。所谓看得懂的石头也只是我们按照自己已有的知识套在石上而已,未必就是石上本来的东西。君不见有时面对一件观赏石,十人有十个命题,就是这个道理。人们总希望用人类几千年的知识来理解亿万年的物品,不能说是徒劳,也是力不从心吧。

喜爱的石头有主题当然好。但对其中的一些石头,只要能让我们舒心,不一定非要吃力不讨好去解释它。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