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西医临床合理使用中成药
我国西医临床中, 使用中成药进行治疗逐渐成为一种趋势。这种现象有利于我国中药的发展, 而中西医结合治疗所产生的多数作用并未经过证实以及研究, 与此同时, 中药为单独体系, 西医对其掌握程度不能够单凭一张处方说明[1]。而大部分研究则证实中西医联合应用在一定情况下会改变西药自身作用, 然而西药如果存在较窄的安全计量范围, 那么在临床中则会出现严重的影响。
1 西医不应盲目进行联合用药
西医在临床用药中采用中成药能够有效的提升治疗效果, 有助于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如果联合用药使用不合理, 则会降低药物的治疗效果, 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 严重者则会对自身的生命造成一定的威胁。中成药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应按照循证用药的基本原则, 然而在实际治疗中不对症的现象常有发 ☹生[2]。例如在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 西医如果想联合用药则需要邀请中医进行联合会诊, 诊断患者疾病的类型, 随后进行对症治疗。而采用人参治疗时同样需要进行辨证治疗, 如果患者为热证以及实证则不应采用人参, 对于阴虚的患者使用人参之后会产生便秘现象, 同时还会加重自身的病情。所以, 通常情况下身体较为健康且未产生虚症的患者则不需要采用人参。
2 遵循配伍原则
将中西药进行联合应用则需要对其之间产生的反应予以重视。而物质均通过化学物质所构成, 因此在进行中西药联合应用时需要对药物自身所产生的反应予以注意[3]。若不能正确进行联合应用则会降低药物的治疗效果, 严重¿者会引发药源性疾病。例如包含有机酸的山楂丸以及护肝片等药物不应与氨茶碱以及苏打片进行联合应用, 由于上述药物联合应用会产生酸碱中和从而降低治疗效果。此外, 三溴合剂同样不应与朱砂安神丸进行联合应用, 朱砂中的成分和三溴合剂的溴化物会产生一定的反应从而形成溴化汞, 致使患者产生药源性肠炎。
3 重视联合用药间所产生的作用
在临床治疗中将中西药进行联合应用, 会存在一定的作用现象。虽然大部分的作用机理并未被了解, 在极易出现的作用中, 应避免药理性配伍现象的产生[4]。例如含有麻黄碱的中成药不应和强心药以及降压药进行联合应用, 由于麻黄碱中包含心肌受体, 从而提升其心肌收缩能力, 如果和洋地黄以及地高辛进行联合应用时, 则会大大加强其药物作用, 同时加大了药物的毒性, 极易产生心率失常等症状。患者在应用地高辛进行治疗的过程中, 不应和六神丸进行联合应用, 由于六神丸中的蟾酥为固醇混合物, 无良好的强心作用, 但是极易使患者产生心律紊乱现象。同时含有氰苷成分的中药不应长时间和镇咳的西药进行联合应用, 由于氰苷在酸性作用下通过水解会形成氢氰酸, 虽然能够有效控制咳嗽症状, 但是会对呼吸中枢起到一定的抑制效果。然而, 患者在采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药物进行治疗的过程中, 不应采用包含中药海藻以及昆布等制剂, 由于碘自身所形成的作用使络氨酸逐渐碘化, 因此会对患者的治疗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
4 重视中成药的使用方法
大部分患者认为中成药在使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安全可靠性, 因此药物的使用剂量不需要进行精确, 哪怕擅自加减药量也可以, 此种想法是不正确的。一旦药物使用剂量较小, 药力则会不充分, 因此无法提升治疗效果;而药物使用剂量较大, 其药力较大, 则会对人体的正气造成一定的影响。例如云南白药, 成人的使用剂量为0.2~0.3 g, 当服用剂量0.5 g时, 就会产生恶心、呕吐等症状, 严重者还会引发肾衰竭。因此在通常情况下, 需要根据规定进行用药, 不应擅自加大或者减少药物的使用剂量。对于有呕吐症状的患者, 应通过生姜汤送服霍香正气丸, 以此来提升治疗效果。另外, 对皮肤病患者进行治疗时不应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5 不良反应的发生以及预防
伴随中医水平的不断完善以及发展, 临床治疗多数均选择中西药联合治疗, 尤其是疑难杂症的治疗。而中西医采取科学合理的配伍能够提升药物的治☣疗效果, 从而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但是中药化学成分较为复杂, 如若对其没有充分的了解, 在应用中极易产生不良反应, 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威胁, 尤其是可以渗入到血液循环系统中的中药注射剂, 其使用℉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而不良反应现象则时有发生[5]。其不良反应案例大致为:对患者进行七叶皂苷钠的注射, 从而使患者形成脉管炎, 并产生皮下坏死、过敏反应、心动过缓以及过敏性休克等现象;而葛根素进行治疗时则会产生高热以及过敏现象;同时鹿瓜多肽注射液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会产生严重的过敏性休克, 当出现过敏现象等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停止药物的使用, 详细的将其记录在病历中, 以免再次发生。
综上所述, 临床治疗采用中西药联合应用为一项较为复杂的课题, 医患双方需要对其进行重视, 尤其是医护人员需要对相关药物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 从而可☭以正确的进行药物联合应用, 提升总体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