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人记述看晚清厦门的日常卫生与医疗
摘要:传教士、海关管理者等记述晚清厦门的日常卫生情形大体是:气候总体上对健康有利,但也有一些气候因素不利于健康,城市公共卫生差,个人、家庭卫生意识淡薄,医疗条件简陋,传染病经常发生,人们应对疫病时多求助风水、祭拜神灵,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等。为改善不利的日常卫生状况、进行医疗传教、维护社会秩序和保障居民健康,西人开展了众多医疗活动:海关管理者制定卫生检疫章程,鼓浪屿工部局治理城市公共卫生、实施相关卫生规定等;教会、外国领事等创建西式医院;教会医院成立医学学校,培养医学人才,宣传疾病预防知识;医疗传教士进行疾病救治和医学研究ฌ。西方医疗卫生相关制度在晚清厦门的这些具体实践,不仅传播了西医的知识、观念和文化,促进了中西医之间的交流融汇,而且使得卫生意识逐渐融入日常生活,人们的医疗观念和生活方式得到更新和改善。
关键词:西人记述; 晚清厦门; 日常卫生; 医疗实践
中图分类号:K252;R-0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5833(2012)09014410
作者简介:王日根,厦门大学历史系教授(福建厦门361005)
厦门开埠通商后,陆陆续续有一些西方人出于各种不同的目的来到厦门,或游历、或传教、或从事其他工作,无论是长期居住,抑或临时落脚,他们中的一些人都会或多或少地记述下他们在厦门的所见所闻。他们观察问题的参照系往往是西方近代思想、科技以及文化生活,因而对厦门传统生活有诸多的新鲜感。尤其是西方近代科技带动了医疗事业的近代化,人们的日常卫生观念也逐渐树立,他们看厦门时,就能将厦门日常生活中相对滞后于西方的若干方面揭示出来,尽管因为文化差异,他们会存在若干误读,但这部分资料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他者”视角①,值得加以重视。目前学者多利用地方志、卫生专志、海关统计等资料,进行疾病与医疗卫生的整理和研究,注重对福建、闽南疾病特别是传染病成因、影响和社会应对机制的探讨②,但这些资料整理和研究所依据的地方志、卫生专志以及一些民间民俗资料往往只记述重大疫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基本影响,未反映出存在于基层社会的、民众日常生活中的疫病和医疗卫生状况,也未对西方人在厦门的医疗活动进行专门研究。而且,关于晚清的研究较少,特别是关于晚清 ヅ厦门的研究几乎没有。晚清既是中国传统社会行将结束的阶段,又是清帝国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的阶段;既是中国社会逐渐转型的阶段,又是中国与世界接触、碰撞、交融的阶段。厦门是清代最初对外开埠的通商口岸之一,游历者、传教士、商人、海关管理者、教会等很多西方团体或组织纷纷来到厦门,许多中国人从厦门走出国门或陆续回到厦门地区。晚清许多疾病伴随这些人口流动不断出现在厦门地区,对晚清厦门社会经济发展和民众日常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
传教士、海关管理者等不仅记录了晚清厦门民众日常生活中的医疗卫生情况,而且记述了西方社会团体和组织的医疗实践。从医疗卫生的角度解读这些资料,可以了解基层社会的卫生情形、人民大众的健康卫生意识和日常的疫病应对以及疫病发生或散播的社会经济文化根源,还可以进一步认识和评价医疗传教士、教会医院、海关等西方人在晚清厦门的医疗活动。鉴于此,本文以西方人的记述为主要参考资料,重点关注晚清阶段,叙述晚清厦门社会的日常卫生状况,探讨医疗传教士、教会医院、海关等西方社会团体与组织的疫病应对和医疗实践,从疾病和医疗卫生的角度深化认识西方人在中国传统社会区域历史变迁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 晚清厦门的日常卫生状况
从医学角度探析疫病发生、传播、预防和治疗有利于准确解释历史上疫病的成因和影响等问题,但生活在晚清厦门的民众和游历、居住、工作在此的传教士、海关人员、教会医院等西方社会团体和组织对医疗卫生的认识和探讨才是历史情境中的真实存在。透过他们的行为、见闻和记述可以较好地把握人们生活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以及人们在这些环境中的生存体验、情感表达和精神面貌。从目前的资料来看,西方人着重记述了晚清厦门气候、城市公共卫生、家庭卫生、医疗条件、传染病流行情况、民众对疫病的认识、医疗资源的分布等方面的日常情形。
(一) 气候总体来说对健康有利,但有一些气候因素不利于健康
很多到此游历的传教士都称赞厦门气候宜人,对健康有利。英国传教士乔治・休士反对厦门气候有损于健康的说法,认为厦门气候“对健康极为有利”③[英]乔治・休士(George Hughes):《厦门及周边地区》,载何丙仲辑译《近代西人眼中的鼓浪屿》,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8、39页。。英国另一位传教士塞舌尔・包罗引用海关医官孟逊的话说:“对于现今住下来的欧洲人来说,厦门的气候还是有益健康的。”④[英]塞舌尔・包罗(Cecil AV Bowra):《厦门》,载何丙仲辑译《近代西人眼中的鼓浪屿》,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28、129页。同时,这两位传教士也注意到了气候对健康不利的一面。乔治・休士认为:“(厦门)雨下得反复无常。因为大多数天气是干燥的,常常有好几年雨量不足,结果导致了饥荒或贫困,某种传染病也会随之而来。三年大旱之后,今夏我们雨水充足,贮水池和井又满了,时间一长,没什么用处,水也会发臭。♀”③降雨无常引起饥荒、贫困,传染病极易爆发和散播。塞舌尔・包罗说:“长时间住在厦门口岸的外国人看起来很健康,没有居住在热带国度的欧洲人那种普遍的疲倦现象。厦门气候最大的影响是对神经和心理,除了很年轻的人,很可能多少都有神经衰弱、健忘等等毛病。本地人也有这些症状。毫无疑问这是长时间的高温与少有的使人懒洋洋的空气所致。”④可见,厦门岛气候总体有利于健康,但高温、空气等一些条件长期来说对人的健康有不利的一面。
(二) 城市公共卫生差
厦门非常脏乱的城市环境令许多传教士印象深刻。19世纪末来到厦门的美国传教士毕腓力分别记述了鼓浪屿和厦门的卫生情况。他对鼓浪屿的评价是:“1841至1842年外国人首次在这里居住的时候,鼓浪屿和厦门都没有被看成是天堂。事实上因为到处肮脏和污秽,鼓浪屿要比厦门还不利健康。1841年英军驻扎在岛上的时候,上百人发烧病倒。因此,鼓浪屿对40年代早期来到这里的传教士和商人们并无魅力可言。”[美]毕腓力(PW Pitcher):《厦门纵横――一个中国首批开埠城市的史事》,何丙仲译,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67页。他对厦门的评价是:❤“厦门有一个几乎很多城市都有的名声,遗憾的是厦门更加有名。它被称作是中国最脏的一个城市。厦门的脏臭名气一直很大,这从城市外观上可以看到,鼻子也闻得到,只有那些鼻子有毛病的中国人是幸运的。就我们所知,这里只有一个传教士,他是这个地区最敬业的传教士,厦门的脏臭可以解释他敬业的原因。”[美]毕腓力(PW Pitcher):《在厦门五十年:厦门传教史》,载何丙仲辑译《近代西人眼中的鼓浪屿》,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70页。乔治・休士也说:“厦门的城镇和中国大部分城镇一样,都肮脏至极。狭窄而且没有规则的街道极其污秽,弥漫着各种混杂的气味。”[英]乔治・休士(George Hughes):《厦门及周边地区》,载何丙仲辑译《近代西人眼中的鼓浪屿》,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0页。英国另一位传教士麦高温记述:“狭窄弯曲的街道,不结实的平房,坑坑洼洼的道路,贫困人家住宅的简陋,以及不论穷人富人都具有的那可怕的令人厌恶的气味ญ等等构成了这个城市的特征,这些都给那些四处游览、寻找新奇的人们留下最深刻的印象。”[英]麦高温(John Macgowan):《中国人生活的明与暗》,朱涛、倪静译,时事出版社1998年版,第234页。可见,脏臭、藏污纳垢、街道狭窄脏乱是厦门城市日常卫生实态,其卫生状况令人堪忧。在当时西方人的印象中,厦门城区“是各种疾病的温床,其中瘟疫和霍乱较为突出”[英]塞舌尔・包罗(Cecil AV Bowra):《厦门》,载何丙仲辑译《近代西人眼中的鼓浪屿》,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2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