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课堂中概念教学尝试
刚授完一节课,课题是《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而言难度并不大,但是所涉及的新的概念名词较多,如变态发育、完全变态、不完全变态、蛹期、跳蝻、若虫,等等。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方式,而目标的达成则体现在以上几个关键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上。因此要求学生要准确无误地记住这些概念名词,并充分理解其内在的含义。为了突现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 “读―写―说”三大教学环节。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了学生熟知的蝴蝶由小长大的过程图片,提出“家蚕、蝗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与蝴蝶一样吗?其它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方式又是怎样的呢?”,从而导入课题。
自主阅读后,进入第二个环节―写。我分别从四个小组找了A、B、C、D四个档次的学生到黑板上默写所读到的概念名词,其他学生在纸上自己默写,组内成员相互检查,以使这些概念名词在学生☤的脑海中烙下深深地印痕。经过四个同学的默写及展示♂,再加上后继学生的补充,学生们在黑板上写出了变态发育、完全变态、不完全变态 有性生殖、蛹、若虫、跳蝻、蜕皮等概念名词,有的同学(二班的周长灏同学)还将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归纳总结出来:
■
通过这一环节,我还发现,所谓的D档学生并不比A档学生差。因此,借此机会大大鼓励和表扬了所谓的C、D档学生,对A、B档学生也给予了适当的评价。由此可见,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激励每个学生积极地进入学习状态,首先将最简单最直观的知识信息通过视觉而获得,然后借助手写而加深记忆。同时通过学生展示,不仅充分体现了学生的阅读能力、知识梳理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等等,而且使每一个学生增加了信心,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学生们在黑板上展示的只是课本上最直观的知识点,即概念名词。这些概念的具体含义是什么?教学自然地进入第三个环节――说。本环节采取小组抢答的方式来进行。
师:从哪里读到了“有性生殖”?
生:从课本第九页家蚕的生殖发育过程可以看出:家蚕是经过雌雄交配,雌虫产卵,受精卵发育成幼虫。这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有性生殖。
这样就解读了昆虫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根本不需要老师再去讲解什么,学生就很明确了。
师:昆虫的发育为什么是变态发育?
生:因为其幼虫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差异。
师:家蚕和蝴蝶的发育方式是怎样的?为什么?
家蚕和蝴蝶的发育方式都为完全变态发育。因为他们的发育过程要经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即都要经历蛹期。
师:“蛹期”是一个什么状态?
生:“蛹期”不食不动,被蚕茧包裹。
ฒ 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话是否科学?
生:不科学。因为春蚕吐丝结束只是意味着幼虫期结束。“到死”指的是进入了“蛹期”。所以可改为“春蚕化蛹丝方尽”。
师:蝗虫的发育方式是怎样的?为什么?
蝗虫的发育方式为不完全变态发育。因为蝗虫的发育过程要经历: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即不经历蛹期。
师:蝗虫的幼虫为什么称为“若虫”?
生:因为蝗虫的幼☒虫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相似,只是幼虫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完全,仅有翅芽,只能跳跃,又叫跳蝻。把这样的幼虫叫做“若虫”。
师:昆虫为什么有“蜕皮”现象?蜕下的“皮”又叫什么?
生:昆虫幼虫的体表长有“外骨骼”,“外骨骼”不能随着身体的生长而生长,所以有“蜕皮”现象。
这样,通过“读―写―说”三个环节,学生就把本节课有关的新概念,从名称到含义全部掌握了,而且通过概念的强化学习,加强了概念之间的联系,从而明确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昆虫的生殖方式为有性生殖유,发育方式为变态发育。根据不同种类的昆虫发育所经历的过程不同,有些昆虫为完全变态,有些昆虫为不完全变态”。当然,要使这些概念永远贮藏在每一个学生的脑海中,强化复习还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