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医院医疗设备质量管理路径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医院医疗设备质量管理的关键路径。方法:收集本院医疗设备质量管理过程中实施关键路径管理模式前后的设备正常使用情况、故障情况、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医疗设备质量管理关键路径后的设备故障率低于实施前(P0.05),且设备正常使用率和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综合医院医疗设备质量管理中及时发现相关问题,并找到实施关键路径,不断落实管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医疗设备故障发生率,保障医疗设备的使用质量,有助于提升医师与患者满意度,促进医院健康发展。
关键词:综合医院;医疗设备;质量管理;关键路径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各医院对于自身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近几年来,医院纷纷大量引入先进的进口医疗设备,而医疗设备装备水平也逐渐成为了评价医院技术高低的标准之一[1]。医疗设备对临床诊疗的影响越来越大,医疗设备应用中出现问题会对医院的发展♋与患者诊治效果带来众多不良影响。基于此,对综合医院实施医疗设备质量管理关键路径展开相应的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18年1月~2019年3月收治的实施质量管理关键路径前后需应用医疗设备的患者各90例,其中实施前男49例,女41例,年龄18~78岁,平均(41.25±3.78)岁,实施后男50例,女40例,年龄19~79岁,平均(42.15±3.42)岁。对比实施前后的一般资料方面差异不明显,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实施前应用的常规医疗设备质量管理,即应用设备前需要分析与检查设备情况,在患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操作,防止设备出现故障,并依据设备的说明书和医院规定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与维修。实施后应用的医疗设备质量管理关键路径,具体内容如下。
1.2.1建立医疗设备质量管理组织组建医疗设备质量管理小组,由分管医疗设备副院长负责,小组成员包括质量管理办公室、医学装备部门及相关临床科室的主任与护士长;质量管理小组需要定期开展医疗设备质量管理讲座,将设备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逐一探讨与分析,并制定出科学有效的处理对策,并依据医院情况商议出下年度需要采购的设备,在购买、验收、应用、维修及报废处理等方面需要制定完善的制度,做好有章可循的医疗设备管理[2]。
1.2.2完善医疗设备质量管理控制体系质量管理小组需要负责全院的医疗设备应用的监督与检查,同时分析和处理由于医疗设备发生的不良事件,加强设备质量管理控制工作,积极培养对医疗设备管理能力强☏、积极性高且有责任心的科室设备管理人员,同时制定科室设备质控职责管理制度,按照设备管理与质控标准的要求,与监督设备管理人员共同完成设备质控工作,做到与医院质量控制管理同步,此外还需要每个月定期系统性、全面性的对全员的医疗设备进行抽查,检查医疗设备的使用、保养情况,并对操作人员技术水平、使用情况、设备完好情况与获得效益等方面加强质控管理,对于质控效果较好的科室给予相应的奖励,质控效果较差的科室给予适当的处罚,确保医疗设备的高效运行[3]。
1.2.3医疗设备维修与保养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定期检查医疗设备,首先根据医疗设备的产品说明书和使用风险,在医疗设备管理系统中纳入医疗设备的预防性维护计划,然后依据不同设备的预防性维护周期完成清洁、保养、电气安全检测和校准等预防性维护工作,并将结果详细记录在设备管理系统中。在使用期间工程师须对设备的使用情况每月进行一次巡检,并形成巡检报告交医学装备部门负责人审阅,巡检报告由设备的使用环境、本月的新装机数量、培训考核数量、故障情况等组成。在日常维修中,推出了扫码保修,做到能及时、准确地了解故障情况,并按要求及时处理设备故障,进行维修,并同步录入医疗设备管理系统,以便统计相关的维修数据,以作分析。对于医疗设备操作人员,需要加强培训与考核,定期开展培训讲座,针对不同的医疗设备操作技术制定出培训方案,对于大型医疗设备的操作人员需要做到持证上岗,通知相关操作人员参加认证机构的培训与考核,保障相关人员的证件有效[4]。
1.2.4医疗设备应急管理医院需要建立全面的医疗设备应急调配体系,当医疗设备存在故障时立即启动紧急替代机制,成立工程技术组下辖分管的备机中心,配备较多数量的监护仪、呼吸机、微泵等,有专业的工程师每天进行检测,确保急救设备能够时刻保持正常状态,此外需要制定医疗设备应急预案,医疗装备部门负责人员和值班工程师手机需要保持24h开机状态,并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的医疗设备应急演练,确保随时能够调配设备,保证医疗质量的安全[5]。
1.2.5医疗设备风险防范管理医院需要开展医疗设备的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制定全面的安全事件监测与报告计划,加强对特殊医疗设备的风险防范管理,做到定期自查与监测,在发现问题后需要立即进行有效处理,确保设备的有效性;同时对于大型医疗设备医院需要每年分析其获得效益,分析不同类别之间的医疗设备所产生经济效益差距的因素,并对影响医疗设备开机情况的因素进行查找,不断落实处理对策的实施情况,在最大程度上提升医疗设备的有效使用率。
1.3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实施前后详细记录医疗设备正常使用情况与设备故障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患者满意度:应用本院自拟满意度量表,总分100分,将90分表示非常满意,70~90分为一般满意,7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率=非常满意率+一般满意率。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纳入SPSS22.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实施前后的医疗设备使用情况
正常使用情况:实施前正常使用率为85.56%(77/90),实施后正常使用率为98.89%(89/90),比较结果为(χ2=12.390,P=0.000);设备故障发生情况:实施前设备故障发生率为11.11%(10/90),实施后设备故障发生率为1.11%(1/90),比较结果为(χ2=8.715,P=0.003)。实施后的正常使用率高于实施前,且设备故障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
2.2对比实施前后的患者满意情况
实施前非常满意42例(46.67%),一般满意31例(34.44%),不满意17例(18.89%),满意度为81.11%;实施后非常满意62例(68.89%),一般满意23例(25.56%ฅ),不满意5例(5.56%),满意度为94.44%,前后比较差异显著(χ2=8.279,P=0.004)。
3.讨论
医疗设备作为临床上为患者提供治疗和护理等方面的必要设备,其使用有效性对于患者病情而言尤为重要,并且也与医院的声誉有着密切联系。但医疗设备在应用过程中难以避免的会出现一些问题,综合医院在设备管理上也缺乏相应的手段,医院在设备安全质量管理上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综合医院需要探寻到医疗设备管理的关键路径,从各个方面入手确保设备的稳定性与有效性,尽可能降低设备发生故障,防止由于设备不良因素而给患者与操作人员带来不必要的安全隐患。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医疗设备实施质量控制管理关键路径后其设备使用情况与患者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实施前(P0.05),由此可见该管理方案具备一定的有效性与可行性。通过建立医疗设备质量管理小组,能够使质量管理更为系统与全面化,有效实施与落实医疗设备质量管理对策,制定质量管理体系能够在医疗设备管理过程中做到有章可循,完善医疗设备的质量管理工作,可避免使用过程中出现差错,同时加强对医疗设备的检查、维修和保养,能够确保医疗设备使用质量,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能够激发操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工作责任心,建立医疗设备应急管理与风险防范机制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预防医疗设备出现故障,并做到及时处理,可保障医疗设备工作的顺利开展,以此来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吴向阳,杭建金,周龙甫,等.从等级评审看医院医疗设备质量安全管理[J].医疗卫生装备,2015,36
:131-132.
[2]徐勇.医院大型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管理探讨[J].医疗卫生装备,2016,37
:148-150.
[3]宋庆文.论"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在医院医疗设备质量管理中的实际应用[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
:101-103.
[4]刘宏宇.ISO质量管理体系与医疗设ว备的标准化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8
:201-202.
[5]黄海波.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管理面临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8,24
:15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