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患者情绪失调研究
抑郁症是一种全球性的常见且易复发的精神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预计,到2020年,抑郁症可能成为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人类第二大疾患,我国抑郁症的发病率也已达到3%-5%抑郁症不仅给患者本人造成身心痛苦,降低其生活质量,也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这使得抑郁症上升为公共卫生问题。抑郁症是一种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通常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或快感缺乏,有时还伴有一种或多种躯体症状,如疲乏、失眠等。临床心理学家发现抑郁症患者对环境刺激的情绪反应不同于正常人,并推测抑郁症患者的情绪调节ท障碍可能是导致其情绪反应异常的重要原因。从早期利用临床观察和问卷调查开展的行为学研究,到近期利用神经科学技术进行的抑郁症情绪调节脑机制的探索,研究者们已经围绕抑郁症患者的情绪调节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对于情绪调节障碍与抑郁症的关系机制以及作用路径,尚缺乏系统的梳理和总结。本文拟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总结抑郁症患者情绪反应的特点,系统梳理抑郁症情绪调节障碍的症状学及脑成像方面的研究成果,探讨情绪失调对抑郁症的作用路径,并从情绪调节的视角展望对抑郁症进行心理干预的方法。
一、抑郁症患者的情绪反应特点
对环境中的情绪性线索做出恰当的反应是个体适应环境的一种重要能力。而抑郁症作为一种心境障碍,改变了患者的情绪反应特点。已有一些研究发现,同正常人相比,抑郁症患者的情绪反应主要体现出负性情绪偏向、正性情绪缺乏和情绪不敏感等特点。
负性情绪偏向
临床上很早就发现抑郁个体对负性情绪刺激更为敏感,表现为对负性刺激的注意偏向和情绪反应增强。也就是说,同正常人相比,抑郁症患者更容易注意和加工负性的刺激,他们对同等强度负性刺激的情绪体验也比正常人的反应要强烈。Beck用抑郁的认知理论来解释抑郁症患者的负性情绪偏向,认为他们在日积月累的生活经验中形成了对自我、世界和未来普遍的负性思维及情感,逐渐固化为对外界刺激的消极反应图式。而这些消极图式使抑郁症患者更容易注意和加工与图式相一致的外界信息,使对刺激的加工发生自动化的负性歪曲。如此,消极图式与负性情绪偏向形成恶性循环。
抑郁症患者的负性情绪偏向得到了很多实验研究的支持。例如,Ernst的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对负性情绪词汇的注意保留时间更长、注意解除更困难。Goeleven和Jongen等人则采用负启动范式和点探测任务发现,抑郁症患者表现出对负性情绪面孔的抑制困难和注意偏向。戴琴等人综合采用了负启动任务、线索靶子任务和Stroop色词干扰任务等三种研究范式,均发现抑郁症患者对悲伤面孔存在加工易化效应和抑制能力不足,充分地说明抑郁症个体存在负性偏向。
正性情绪缺乏
一些研究者认为,抑郁症患者低水平的积极心境会导致他们的正性情绪反应减少。事实上,抑郁障碍的主要症状之一就是快感缺乏,即体验愉快的能力下降;另外抑郁症患者还表现出易疲劳、厌食、冷淡等特征,也正是正性情绪缺乏的体现。此外,受当代积极心理学思潮的影响,一些研究者认为积极资源的缺乏独立于消极因素的存在,并且同样对心理疾病的产生发挥着作用,因此积极认知、积极情感体验以及积极意志行为等积极资源的匾乏是导致抑郁的重要原因忿。
除了临床症状,一些实验研究也发现抑郁症患者对正性刺激缺乏积极情绪反应。例如,Sloan等的研究发现,抑郁个体在面对决的场景时,体验到的除清绪更少;Henriques等的研究显示,抑郁个体在观看有趣的电影片段或接受奖赏时的情绪表达行为也比正常人少;ปMathews等的研究也发现,抑郁个体对正性词的悦度评价比正常人低,积极词汇在他们头脑中引发的神经活动比中性词汇更弱。这使得一些研究者们认为,对正性情绪线索的反应缺陷可能是抑郁症的一种特质属性,无论个体抑郁程度如何,这种体验快乐能力的降低可能都是存在的,并影响到其病程的发展。
二、抑郁症患者的情绪调节障碍
情绪调节是指个体对情绪的发生、体验与表达施加影响的过程,对身心健康有重要影响。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使用认知重评、表达抑制、沉思和分心等方式来应对和调节负性情绪。具体而言,认知重评是指个体通过对情绪事件进行积极的解释,重构情绪事件的意义;表达抑制则是在情绪反应倾向已经形成后,通过抑制情绪的表达来调节情绪;沉思是指个体反复地思考自身的不利处境和负性的情绪体验,试图找到导致不良处境和症状的原因;分心是指个体将注意从当前消极的情景中转移出来,转向令人愉悦的和具有积极作用的思想和活动。❤Nolen-Hoeksema和Gross等人的研究表明,认知重评、分心策略的效果要优于沉思和表达抑制。表达抑制策略虽然降低负性情绪的行为表达,但却使个体的生理反应和交感神经活动进一步增强,从而使个体的负性情绪体验更为强烈,主观幸福感☮更低忿;长期使用表达抑制会造成个体的内心体验和外部表现不一致感,从而破坏人的社会功能。沉思也是一种适应不良的情绪调节策略,陷入沉思的个体会消极和反复地关注自身的负性情绪及引起这些情绪的原因及其结果,注意力集中于自身的问题和感受而无法采取积极的行动,导致抑郁症状加重。随着对抑郁症患者情绪调节研究的逐渐深入,有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情绪调节功能受损是导致抑郁症发作、持续及复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情绪失调对抑郁症的影响路径
抑郁的易感性应激模型认为,应激性生活事件和个体易感性是抑郁发作的两大影响因素。研究者们通过临床观察、问卷调查、行为实验及脑成像技术等方法已确认情绪调节障碍与抑郁症的发生存在密切关系,或者说情绪调节障碍是抑郁易感性的重要方面。但对于情绪调节障碍影响或引发抑郁的机制,却有着不同的认识。一些研究者认为情绪调节障碍本身就是直接导致抑郁发生的重要原因,还有一些研究者认为情绪调节是应激性生活事件与抑郁之间的调节变量,或者起中介作用。
直接作用路径指的是情绪调节障碍直接导致抑郁症的形成。很多研究者认为,情绪调节方面的缺陷导致了抑郁症患者的情绪功能发生改变。情绪调节功能受损的个体不能根据情境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及行为反应,久而久之,其行为模式不能适应环境,造成情绪困扰及行为障碍,最终ค导致抑郁症的发生。抑郁症患者情绪调节的行为学研究发现,情绪调节障碍能够显著地预测抑郁症状,从而大多能够为直接作用路径提供某种程度的支持。例如,Garnefski等就情绪调节与抑郁的关系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发现自责、沉思和灾难化策略与抑郁呈正相关,积极重评与抑郁呈负相关,这四种策略是预测抑郁的最好认知指标。陈海燕、蔡琳等人的研究也发现,灾难化、沉思、责备他人等非适应性策略与抑郁呈显著的正相关,而积极重新评价、重新关注计划和积极重新关注等适应性策略与抑郁则呈显著的负相关,其中灾难化、积极重新评价与沉思策略的预测力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