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隐喻在英汉语中的表达异同

时间:2025-01-14 06:11:14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 要:本文借助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具体分析了“时间就是金钱”的概念隐喻在英语和汉语中表达的异同。通过具体例子说明,相同的概念隐喻在不同语言中并不具有完全等同的表达,这主要是由每种语言各自的句法形式、词义的概念化以及使用该语言的人群的民族文化所造成的。

关键词:概念隐喻;源域;目标域;文化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1 . 引言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种人类的认知方式,它不仅存在于语言,也存在于人的思维和行为,属于认知活动。Lakoff & Johnson(1980)指出,概念隐喻就是以约定俗成的方式将结构相对容易理解的源域(source)投射到结构相对难以理解的目标域(target)上,也就是借助自己熟悉的、具体的事物来理解不熟悉的、抽象的事物。Lakoff & Johnson(ibid.)同时指出,一个源域只能帮助理解目标域的某些方面;如果要对目标域有更全面的理解,只有借助更多的源域。

有些学者的研究成果(如B a r c e l o n a,

翻译实践表明,不同语言的隐喻性表达可以互译。这样,该如何确认A语言中的一个隐喻表达在B语言中是“等效”的呢?为此,我们选用了Lakoff & Johnson(ibid.)里讨论的英语隐喻TIME IS MONEY“时间就是金钱”(更具体来说,就是有价值的资源)最可接受的16种表达,再与相应的汉语译文相对照,尝试分析同一概念隐喻在两种语言表达中的同与异。

研究一个概念隐喻的异同,我们需要考虑一些因素或参数。现代英语是从古英语发展来的,依然保留了综合语(Synthetic)的某些特征,同时具有了分析语(Analytic)的特点。汉语是典型的分析语。英语所具有的屈折变化,在构词构形方面和汉语完全不同。所以,英汉例句中反映出来的词形差异不在我们的分析之内。我们重点考虑四个方面:

A. 英汉两种语言中时间概念的字面意义是否相同?

B. 英汉两种语言中与时间概念搭配的词汇概念意义是否相同?

C. 对应词汇所含的概念隐喻意义是否相同?

D. 句式是否相同?

2 . 对比

我们对Lakoff & Johnson(ibid.)里所讨论的英语隐喻TIME IS MONEY“时间就是金钱”的16个例子的具体分析如下:

(1)You’re wasting my time.

(1’)你在浪费我的时间。

这句汉语是对英语句子的直译。汉语词语“浪费”和waste词义相同,都表示有价值的东西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或使用得没有节制。英汉例句都建立在“时间就是金钱”的概念隐喻之上,句式语序也相同。

(2)This gadget will save your hours.

(2’)这个小玩意儿会节省你的时间。

同样,这个句子的直译程度也相当高。英语单词save和汉语里的“节省”语义相等。不过,英语单词hours(小时)在汉语里实现为上位词“时间”。如果直接译成“小时”,就不符合汉语的表达。英语里可以使用hours(小时)来转喻时间,在汉语里并没有这种用法。英汉例句的概念隐喻还是“时间就是金钱”。

(3)I don’t have the time to give you.

(3’)我没有时间(给你)。

(4)How do you spend your time these days?

(4’)这些日子你是怎么打发你的时间的?

在汉语里,虽然可以使用和spend语义等效的“花/花费(时间)”这个词语,但通常要有数量词等对时间进行限定,还要有具体做某事的补充说明成分,如“花一周时间读完了这本书”句子才完整。(4)里的spend译成“打发”,两个词词义并不完全一致,因为“打发(时间)”有“消磨”之义,语体色彩更为口语化,类似于英语里的while away one’s time。汉语句子无法体现“时间就是金钱”这种概念隐喻,而是把时间做了拟人化处理。 (5)That flat tire cost me an hour.

(5’)轮胎没气了,我花了一个小时才修好。

这句话翻译成汉语时,要在句式上做一些调整,例如把英语中的主语that flat tire转换成小句“轮胎没气了”更符合汉语的习惯。英语代词that可以省略,是因为汉语的主语位置通常都是相对确定的成分。英语动词cost要求主语是物,而相对应的汉语“花(费)”却对主语是人或物没有明确的要求。也就是说,cost与“花(费)”在句法要求上并不完全重合。汉语与英语的概念隐喻相同。

(6)I’ve invested a lot of time in her.

(6’)我已经在她身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

英语动词invest可以对应译成汉语的“投入”。这两个词的概念义都可以理解成是从“时间就是金钱”的隐喻中演化出来的。把“她”当作了“投资”的对象。从句子语序来看,状语位置不同。这可以从类型学的角度进行解释,不属本文论述的范围。

(7)I don’t have enough time to spare for that.

(7’)我抽不出足够的时间用来干那个(事儿)。

从句法上来看,我们不能直接按英语的结构把(7)译成等同的汉语句子,但从语义上完全可以获得等效的译文。英语句子里的隐喻是来自动词have和spare,把时间当作了资源。而汉语中使用“抽(不)出”这个表达,也是把时间看成了已有的资源储备。金钱就是一种资源,所以都符合“时间就是金钱”的隐喻。

(8)You’re running out of time.

(8’)你的时间不多了。

从词典的释义上来看,rขun out of sth.主要是用来表述粮食、汽油等具体实物被用完和耗尽。同时也可以延伸使用到抽象的耐心、时间等概念范畴。我们很难从字面义找到对应的汉语词汇,因为“跑出”(run out)尚未衍生出和英语一样的隐喻义。另外,英语使用了进行体来表达时间(此时被看成资源)慢慢消逝的过程,而汉语中只能进行静态的描述。

(9)You need to budget your time.

(9’)你要安排好你的时间。

英语budget做动词和时间组合有“安排”的意思,汉语词汇“安排”和时间连用也是一种非常自然的形式。所不同的是,budget的本义是“预算”,它的内涵是“对于未来的一定时期内的收入和支出的计划”(《现代汉语词典》,2000),这说明该计划是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但汉语的“安排”却没有把“合理的范围”这样的内涵包含在其概念语义当中。如果要和英语的budget相对应,只能再加上一个补语成分“好”表达才显完整。在这种语境之下,budget和“安排”都借助于“时间就是金钱”的概念隐喻。

(10)Put aside some time for Ping-Pong.

(10’)留出一些时间打乒乓球吧。

put aside可以直译成“留出”,这两个表达是等值的,也是等效的。他们的概念基础都是基于“时间就是金钱”的概念隐喻。句式不同:英语用介词结构for Ping-Pong做目的状语,而汉语采用“留出……打……”这种连动形式。

(11)Is that worth your while?

(11’)你值得在那方面花时间吗?

例(11)里的英语词汇worth是形容词,是“值……钱”的意思。而while是名词,表示“一段时间”。这个例子的字面意思是那件事情是否和你所用的时间等值。汉语里所用的隐喻依然是基于时间就是金钱的概念意义,从而使用了“花(钱)”这个动词。

(12)Do you have much time left?

(12’)你还有很多时间吗?

“还有”即意味着在所拥有的资源中已经用去了部分后,尚有留存或可用部分,其意义相当于英语中的left。这个例子说明,无论英语还是汉语都可以把时间看作物质或资源,可以从整体中,一部分一部分地逐步利用。英语表达是以“时间就是金钱”为概念隐喻,而汉语更多地把时间看做了物质资源。

(13)He’s living on borrowed time.

(13’)他大难不死。

be living on borrowed time是一个英语成语,意思是一个人在经历过一场足以夺去其生ม命的大病或危机之后,依然存活了下来。汉语中没有相关的表达,只能采用意译的手段,而不能按字面翻译成“他靠借来的时间活着”。英语的borrow可以和时间搭配使用,就是根据“时间就是金钱”的隐喻。汉语的“借”有时也可以和时间概念一起使用,如有首歌的名字是《向天再借五百年》,但这种用法尚不普遍,而且后面要用具体的时间单位,不能笼统只说时间这个概念。这表明,“时间就是金钱”的隐喻在汉语里的使用不如英语那么广泛。

(14)You don’t use your time profitably.

(14’)你白白浪费了时间。

汉语动词“(使)用”(use)基本不能用“时间”这个上义词来做宾语,但具体的时间单位可以当宾语,如“用了一年”;也不能和副词“有益地”组合使用。由此,我们在翻译这类句子时,就不能从字面来翻译,只能把英语句子所表达的概念义投射到汉语的类似概念上,再通过句法表层结构表现出来。从概念隐喻来看,汉语与英语相同。

(15)I lost a lot of time when I got sick.

(15’)我生病的时候浪费了很多时间。

英语动词lost是“丢失”的意思。汉语里同样不能用“丢失”和时间搭配,只能用“浪费”等词汇。英语把时间看作金钱,汉语同样把时间看作金钱。这说明虽然英汉语对时间的概念隐喻相同,但是在具体词汇的选择上还是有区别的。 (16)Thank you for your time.

(16’)感谢您付出时间(做某事)。

在汉语里,只说“感谢某人的时间”表述并不完整。这种隐喻行为需要把施事对时间的需要说得明确无误,即接受感谢的对象花时间做了什么事情。同时,“感谢”(thank)一词隐♛含的意思是对方的时间宝贵,就如同金钱或稀缺的物质。这个例子说明英语与汉语采用了相同的概念隐喻:“时间就是金钱”。区别是句法方面的:汉语需要表述完整句子才合法,英语不说具体所做的事情句子依然合法。

3 . 分析

在对比“时间就是金钱”在英语和汉语里的隐喻的基础上,我们做如下总结:

英语中可以和time搭配的动词有waste, save, give, spend, cost, invest, have, spare, run out of, budget, put aside, worth, leave, live on, borrow, use, lose, thank…for等等。而汉语里直接和时间搭配的词有:浪费,节省,(没)有,给,打发,花(费),投入,抽(不)出,安排,留出,付出,等等。从数量上来看,英语中可以和时间概念搭配的动词明显多于汉语。这说明“时间就是金钱”这个概念隐喻在英语中的应用较汉语更加充分和紧凑。由这些汉语词汇我们同样可以看出,时间概念在汉语里更多的是建立在物质概念的基础上。金钱是物质的一种,也就是说汉语对时间的隐喻表达还没有英语那样明确。

通过这些简单的统计,我们可以看出,时间概念在两种语言里都有,所以词语对应率是最高的(93.75%)。然而,对时间概念的表达必须要借助于动词或介词等,这方面对应率只有53%,这和前面我们总结出的汉语里的用词比英语少一起印证了“时间就是金钱”的概念隐喻在两种语言里有重合,也有错位的现象。我们所选择的四个参数中,对应率最低的是句式,这完全是由于英语和汉语属于不同的类型,彼此为语言信息编码的手段不同造成的。

对于语义的理解和表达,除了掌握其语言结构之外,还要了解和掌握该语言的文化结构。所谓文化结构是使用该语言的人或民族的生活方式的总和。决定语言选择的是民族文化,即具有共同地理环境、共同经济结构、共同社会制度以及共同心理素质的人的共同生活方式(平洪、张国扬,2000:7)。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看待客观事物必然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其中有重合,也有错位。任何一种语言里都有隐喻现象。同一个事物的不同表达,折射出的是两种文化对该事物的不同隐喻构建,也就是反映了思维方式的不同。英语是直接拿金钱去比喻时间,而我们“更是用想金钱的方式去想时间”(张敏,1998¡:88)。

4 . 结语

Lakoff & Johnson(1980)指出,隐喻的解读要借用一个经验来理解另一个经验。这两个经验就是隐喻的源域和目标域,也就是要把源域的经验投射到目标域的经验上。这种经验的获得,和施喻者的生活经历、文化背景息息相关。我们分析的概念隐喻,主要是建立在心理相似性上。语言的学习和表达必须植根于文化,脱离了文化的土壤,很多隐喻的理解都会出现问题。而不了解相关文化背景,生硬地在两种语言之间翻译,也绝对不会是符合目标语的好翻译。

参考文献

Lakoff G. & M.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80.

平洪、张ฟ国扬.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张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