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语品性熟语的概念隐喻探析

时间:2024-09-20 11:45:26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 要】隐喻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修辞手段,更是人们认知世界的方式。在泰语熟语中就存在着大量的隐喻,充分体现了泰民族对现实世界的认知与反映。文章以泰语中描写人品质和性格的熟语为研究对象,采用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隐喻理论对其进行系统地分析,以期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泰国人的思维过程,了解中泰两国人民思考世界视角的不同,为泰语学习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泰语品性熟语;概念隐喻

一、泰语熟语定义概述

“熟语”这一概念,一般被认为是20世纪初从俄语中译借过来的。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于熟语的定义是“固定的词组,只能整个应用,不能随意变动其中的成分,并且往往不能按照一般的构词法来分析(中国社会科学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2005)。”

在泰文中,熟语称为“?????”[sam215nu□an33]。《???????? ???????????????》(《Thai Royal Dictionary》,《泰语词典》,1999)中关于泰语熟语的解释为:“泰语熟语是泰语中流传已久的词或词组,通常不能从它字面上的意义来判断它的含义。”

从上述内容来看,泰语熟语与汉语熟语的定义基本上是相一致的,均指的是人们长期使用、流传已久、结构稳定且寓意深刻的词组。无论是汉语还是泰语,其中都存在着大量的描写人品质和性格的熟语,本文将泰语品性熟语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概念隐喻与转喻理论,以期能够更好地帮助人们了解泰国人的思维特点。

二、泰语品性熟语的隐喻分析

(一)隐喻的认知观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说,人类的语言能力是一般认知能力的反映,它由一般的神经过程所控制。依此观点来说,人们所使用的语言不是存储在大脑中的单独模块,而是各种认知域相连的连续体。想象是人们的一个主要认知能力,指的是将一些概念投射到另一些概念中去。隐喻作为想象的认知方法,它已不单纯是语言表达的手段,而是人们对事物的一种思维方式。

隐喻或概念隐喻,在人们的认知机制中指的是一个认知域被映射到另一个认知域之上,后者因为前者而使得人们更容易理解。前者称之为来源域(source domain),后者称作目标域(target domain)。传统上我们认为隐喻包含三个基本要素,即:本体(被解释的要素)、喻体(解释要素)以及对比基础。若将这三个要素整合到认知观中,那么本体就可以看成是上文曾介绍过的目标域,喻体是来源域,而第三个要素对比基础则可以视为来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映射域,如下图所示:

隐喻映射的基本成分:来源域、目标域、映射和✉映射域

隐喻的映射域可以理解为一套规则,这套规则规定了哪些映射是符合条件,有资格从来源域映射到目标域之上。这些规则有助于激发映射域中的对应范围,避免将所有来源域的特征全部映射转移到目标域之上。可以这样说,映射域本质上反映的是人们从外界获取的概念经验。

(二)泰语品性熟语的隐喻分析

上文中曾介绍了兰考夫(Lakoff)和约翰逊(Johnson)对隐喻的分类情况,本文就将引用它们的分类结果,对泰语品性熟语作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实体隐喻三方面的分析。

1.结构隐喻与泰语品性熟语。为了更好地说明结构隐喻在泰语品性熟语中的应用,先来看下面的这两个例子:

(1)??????????????????????????? ??????????????????? ??????????????????????

撒玛先生真是人如其名,但却是藏住爪子的老虎,不轻易外露自己的才能。

(2)??????????????????????????????? ????????????????????????? ???????????????????????????????????????

你与他交往要小心点儿,因为他是藏住爪子的老虎,心机很深。

例1 图示

例2图示

上面的两个图示中,来源域到目标域间的映射关系充分体现的是人们对老虎不同层面的认知而形成的两个不同的认知结构,即:一个是老虎是勇猛、强大的;另一个是老虎是凶猛危险的。正是因为对老虎认知层面的不同,才导致了该熟语因为语境的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含义。在这两个例子中,都是借用了来源域中的整个结构来映射目标域中的结构,从而激发了人们的一个推导过程,因此,“????????????”(藏住爪子的老虎)这条熟语才会产生两个含义:一个是才不外露,一个是心机很深。

事实上,在泰语的品性熟语中结构隐喻的应用是较多的,除了上述的例子以外,还有许多熟语中来源域与目标域间的映射是结构性的映射,如:?????????(吮手指的孩子,比喻没有生活阅历的人)、 ???????????? ?? ツ???????????(吃像猪,住像狗,比喻邋遢的人)、 ????????????(为面子而行善,比喻好面子的人)等。这几条熟语均是通过对日常生活中人行为的观察,将来源域中整个的行为结构完全映射到目标域中,以此方式来体现一个人的品质特点。

2.方位性隐喻与泰语品性熟语。方位隐喻在概念隐喻中是较为普遍的,它常用上下、远近、深浅等空间概念来表达一些抽象的概念。如下面的这个例子(如下图所示)

(3)??????????????

指着树梢儿上的鸟,比喻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人。

从下图中可以看出,映射域中方位的“上”与“下”的关系作为基本关系引导人们将来源域的各个部分与目标域中的各个成分意义映射起来,并通过凸显“上”与“下”的不对等关系来隐喻那些不切实际,好高骛远的人。

例3 图示

与之类似的熟语还有很多,比如说熟语????????????(在人背上种地,比喻喜欢盘剥,剥削他人的人),该条熟语就是用“种地”的上下位置关系来隐喻剥削者与被剥削者的剥削关系;又比如熟语??????????????(得✿了前面的忘了后面的,指十分健忘的人),就是通过用空间的前后来隐喻一个人行为在时间先后的差异表现来体现一个人的健忘。

3.实体隐喻与泰语品性熟语。泰语品性熟语中的实体隐喻并不占少数,在描述某人的品性时,常会用某种具体实体来隐喻人的某些品质和性格,例如在泰语熟语中就会用???????(野花,野草)来隐喻卑贱的人;用 ???????? (卷了刃的斧头)来隐喻没有能力,平庸的人;用???????(雏鸡)比喻那些生活阅历浅的人;用??????????????(像盐一样咸)来比喻不愿吃亏,小气自私的人等等。

三、结语

依据前文所言,隐喻并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修辞手法,它也是人们认知周围世界的认知方式。本文中,笔者选用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隐喻理论对泰语的品性熟语进行了分析研究,以期能够对熟语形成的认知过程有一定的了解。在泰语品性熟语中多ณ数熟语是通过概유念隐喻的映射方式形成的,用来源域中的概念来映射表达目标域中的概念,使目标域具有来源域中的某些特点,这样的特点具有结构性、方位性和实体性。

从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角度来探析熟语,一方面较好地解释了泰语品性熟语产生的来源,可以看出在泰语熟语中对于品性的描述多来自泰国人民对自然界的观察以及对经验和日常生活中人们言行举止的总结。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人们通过熟语来更好的了解泰国人是以怎样的视角来思考这个世界的,充分体会到中国人与泰国人思维方式的不同。笔者希望通过泰语品性熟语的认知研究,能够为泰语学习者对泰语熟语的学习理解以及应用带来更多的帮助。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