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

时间:2024-09-20 19:27:30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大类招生背景下水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原则,然后提出了大类招生背景下水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策略,包括修订人才培养定位与目标、优化课程体系,最后总结了大类招生背景下水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持续改进意见。

关键词:大类招生;水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近年来,不少学校将相同、相近的学科门类,同院系或不同院系的专业合并,按一个大类进行招生。大类招生模式下,学生入校先经过1~2年的基础培养,再进行专业分流[1-2]。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将原有的土木工程和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合并为“土木工程类”;将原有的水利水电工程和农业水利工程合并为“水利工程类”,在2019年招生的过程中就按照上述两个专业类开展招生工作。新的招生模式决定新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课程体系必须进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如何设置,有待深入探究[3]。本文以我院“水利工程类”大类招生下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优化为例展开具体论述。

一、大类招生背景下水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原则

改革的基本原则是: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原则,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研教相长的原则,全面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以开放办学的原则,扩展学生的自主学习空间;以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举的原则,促进文理渗透、理工融合;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原则,注重实践能力提高。

二、大类招生背景下水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策略

(一)修订人才培养定位与目标2019版水利工程专业基于“立足兵团,服务新疆、面向全国、辐射中亚”的办学定位,坚持“以兵团精神育人,为维稳戍边服务”的办学特色,着眼于国家及边疆地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发展的需要,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掌握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相关理论和知识的,具有计算机和外语应用技能的,具备扎实水利水电工程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宽广专业知识的,实践能力突出的,能够承担社会责任的,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创业能力、沟通能力、管理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一定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其能在水利水电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监理、管理和研究等方面的工作。同时,毕业后经过5年左右实际工作锻炼,具备解决复杂水利工程问题的工作能力,能够在工作团队中作为技术骨干或管理者有效地发挥作用。

(二)优化课程体系我院水利工程专业采用2+2培养模式,即学生在大

一、大二的时候主要完成通识类课程和部分专业基础课

程的学习。到二年级第二学期末,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及职业规划选择专业方向。如将来有志从事农业节水、新农村建设、高效用水工作及研究方向的学生,可以选择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将来有意愿从事水工结构工程、寒区水利工程、水电站建设工作及研究的学生,可以选择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我院水利工程学科本着“强基础、重能力、高素质、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教学指导思想,制订了“宽口径、厚基础、多样化、多途径”的人才培养方案,具体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1.调整通识教育课程。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包括思政、自然科学、英语、大学计算机、军体、创新创业等。思政课由原来安排在

一、

二、

三、四学期调整为

一、

二、

三、

四、五学期内灵活设置;同时,在第四学期增加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课程,并在第2~卐5学期灵活设置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大学英语课程实施目标管理、分级教学的方式;课程分为大学英语甲A、B、C类;大学英语乙类、大学日语、大学俄语和甲类A级大学英语提高阶段课程18门,要求学生选修大学外语

1、

2、

3、4或甲类A级大学英语提高阶段课程共计10学分,160学时。除了大学开设的自然、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必修课程外,我们还开设了创新创业教育和第二课堂两门与水利工程相关的课程作为通识类选修课程。2.构建多元化专业课程体系。大类招生下水利工程培养方案需要与之配套的新的教学计划和专业课程体系。为此我们制订了适合大类培养的多元化专业课程体系,将专业课程分为专业教育必修和专业个性教育选修两大模块,并大幅度增加了选修课和实践类课程的比例。新的专业课程体系如图2所示。3.构建专业基础平台课。依据学生知识、素质、能力的形成规律和学科内在逻辑的原则,我院构建了水利专业课程。在大

一、大二设置了水利工程概论、水力学、建筑材料、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

(一)等专业基础课程,或者称大类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学生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可以获得水利工程最为基础的知识、能力、技能和方法,建立学科知识的主要框架,为今后的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奠定宽厚的基础。4.多元打造集中实践课程。对于水利工程专业而言,实践性教学环节对人才培养的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学校必须根据专业的特点,紧♥紧围绕水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认真制订实践性教学环节方案,科学打造实践课程,促进学生多方位协调发展。我们根据水利教指委建议课程,将集中实践环节分为:课内实验、专业课课程设计、专业课课程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四个部分。为了强化学生实践学习与应用能力,新培养方案增加了集中实践环节学分,由原来的24学分,增加到32学分。此外,还增加了学生第二课堂实践学分,让准备考研的学生可以积极参与SRP等科研项目的研究,为今后科研奠定较好的基础。5.开设丰富的专业选修课程。为了更好地体现学科、行业特点,新培养方案在专业选修模块中,开设了丰富的体现学科特色的个性选修课程,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个性选修课程包括专业发展模块和自主选修模块。在专业发展模块开设了水利工程施工、地下水利用、水利工程监理等侧重于应用方面的课程。在自主选修模块开设了侧重于水利研究、新兴领域及前沿领域简介的水利工程讲座,以及侧重于反映地域水利工程建设需要注意的工程问题的工程抗冻技术课程等其他多样化的选修课程。

三、大类招生背景下水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持续改进意见

我院水利工程专业2019年开始实行大类招生,制定了新的培养方案,但实施过程中或多或少的会出现一些问题。为适应这种变化,人才培养方案应不断改进,具体方法如下。第一,不断建立、健全专业教学质量标准和教学质量控制标准,为进一步完善培养方案,为课堂教学、实验教学、毕业设计等各教学环节提供实施依据。我院通过教学开学前、中期检查,学生、同行教学评价,系、院、校三级教学督导及学情座谈问卷调查等系统化的质量监控机制,实现对培养方案执行过程的监控和检查。检查结果即作为教学方案修订的重要依据之一。第二,为了更好地完善培养方案,还需要建立与毕业生的沟通渠道,进一步建立与合作企业、用人单位建立有效沟通。我院通过座谈、拜访和回访等方法获取毕业生及用人单位的意见和建议,考察培养目标与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ม应程度及培养效果,以作为改进人才培养方案改进的另一重要依据。总之,在大类招生模式下,学校需变更教学理念、培养目标、培养方案等,实施跨学科的“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大类培养。在此过程中,学校要对人才培养方案加大重视。新的培养方案需要改变学生过去被动学习的习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高校投入精力和资源,不断吸取教训和经验优化课程体系,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与项目管理能力,且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4]。

参考文献:

[1]钟国忠,邱吉福.¡高校“大类招ท生、分流培养”模式探索[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

:70-73.

[2]宋伯宁,蔡先金.高等院校通识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8:31.

[3]黎朝,洪炜,杨朝勇,等.基于大类招生培养模式的化学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设计[J].大学化学,2018,33

:1-7.

[4]黄兆信.大类招生现代大学人才培养的趋势[J].中国高教研究,2004

:41-43.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