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游戏中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单纯的数学学习对于幼儿来说比较抽象和枯燥。所以在幼儿数学教学时,应该把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放在第一位。通过多年的幼教经验,只有把数学知识融入游戏和运动中,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动中学,就既可满足幼儿的游戏和运动需要,才能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研究幼儿的年龄和生理心理特点,掌握学前幼儿数学认知的发展特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创设教学情境,不断设疑,并且紧密联系幼儿实际生活,鼓励幼儿大胆参与游戏活动之中,使幼儿对关数以及数之间的关系、量、空间、几何形状、分类、排序、模式、时间等概念จ的有初步的理解与运用,从而逐步培养幼儿早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
―、在游戏中联系生活,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现实生活中包含了大量的数学信息,幼儿每时每刻都在与数学打交道,但是生活中的数学信息分散和隐蔽,幼儿难以主动感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是数学意识很强的人,善于在生活环境中创造学习数学的兴趣,引起幼儿的注意,丰富幼儿的数学知识。如散步时让幼儿点数树、花,分餐时让幼儿分碗和筷子,并要说出分了几个;加点时让幼儿自己数点心等。还要注意引导幼儿把学过的数学知识和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幼儿对数学进一步认识的兴趣。在生活中要联系幼儿的生活经验,帮助幼儿理解数学知识,建构数学概念。
教育家说:“玩具是幼儿的天使,游戏是幼儿的伴侣”,幼儿就是在游戏中、在玩中一天天长大和进步的。游戏深受幼儿喜爱,融入数学知识的游戏或者说将数学活动设计成游戏则更受幼儿的欢迎。在数学活动中,我总是采用游戏的形式,千方百计地把幼儿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这样,枯燥的数学知识就会变得有趣,简单重复的练习也因游戏而变得生动起来,小朋友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效果也会更好。
日常生活活动在小班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占了很大的比例,从家长的心理需要考虑,他们也希望老师更多地关注幼儿的生活护理而不是学习,所以,将数学知识融入幼儿的日常生活活动中就是小班数学老师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据此,我设计了一些游戏,让幼儿在生活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如:吃饼干的时候,小朋友大多关注的是“吃”这一活动,不会考虑别的更多的东西,我就启发幼儿动脑筋让饼干“变魔术”,一会儿变成三角形,一会儿变成圆形,一会儿变成正方形,这样,在吃饼干这一生活环节中,小朋友们关注的就不再☒仅仅是吃,同时也巩固了对图形的认识,培养了幼儿动脑筋的习惯,还避免了浪费饼干的现象。
二、让幼儿充分参与游戏活动,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大家都知道,幼儿的天性就是游戏。幼儿乐意玩、喜欢玩,幼儿的生活以玩为主,我们随处可以发现,幼儿在玩时都很投入,很快乐。虽然是在玩,但却像认真的做事。对于幼儿来说,游戏并非是成人眼里的随意玩耍,而是一种“严肃的工作”。幼儿是把“严肃”的目的与游戏过程中快乐的情绪结合起来,而成人往往只注重后者,忽略前者。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游戏在幼儿生活中具有极重要的意义,具有与成人活动、工作和劳动同样重要的意义。”
要使幼儿的游戏健康、丰富、生动,必须配备适合的、充足的玩具操作材料。在多数情况下,幼儿的游戏是由玩具引起的,如幼儿看到了关于小医院的玩具,(如镊子、担架、照口腔的小镜子等等)他们便玩起了打针的游戏,看见积塑和积木便玩起结构游戏。总之,操作材料均是帮助幼儿在游戏中实现假想、满足愿望的必须物,没有操作材料便没有游戏活动。操作材料是学前幼儿的生活伴侣,是他们认识世界的教科书。及时更换或增添游戏材料,可以使幼儿感到新鲜有趣;增加游戏的兴趣,丰富游戏的内容,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如用积木搭“汽车”,为“医院”游戏增添听诊器等,在中、大班还可为幼儿提供一些半成品或废旧物品,教师和幼儿一起制作所需的游戏材料。
三、在游戏中创设数学教学情境,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情境就是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创设的教学环境。在游戏情境中学数学,改变了以往的数学教育方式,更加适合幼儿发展的需要,也改变了幼儿学习数学的方式,实现了幼儿主动学习和同伴之间的充分互动,提高了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数学活动贯穿于幼儿的生活、游戏、运动中,比单纯的数学集体活动和操作活动效果要好。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动中学,就既可满足幼儿的游戏和运动需要,又可很好地完成数学教学目标。
其实,游戏本身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情境性,同时游戏过程中有玩具、材料、动作和活۵动,容易吸引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在游戏中,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和丰富的活动形式紧密结合起来,幼儿能够自发地应用数学知识,获得有益的经验。因此,游戏是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兴趣最直接的方法,教师应在数学游戏活动与区角游戏中渗透数学教育的内容,为幼儿提供可展开探索的操作材料(材料的提供要体现层次性和阶段性),让幼儿通过操作材料,获得感知和体验。在小、中、大班开展的超市游戏中,小班幼儿可以按标记将商品分类摆放;中班幼儿可以进行“买卖”活动,教师提供点卡作为钱,根据价格画☣点;大班幼儿的活动则更加丰富、多元。如,我们在大班的超市活动中开展了促销活动,设计出一张促销单。幼儿进行游戏的积极性越来越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越来越强,后来我们又生成了“买一送一”等促销活动,这些都蕴涵着数学的概念。再如,在小班开展“娃娃家”游戏时,让幼儿在游戏中通过分发碗、勺等活动,理解“1和许多”“一一对应”等数学概念,发展幼儿分类和比较等数学能力。在提供物品时,教师可以先提供一样多的物品,再提供不一样多的物品,逐渐提高要求。
四、在游戏活动中精心设疑,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需要把幼儿组织在严密的思维过程里,按一定的思路,集中向明确的思维目标,而且应该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ด注意引导幼儿排除思维定势,不拘常规,试探、寻求通过多种途径解决问题。如,在教幼儿“时间”的概念时,我们设计了找“时间”的游戏。首先一幅图画,让幼儿分辨画中情景是早晨还是晚上。“早晨,为什么是早晨?”“因为太阳公公刚露出半边笑脸,小朋友正在起床,所以是早晨。”教师进一步启发幼儿说出早晨的许多特征,有的说:“公鸡叫的时候是早晨。”有的说:“哥哥姐姐上学的时候是早晨。”“6点钟是早晨”“7点钟是早晨。”……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分析,综合,从而得出正确答案。这不但激活了幼儿的思维,而且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数学知识中的问题只有一个答案,但解决问题的途径不止一条。尝试从多种角度思考,这正是思维训练的要求之一。在“10以内的加法”这个活动中,我们设计了“小羊过河”的游戏:请小朋友根据图中小岛上的数字写出算式,并帮助小羊在图片上画出过河的线路。幼儿们立即活跃起来,每个孩字都有不同的组合线路。这个过程不但很好地激发了幼儿积极主动的学习兴趣,更有效地启发了幼儿的求异思维。数学知识中的问题只有一个答案,但解决问题的途径不止一条。尝试从多种角度思考,这正是思维训练的要求之一。在“10以内的加法”这个活动中,我们设计了“小羊过河”的游戏:请小朋友根据图中小岛上的数字写出算式,并帮助小羊在图片上画出过河的线路。幼儿们立即活跃起来,每个孩字都有不同的组合线路。这个过程不但很好地激发了幼儿积极主动的学习兴趣,更有效地启发了幼儿的求异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