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eb技术支持下的移动协作学习应用研究
摘要:移动技术的发展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尤其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和互联网远程通信技术的进步,利用移动web技术来实现协作学习已成为可能。本文结合活动理论分析了移动协作学习的基本要素,为移动协作学习的应用设计提供了参考思路。
关键词:Web ;移动技术 ;协作学习
1 前言
随着当今社会移动技术的不断推广,以及人们对于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IPAD等移动设备的大量应用,利用移动设备的信息通信等功能来完成协作学习或应用的需求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选择。有了移动设备的支持,无论在何时何地,人们都能够高速接入互联网,保持远程通信、进行数据传输、实现资源共享。为此,开发易实现、低成本的移动Web技术也成为一个值得研究且可应用于教育、商务、政务等领域的重要课题。
2 Web技术概述
随着移动网络和移动技术的发展,目前基于主流研究地位的是移动产品软件接入渠道的开发。移动技术融合了移动通信技术和移动计算技术。移动web技术主要就是能够通过网络在各类移动设备上浏览并操作web网页。只是普通的web版面比它排版更精细,功能更完善而已。移动Web正在成为向大量移动设备分发简单移动应用的一个低成本途径[1]。当然,其开发也可以遵循普通web的开发原则,其集成的模式要求能为移动浏览器提供特定的输出和逻辑呈现。随着移动网络技术的不断开发,目前市场已经或即将出现越来越多的针对于不同用户的专业应用。
3 传统协作学习方式的弊端
我国对于协作学习的研究与实践起步不久,大多还是在教育部统一策划下进行。主要研究方向有学术研究与应用研究等。当前大多协作式学习的应用还主要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将学生以分组形式进行。对于如何提高学生的协作意识,学生如何通过协作来达到习得和提高能力则是协作学习的解决策略。虽然说以小组形式组织的协作学习方式具有一定的交互性,但在具体实践中还是显示出了一些弊端。
第一,学习对象的参与范围有限。一般学校组织的协作学习大多完成于班级授课过程中。部分协作任务即使放在课外,为方便教师检查效果,也大多止于同学之间。这种协作学习方式通常使班级以外的学习者难以参与进入。
第二,学习交流方式受限。大多传统的协作学习过程中的交流都是学习者之间同步进行,课外的异步交流方式不多,困难较大。而协作学习的交流方式和交流效果也往往会决定着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第三,获取学习资源方式贫乏。传统学习中,教学资料和教学目标大多来源于教师的课前准备,教学效率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有密切关系。而在现今信息化高速发展时代,这些资源明显难以满足日常教学的需要。受身份和年龄等的影响,其解决方式也不多。
第四,协作学习参与人员单一。一般的学习参与对象仅仅局限于教学师生之间和同班同学之间,外部群体很少能够参与加入。这使参与人员的形式显得单一。
4 计算机支持下的移动协作学习概述
北京师范大学杨开城教授的观点认为 “学习活动是为了达到特定的学习目标学生完成的学习任务及其所有操作的总和。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主要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尤其是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来辅助和支持协作学习(CSCL,Computer―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2]。CSCL兼具了计算机技术和协作学习的优点,它为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拓宽了范围,也使协作学习的某些弊端得到较大的改善。♚
1)活动理论下移动协作学习的要素
活动理论起源于康德与黑格尔的古典哲学,形成于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是社会文化活动与社会历史的研究成果[3]。活动理论主要研究人类在不同时期和发展过程下不同实践类型的跨学科框架。活动理论中分析的基本单位是活动。活动系统包含了主体、客体、共同体等三个核心成分以及工具、规则和劳动分工等次要成分。而次要成分又构成了核心成分之间的联系。其主要关系如下图所示。
根据活动理论的描述,移动协作学习模式也是一个活动系统。其构成要素主要如下。
主体:不论是移动还是协作,学习者依然是活动的主体。活动的开展必须以学习者的特征与需求为基础。考虑到主体活动中的移动性,如何做好监督工作将是要考虑到的一个重要因素。
客体:客体的活动目标包括学习任务和内容等。在活动中,主要把协作客体转化为协作产出结果,最终实现移动协作学习活动的目标。
工具:工具是完成该活动过程的技术手段。在移动协作学习过程中的工具主要通过移动设备和交流工具等来完成信息的传递和资源的共享等。协作工具要根据协作主体和活动内容的特点来选择。
共同体:协作学习过程中能够帮助协作主体完成活动目标的对象和事物均可成为共同体的一部分。协作共同体要始终充当好在活动过程中扮演好指导或辅助等角色,有利于学习者之间共同完成协作任务,达成活动目标。
劳动分工:协作是一个活动过程,过程自然离不开劳动分工。参与学习的共同体成员进行劳动分工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共同的学习目标。分工方式和程度是否合理也将直接决定着活动的进程是否能顺利开展和劳动结果是否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规则: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学习的共同体都应该遵循一定的行为准则,包括活动监控、学习评价和激励机制等。它是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保障。规则的完整与合理,也将是活动设计中的重要影响因素。
5 移动协作学习应用设计
前苏联心理学家列昂捷夫认为,活动是有层次的。它包含三个层次,即目的性层次、功能性层次和常规性层次等。根据教学设计环节的流程来看,移动协作学习的设计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3)过程设计。按照学习客体的不同,学习活动可分为概念类学习活动、问题解决类学习活动和应用类学习活动等[4]。对于概念类学习活动,只有遵循一定的流程才能有助于学习者深刻理解学习内容。一般情况下,概念学习包含概念的获得、转变和应用等,所以对其过程设计也应包含概念的获得、转变、应用和评价等阶段。每个阶段的具体活动方式都不尽相同。对于问题解决类学习活动的设计则可以参考德国心理学家敦☭克尔的观念,确定范围、指出方向、提出一般方法和特殊方法并具体执行来一步步推理以达到问题解决的目的。
应用类学习活动是一项特殊的类型,它是主❤要针对移动协作学习活动而规划出的一项活动。它能体现一项活动的学习意义和实践价值。所以这类活动设计主要应从实践案例中去寻找模板。通过模板分析与技术应用来实现设计。
4)评价设计。任何学习活动的完善都离不开评价机制。学习共同体通过对学习活动的评价与反思,不断改进活动过程,最终实现提高协作学习的能力。移动协作学习的评价设计首先要设定评价原则、明确评价目标,然后ღ结合活动理论的相关要素,在目标和原则的指导下规划出活动框架和模型;最终根据模型确定评价指标。
6 总结评价
纵观当今社会计算机技术与个人存在的关系,移动学习和协作学习将会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移动协作学习的活动设计与应用✡必将成为未来教育的主流。本文借助活动理论的指导,结合web技术在移动平台的可行性体验,通过对移动协作学习活动的应用设计分析,进一步验证了通过智能移动设备终端技术实施协作学习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2] 黄荣怀,Jyri Salomaa.移动学习――理论・现状・趋势[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3] 党保生,基于活动理论视角的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活动设计研究[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4] 戴维・H・乔纳森. 重温活动理论:作为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的框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