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竹枝“档案”里的近代北京交通

时间:2024-12-26 12:54:42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竹枝词是我国文学殿堂中的一朵奇葩,它高度真实地记录了中唐以来历朝历代的社会风貌,可谓一种珍奇的民间“档案”。除具备极高的文学艺术价值之外,竹枝词还以其独特的内容题材而富有民俗学、社会学、历史学等诸多其他学科价值,就其历史学价值而言尤为关键的是其社会史价值,足以“以诗证史”。晚清,随着西方文明的东来,古老的北京城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一ธ系列新式的交通方式从西方引进,北京城市道路建设也日趋完善,而新的交通法规愈来愈符合近代城市发展的要求,给北京市民的出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北京竹枝词中对此均有记载。将竹枝词作为一种档案史料,文化界已有先例,遗憾的是当前尚未有论著以此为视角探析北京交通的近代转型,本文以北京出版社2007年版的《中华竹枝词全编(北京卷)》为基础,拟用此独特的“档案”辅之以其他档案史料和文献,从传统到现代,全方位地考察清末至民国期间北京交通的变迁。

一、交通工具

(一)“四轮飙举马如飞”:传统代步工具的沿革

北京城市交通的变革最先表现在市民出行所乘坐的交通工具的演化,经历了新旧交通工具共存向以现代化新式交通工具为主的历史时期的转变过程。“一片朝云拥翠裘,晴郊宝马去如流。喇嘛打鬼横吹角,黄寺门前人自愁”,此词是清人佟世思于康熙年间所作,描写当时人去郊外寺庙祈福是骑着马去的。“马踏香泥雪未消,海王村里市声嚣。丹青日逐江河下,独绕回廊访北萧”,时至民国,人们去琉璃厂海王村厂甸观画还是骑着马。驴是容易饲养、比较驯服而且耐力较强的牲畜,因此也成为老北京市民的一种常用代步工具,如上坟骑驴的:“鸦黄半臂石榴裙,柳叶斜簪拂翠云。载酒跨驴郊外去,逢人只说拜新坟”。此种骑牲口出行的交通方式是最为便捷和简单的,也是古代中国社会民众最原始的代步工具,在此基础上加以改造即有了可以挡风遮雨遮阳的车轱辘,于是出现了马车、洋车、驴车、牛车和骡车等。传统中国的马车车座构造比较单一和简陋,清人梁同书写道:“细马轻车巷陌腾”,因制造粗劣而且较重又无弹簧,故奔驰在马路上时稍有不平即会剧烈颠簸,乘✪客痛苦不堪。1826年,法国一位退役军官发明了“公共马车”,几年后四轮的“洋马车”输入北京,“宜家宜室赋于归,五色旗悬映画扉。并坐香车人似玉,四轮飙举马如飞”是其生动的写照。马车之外北京市民较多使用的传统出行工具是驴车和羊车,竹枝词对此描绘道:“满街车马似游龙,避道人刚阻下风。忽听扬鞭呼“”,旁穿驴凳出胡同”,街上人来往多有乘驴车的,驾驶者被称为驴凳。比驴车更为经济的是羊车:“省钱省力是羊云,不过京钱几十文。惟怕阔人说泄底,故将扇子障尘氛”,作者在此将骑羊车出行者的死要面子形态表现得尤为逼真。

(二)“天外飞来风鹤声”:现代交通工具的出现

1886年北京城里已经出现了人力车,“沿街走遍响声扬,脊背朝天两足忙。市面萧条座客多,徒唤奈何亦无方”。

另一种靠人力行使的新式交通工具是自行车,也称脚踏车、自由车或单车。自行车在20世纪初从日本传入北京,清人兰陵忧患生描绘了时人骑自行车的娇态样:“臀高肩耸目无斜,大似鞠躬敬有加。噶叭一声人急避,后边来了自行车”。民国以后自行车风靡北京城。新式交通工具的进一步发展则为机动车代替了人力车。北京第一辆汽车是清光绪二十八年进口专供慈禧乘坐的汽车。“汽车无事且兜圈,晚景苍茫署热天。行至海关仍散步,徜徉河岸数轮船”。继汽车之后传入北京的现代机动交通工具是电车,“电车一动响郎当,来往行人上下忙。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乘坐者亦甚多:“万余人民皆归家,数辆电车那坐下?坐不下人也得坐,只有拥挤别无他”,人口增加速度远远快于北京城市交通完善的速度,民众只好拥挤在电车里了。火车始见于北京其实比人力车、自行车、汽车和电车都早,竹枝词对于火车的出现也有描述:“入门下马气如虹,水远山长处处通。更有花车如锦阁,专门载去富家翁”。

(三)“行驶如飞似虎狼”:市民的抉择与适应期

老北京人面对新颖的交通工具,一开始是抵触的。比如对于洋马车,驾洋马车者通常将车速提至飞快:“叮当遥送耳边声,如电马车在后行。深愿两旁人早避,碰撞随意不留情”。随着时间的推移,符合历史发展潮流之物还是能够得以长存和发展的,也能被人们接受和认知。宣统庚戌年北京市民即认识到人力车的轻便:“短小轻盈制自灵,人人都喜便中乘。自由平等空谈说,不向身前问弟兄”,电车的稳当:“玉虎牵丝日几回,蓉塘莫漫说轻雷。大轮已旧车行缓,辐毂还将电力催”。在进一步认知其优点之后则更多的是对现代先进文明的赞誉:“京奉火车东站殊,辉煌真个好规模。试从对面看京汉,西站何能常向隅?”大力赞扬火车站的恢弘气派。

二、道路建设

(一)“黄沙如粉满街飞”:传统马路的弊病

古代中国的道路为泥路,修筑较好的至多在其上铺一层砂石,如此可谓传统中国的“高速公路”了。路窄、尘土飞扬和臭气熏天是其典型的特征,外加缺乏日常维护,往往泥土和垃圾堆积如山,马车飞过时北京城道路一样尘土漫天:“一双蔗棍轿前催,曲巷回过喊若雷。更有双鞭前叱咤,威风扬起满城灰”。没有马车经过,起风时也是尘土飞扬:“三月初三春正长,蟠桃宫里看烧香。沿河一带风微起,十丈红尘匝地扬”。传统马路的另一大缺陷是高低不平:“长安道上最难行,街市高低路不平。寄语官商牢记着,城门监督更无情”,对于一般贫苦大众而言,更为难以忍受的不是长安路上的高低不平而是看城门的清官吏的勒索和敲诈。一到雨雪天则目不忍视了 ヅ:“雪晴满路是泥塘,车畔呼♒儿走不忙。三尺动摇风欲折,葫芦一串蘸冰糖”。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清廷和民国政府才对原有马路进行改造和新修,建造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道路。

(二)“新修马路平如砥”:新式道路的修筑

清初北京除正阳门外御道为石板路外,其余均为旧式土路,为此1905年清廷成立了京师巡警总厅,负责监督道路修筑工程。新修马路后“王道平平”:“大街拥挤记当年,高在中间低两边。一自维新修马路,眼前王道始平平”,“便利交通大小街,水乡何处有尘埃。新修马路平如砥,多少洋车逐队来”,车行驶在街上也平稳多了。 传统中国修筑马路完全凭人力或者畜力,少数加之以土制或石质工具,既辛苦又费时。时至清末已经有了机器修路,汽碾,如:“人传海T路竖平,石用桃花浆水倾。更喜京师诸马路,都将锯子活修成”,此竹枝词记载的是孝钦显皇后金棺出城,海T一带马路,用碎石填平,后用石灰水浇灌,美其名为桃花浆,再用汽碾轧竖,这种修路方法,当时的北京人称之为锯子活,是西式新法。据当时的档案资料统计,清末共计修筑了86条道路,道路总长约65公里,据北平市工务局统计到1946年北京共有95段道路,总长度达346公里,但其中“沥青路有10%,石渣路13%,其余多为土路”,但近代北京的道路建设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三)“绿杨垂柳马缨花”:道路美化与养护

针对道路尘土满天的情况,清末北京市民常泼水除尘,“马蹄过处黑灰吹,鼻孔填平闭眼皮。堆子日斜争泼水,红尘也有暂停时”而清廷也雇有街道清洁员:“不教路上起尘埃,清道人夫日泼街。大似一番春雨后,十分得用是皮鞋”,还派出了洒水马车:“一叵罗浑水泼街,登时通道绝尘埃。黑皮鞭子吆喝处,几辆轳车赶下来”。20世纪以前,北京民众乃至全国民众几乎都没有“卫生”这一概念,过去北京街头随地大小便到处皆现,居民家中的粪便等污物也是随意泼街,街中沟渠更是长久不通,臭气漫天。1905年,京师内外巡警总厅设立了以清道为主要任务的卫生处,建立了一支清洁队伍。自此以后居民的垃圾禁止倒于街道,每日由土车分两次运出城,以车摇铃为号。光绪二十七年始各街道还修筑了厕所,不准随意便溺:“粪盈墙侧土盈街,当日难将两眼开。厕所已修容便溺,摇铃又见秽车来”。工信部则每年二月派遣郎官监理街道沟渠中的污秽:“二月又二月,北京过一闰。淘沟复淘沟,南人舌三寸”,为此有了“北京过一闰,人食三升粪”的谚语。

三、交通法规

(一)“香车宝马乱如麻”:交通法规意识的匮乏

交通法规对晚清以前的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概念,比如“车如流水去来忙,岗警维持手脚慌。乡人不识柏油路,疑是人家打稻场”,时至民国汉口马路岗警在要冲之处指挥交通,而车夫们却完全视而不见,还像以往一直以来的出行习惯任意行驶,导致岗警手忙脚乱,一些没见过交警职业的民众还纷纷驻足观望,甚至将新修的柏油路当做人家的打稻场,可见传统中国民众对西方现代化交通常识的匮乏。马路上车行无章是传统中国社会城乡交通法规缺失的典型表现:“游罢归途日已斜,香车宝马乱如麻。火神庙内无人问,冷落东邻书画家”,传统中国国民交通法规的意识匮乏,任意违反交通法规,是产生车祸等其他一系列交通问题的主要根源。当然晚清以前我国国民交通法规的意识较差是由我国古代以农立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民众受教育程度极低,城市化几乎缺失等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但最为根本的是由于几千年来的官本位思想和统治者本身交通法规意识的缺失和对道路交通法规的制定以及树立其权威性的不够,对法规宣传、教育不力的结果。

(二)“条条路线分明甚”:现代交通法规的建立

古代中国历代政府大多实行夜禁,也称宵禁,即夜间禁止市民出入城。夜禁政策到了清末,随着社会局势的变换和西方现代城市交通法规意识的东来,清廷也逐渐放开了,“长街寂寂无车马,空见重门彻底开。唯有多情天上月,夜深仍照女墙来”,夜里直接不关城门了。晚清一方面西方现代交通法规逐渐传入北京,另一方面清政府的新政也对现代交通法规在中国的萌芽产生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京师巡警厅制定了一系列的交通管理法规,如规定了马车、轿车等的出入线路,禁止随便抢行、插车,不允许随处停车等,从实行的结果来看其努力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的:“小巷难行窄且斜,订章出进口无差。条条路线分明甚,日后何愁再插车”,再如:“人马纷纷不可论,插车每易见前门。而今出入东西判,鱼贯行来妙莫言”。

(三)“市巷通衢自指挥”:交通管理机构与群体

光绪二十八年清廷设立了工巡总局,主要掌管:“督修街道工程,管理巡捕事务”,光绪三十一年改置为巡警部,巡警部下的内、外城巡警总厅又分为九厅,分厅下的警务课和路工局掌管北京城的建筑和交通,卫生课和清道所掌管北京城市道路的垃圾清理和厕所等事。次年,巡警部改为民政部,内、外城巡警总厅成为部直属机构,其机构和职能只个别内部作了一些调整。通过清末的一系列改革,北京的城市交通管理机构日渐完善。随着清廷道路养护机构的发展,一个新的职业群体也随之形成即负责管理马路交通和维持城市道路秩序的巡警,也有称之为巡捕的,此职业群体的出现大大改善了北京的交通秩序:“市巷通衢自指挥,提刀策马走如飞。闾阎守望凭谁助?都在朱门队队围”,再如:“日暖风和巷陌清,指挥界限最分明。忽然车马拥途路,急煞佳人恼煞卿”。

先进的交通方式给北京市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比如原来沟通南北的京杭大运河自元代至清初都是京津等地粮食的主要运输渠道,元大都作为全国政治中心地位的确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了漕运与海运两大交通系统的支撑,时至清末一方面由于河道淤塞,更重要的是现代化的铁路、公路等交通方式的出现使得漕运日渐衰落,“军粮民食仰南漕,吴郡香粳下万艘。海运亦停河运废,空寻遗址问仓廒”,南漕废后,京仓皆空,北京市民日 ☺常生活所需大米均由商人用新式轮船或者火车贩运至北京:“米贵长安向未曾,京仓籼粳已难登。白粮赖有新杭运,红朽居然旧价增”,价格自然也就倍增了。又如原来北京市民均由通惠河乘船到二闸游春,沿河的酒楼也因此而兴盛,汽车出现后:“忆昔曾为二闸游,行人如蚁荡行舟。汽车自达通州路,冷落河干旧酒楼”。西方文明对近代北京交通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从上述诸多描写北京交通的竹枝词足以详见,北京交通的近代化是中国众多城市交通近代转型的一个缩影,也是考察北京民众日常生活变迁的一个侧面。竹枝词作为一种珍奇的档案,是我们得以品读其中韵味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高永建.从清代竹枝词看京城的文化时尚[J].北京档案史料,2001(1).

[2]北平政府.北平市[J].北京档案史料,1991(1).

[3]林颂河.数字统计下的北平[J].社会科学杂志,1931(31).

[4]北平市工务局编.北平市之概略[J].北京档案史料,1993(2).

[5]张宗平,吕永和,吕永和,汤重南.清末北京志资料[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4.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