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道德教育观看高校德育教育的缺失

时间:2025-01-13 06:46:43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要:中国五千年文化积淀、形成的传统道德教育观,不仅仅表现为受教育遵守道德所规定的行为规范和纲常礼仪,更重要的在于将道德视为人的一种生存方式,引导个体发挥个体生命活动的丰富性,超越个体生命的现实性,实现对个体生命意义和价值的追求。但当前,由于各大高校随波逐流,盲目学习、运用国外的教育理念,由于缺乏相应的文化基础而生搬硬套以至于无法真正发挥其作用,而在这一过程中我国高校基本上忽视了本土的道德教育的生命意义,进而造成高校德育教育目标、德育过程以及德育效益等方面的严重缺失。本文从传统文化中挖掘生命意义的内涵,通过自身对当前高校德育教育问题的分析,提出构建生命实践的德育教育体系,希望对当前高校德育教育的改革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传统道德教育 高校 德育教育 缺失

1 传统道德思想中对生命意义的追求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体系是以“天坤之大德曰生川”为基础生成的体系,从道德两个字的造字中可以看出,“道”是指需要人心加以分析才能走上直的路,“德”在“直”的下面增加了“心”,表示在生命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内心的参悟。传统的“道德”内涵从字面上就可以看上,其不仅仅关涉社会生活,更重要的是在于参悟个体生命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即是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关注,牟宗三先生曾指出“中国文化在开端处的着眼点是在生命,由于重视生命、关心自己的生命,所以才会重

德。”[1]

中国传统儒道思想中都是以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为核心的道德价值体系,道家认为道是永恒的生命力,是天地混沌合一的整体之物,有着独立的生命,是宇宙万物的生命之源。在老子看来,世界是由道而产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2]万物因道而生,因道而不断地发展演变,“道生之,德畜之。”[3]万物因德而生长,而产生了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儒家思想的精髓之处也将宇宙和人的德行联系起来,追求“内圣外王”的理想境界,最终实现人的生命价值完满。在儒家看来,万事万物都是以生为意,以生为心,人最大的德行就是“生生之德”,也是自然界中生命意义的实现。儒家的“生生之德”也更多地被用于日常生活中,即是对“仁”的追求,每个人都出生开始就与亲情产生联系,也就是在生命关怀中存在的,即提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爱亲情,对自然万物都怀有爱与关怀。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儒道两家思想是从人与他人的情感出发,这种情感从本质上讲是对生命的关怀,所以说,中国传统道德思想中蕴含着对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的追求,这种追求具体表现为三个统一中,即个体生命的物质性与精神性的统一,生命的个体性和社会性的统一以及生命的有限性与超越性的统一。

中国传统道德以自然万物的生命存在作为认识对象,把对天、地、人之道的体悟融入到人、自然和社会共同发展的生命活动之中,充分显现我♛国传统文化中对生命活动探索积极性。说明道德教育是人对生命存在的活化和内化的过程,是需要个体主动、积极地投身于生命活动之中的参悟。但当前我国各大高校普遍地将道德教育看作是对日常生活外在规范的约束和服从,而这些仅仅是道德教育的表面,深层次的道德教育应该是引导个体发挥个体生命活动的丰富性,正因为对道德教育缺失了深层次的认识,我国高校道德教育在德育目标、过程以及效益方面都存在严重的问题。

2 高校德育的问题分析

本节从高校德育目标、德育过程以及德育效益等方面全面分析当前我国高校德育教育的现状和问题。高校德育目标设定、内部结构以及功能等方面脱离了生命价值的终极关怀;目标的缺失导致了德育过程的片面化,也就无法实现德育的效益。

2.1德育目标的缺乏科学性

从我国传统道德中形成了生命价值的高校德育教育必然要以人的生命存在的现实性和超越性为出发点,并且要实现现实性与超越性辩证统一的关系模式,过分强调一方而忽视一方都是不科学的行为。当前高校德育教育要么强调超越性,超越性是人的生命存在与活动的根本属性和内在特质,因此每个个体不会停留在对现状的满足中,而是不断地寻求超越本我,而作为人类精神活动的道德,也不会仅仅满足于对现实生活的复制,而是引导个体实现对生命的超越,但在高校德育基本都采用形而上的教育方式,忽视了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等;其次,高校德育过分追求现实性,人的超越性中已经包含了现实性,对现实的超越是个体追求的目标,由于片面追求超越性,而导致过分关注教育主体性,但道德应将外在规范转化为内在追求,督促个体功能的实现,当前高校德育过分追求现实性,使得德育中现实性和超越性难以融合,以至于出现德育目标的混乱。

高校德育教育目标应具有统一性从基本的道德出发,从低处向高处进行螺旋形地发展,既要有远大的目标,要从符合受教育者个体特征,但现代高校都存在这一弊端:一味地追求德育的宏观、长远目标,而忽视个体特征如思想境界、道德意识、人生追求、接受能力等等的差异性,缺乏分层化、递进性的科学方式,对已定的教育目标一贯到底。由于以上这些问题相互影响,德育目标的设定也忽视了受教育者外部环境和内部精神之间的影响与转化。

2.2德育过程的缺失

高校德育从本质上是无法脱离生活而孤立存在的抽象的规范体系,它是一个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相互交换的开放系统。在这一系统中,社会、学校、家庭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形成了立体式、全方位和开放式的德育教育网络,而受教育个体在这一网络中用自己与众不同的方式构筑“知、信、行”的内部循环。因此,德育应该是个内外协调的系统工程,但当前高校德育教育实施过程并未系统化。就高校德育培养环境来说,忽略了社会环境的消极导向,当下社会环境的影响作用也日益渗透到个体的意识和行为中,逐渐影响学生正确的道德观,也逐步削弱、抵消学校倡导积极的道德,因此高校德育中要重视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其次,高校实施德育的过程也忽视家庭伦理建设,家庭教育重要的是品德教育,这也是受教育者最早接受的教育地方,这不仅影响个体性格的形成,也影响着个体三观的确立,家庭成员尊老爱幼、相亲相爱等都潜移默化影响个体情感培养,所以相对学校德育来讲,家庭德育更基础、更直接、更有效,具有奠基性、易感性、互动性、潜隐性和连续性等特点。[4]因此,高校德育过程中要注重家里伦理建设,积极通过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影响学生道德观的正确性,家庭也要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德育。 2.3德育效益的简单化

德育效益是指德育活动中,德育对象个人塑造自身思想品德、♚内化道德文化成果与德育工作者在引导德育对象悟化、认同、内化、吸收过程中所耗费的活劳动与物化劳动的对比关系。[5]高校德育效益不仅仅受德育主体的影响,也受到德育效益评价标准和德育资源配置的影响。但当前高校德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明显不足,德育活动对德育工作者的提出全方位的高要求,不仅要有丰富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同时要要有人格魅力、具有爱心、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厚的领悟力,良好的语言表达和灵活的协调能力,还要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等学科知识,但当下很多德育工作者在某一项或几项方面能力缺失,而导致德育培养目标达不到预期效果。此外,受教育者的个体能力包括其思想、情感意识、接受能力等方面差异,影响着德育实施的效益。其次,德育资源配置的不足,如德育经费欠缺、人力资源不足、家庭以及社会资源也未得到充分的开发运用,导致德育效益的简单化。第三,高校缺乏德育效益的评价体系,过于强调生命的物质性、眼前效益和整体效益,而忽视了德育的精神性和长远的、个体效益。那么德育目标、过程和效益中存在这些问题,高校应该如何有效解决问题,本文通过传统道德教育观,为高校建构生命蕴涵的德育教育体系。

3 构建高校生命实践的德育体系

生命实践道德教育从本质上来讲,是围绕个体生命而开展的实践活动,和核心问题在于如何有效地引导个体生命从物质形态向精神形态过渡。

首先,高校要重新认识德育教育的目标,树立生命实践的德育教育目标,结合中国传统道德教育以情感和人性的基本诉求点,通过情感教育激发受教育者理性认知达到自省和体悟。正确的情感可以提高受教育者的认知指导道德实践行为,调节个人行为、规范内化。中西方文化都强调道德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古希腊时期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到康德秉持理性为本的道德认知,尤其是强调尊重个人情感;中国文化中较西方文化而言,倾向于集体情、民族精神等博大的胸怀,通过内在情感升华,使得身心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达到把握世界的能力,因此高校树立生命实践德育目标,引导受教育者自我的情感体验来提升道德水准。

其次,营造生命实践德育น体系的培养环境,任何个体的道德培养,社会、学校和家庭的三者缺一不可,个体生命实践德育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高校德育思想源自于教育理论的发展,同时家庭和学校是教育理论发展的土壤,三者要紧密地配合。学校和家长要通过多种方式加强信息的沟通,学校有责任将道德教育情况向家长介绍,家长一方面积极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学校的道德教育情况,另一方面也要主动地向老师反映子女的学习生活、思想情感等方面的情况;同时,学校还要承担起联系社会的任务,与社会结构建立合作关系,比如带领学生参观历史文化古迹进行传统道德教育,还可以加强中国传统节日礼节等的宣传,家长在这一方面也要引起重视,对子女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

第三,高校生命实践德育实施方法,生命实践德育教育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引导学生回归生活,生命存在于生活之中,生活是一个个个体独一无二的生命历程,而“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体、整个生活之中,不会有脱离生活的道德。品德的培养应当遵循一种生活的逻辑,而不是一种纯学科的逻辑。”[6]但现代高校德育教育偏移了生活世界,教育方式单一化、内容政治化、道德教育实效性低等都使得道德教育面临困境,如何摆脱困境,高校德育教育只有根植于广袤的生活世界中,才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回归生活的方法,即要求高校德育要在生命与生活两者之间建立某种本质的必然的关联,必须以理解和尊重生命为出发点,探索生命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规范和引导个体生命超越本身的过程,并重视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充分利用身边与学生紧密相关的具有价值冲突的事件,用一种积极的方式进行道德探讨,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这种方式也符合大学生特殊的身份,作为一个准社会人,大学是学生迈入社会前最后一站,高校要让每个学生尽可能地接触社会生活,回归生活世界的德育教育,摒弃传统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单纯的传授知识的方式,而要贴近生活,指导实践,指导学生对生活世界中各种☮道德现象进行探讨。除了上述分析的方法,高校要深化德育教育考核体系、加强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努力。

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生命视角来审视高校德育,启发高校德育教育回归生活,回归个体生命的实践活动,通过学校、社会和家庭三方面的结合,构建开放的德育教育体系,这一体系涉及方方面面的内容,本文围绕构建生命实践德育教育提供大体思路,由于文章篇幅有限,未能展开深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牟宗

三.中国哲学十九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43.

[2]老子.道德经[M].第四十二章.

[3]老子.道德经[M].五十一章.

[4]周先进.家庭德育环境的主要特征及优化思路研究[J].理论界,2007.

(12):35.

[5]刘志军,万永彪.高校德育效益影响因素及其提高途径探析[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1):47.

[6]王如才.主体体验:创新教育的德育原理[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34.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