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和医师培训研究
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中应考虑到医学教育是一个终身连续的过程,要使研究生培养计划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很好的接轨,必须要求每家单位和个人认真执行临床轮转的培养计划,并在毕业和进入基地时提供切实可信的临床轮转经历依据,招生基地在入门和结业考试资格审核时必须严格把关,保证培训工作的公平、公正。
研究生教育现状分析
结合沪上三家医学院校相关附属医院的研究生培养计划的情况来看,临床型学位对于临床轮转均十分重视,在3年的培养阶段,均有一半以上时间用于临床工作的积累。而同时也看到科研型学位的研究生在培养中临床工作并不是其培养重点。将专业学位和科学学位分开是国家学位委员会一直以来的制度与政策,因为其培养的对象和目的是不同的,其初衷是非常明确的。而近几年随着医学教育的发展,高学历层次的人逐年增多,很多单位在聘任制度上与学历学位的挂钩日趋紧密,故很多医学生开始一味地追求高学历学位而忽视临床工作。然而,临床工作是一项需要时间积累,而且是需要实实在在的在临床一线工作,才能培养出真正合格的住院医生。而研究生学位培养与住院医师培训体系是两种不同的培训制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如何将两者有机结合,是很值得研究的问题。根据此次调研,我们发现以/缺多少补多少,缺什么补什么0的原则来整合学位培养与住院医生培训体系是有一定可行性的。即将研究生培养阶段的临床工作计入,予以抵扣相应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年限,从而适当缩短其在住院医生的培训年限,体现高学历高学位层次人员的优势。
保证研究生临床轮转质量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现状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效果很难在短时间内体现,如果不重视,培训将流于形式,部分科室对住院医师存在/重使用、轻培养0倾向,有些甚至任其在临床实践中自行摸索,带教不到位严重影响了培训质量。再加上上海39所培训医院在等级、学科发展等方面存在差异,不可避免地造成各培训基地之间水平参差不齐,这一差距反映在招生过程中,表现为学员分布不均,结果往往是优质生源向优质培训基地集中,具有一定临床经验或学历较高的优秀者更容易获得较好的培训资源[4],这一现象导致了医疗教学资源分布的不公平。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控制
1.培训医院做ล好学员考核管理与带教。目前各医院对培训质量的评估更多的是以考核成绩为基础的事后控制,培训过程管理,特别是针对带教师资的教学质量评估和激励机制还难以满足实际工作需要。建议培训医院管理部门对学员评价时,用标准化的考核评估表,公平公正评估。目前我院将各临床科室的带教和绩效考核相结合,对临床科室带教人员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2.做好基地管理与评估。卫生行政部门尽快建设培训基地评估长效机制,重视培训流程管理,对培训不合格的单位及时从基地名单中去除,建设住院医师管理系统,将一个个孤立的培训医院信息整合到一起,实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时监控,提高管理效率,把对各培训医院管理部门和带教医师的培训和交流纳入常态化管理。3.完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建立统一的、专业化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美国的住院医师培训制度由相关专家从专业的角度出½发进行设计、执行,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在制度的设计、执行和评价过程中,医学专家的意见得到充分的肯定。培训制度的☭方方面面均有明确的标准和清晰的规定,所有相关人员均非常明确他们各自的职责和权益,并且还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进行管理[5]。4.开辟顺畅、合理、全市联动的二次就业渠道。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目前正在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师心里并不踏实,从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变,给他们带来了一些困扰和忧虑:是否能在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后顺利地找到自己理想的单位。美国的住院医师匹配制度已有50多年的历史,通过这一全国性的系统,医学生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和医院进行住院医师阶段的培训,而医院也挑选了符合条件的学生:这一匹配过程由网络申报、挑选面试、双方给对方排序、最终通过计算机匹配、公布结果等环节组成,匹配制度相对规范、公平、合理,ง值得借鉴[6]。近年来上海的新医改中做了医疗联合体的尝试,卫生行政部门可以以此为契机,各培训医院可以将培训学员输送至各基层单位,经过一段时间积累后,经培训的医师必将在众多基层医疗机构从事工作,并发挥作用,成为联系培训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的纽带和桥梁,便于加强联系和双向转诊,从而产生/桃李满天下0,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效应,这对扩大培训医院的影响,提升培训医院的品牌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7]。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都是以临床医疗实践工作为载体,以掌握二级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提高医师的临床实际工作能力为目的。所以,把二者接轨可减少教学资源的浪费,同时也能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提高我国医师的整体水平。
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