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视剧人物的悲剧冲突
1前言
在电视剧《乔家大院》第四十五集,晚年的乔致庸回忆自己的一生,面对着镜子中的另一个我,像是面对自己的敌人,又或者是一位老朋友,发表了一番庄生梦蝶般的感慨:昨晚我做了一个梦,刮来刮去,这个房子,直接就刮到了自己的院子里。怪了梦见我变成了一阵风。刮来刮去,这院子还是这个院子。我都不认识了。那说的话,我都听不明白。穿的衣裳,我也没见过,怪了!你觉得你这辈子过的咋样?值吗?你就干了几件正事,挣了点银子,盖了个大院子,我还得感谢你。我恨你!我恨你!我讨厌你!你把我给毁了,把我一辈子给毁了!你知不知道,我有才学,我有智慧,我有勇气,我有热情,我要是能按照我自己的路走,我何尝不是一个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现在呢?一个大地主。一个大地主坐在这个院子里,一个老财主。这不是我想要的,不是我想要的,我守着这个大院子有什么意思呢?我守着那么多银子有什么意思呢?你把我的一辈子给毁了。你还救国,你还救民,你连你自己都救不了。
我一想起来,我☯一辈子都没有了,都一去不复返了,我就感觉好像有一个她用手掐住我的脖子,勒得我喘不过气了。过去,什么他娘的过去,我也没有什么过去,我的过去葬送在一大堆莫明其妙乱七八糟的琐事上了,我的热情我的勇气,白白的浪费了。就像是一道阳光,落进了深渊里。真希望一天醒来我的过去都只是一场梦,都烟消云散了,一个崭新的生活开始了,该多好呀。
2中国电视剧人物的悲剧冲突
这是晚年的乔致庸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对时间流流逝、青春不再的感叹,也是对自己经商生涯的否定。他本是一个可以考取功名的人,却不得不经商担起家族的大业。在电视剧开头,在他决定放弃科举时,将一盆水浇在了自己身上,他要洗刷自己过去的心思,抛弃自己过去的理想,其实他并没有洗刷干净,而是将它们深深的埋在了心底,在他要离开这个世界的一刻,他又重新找回了自我,和自己的本我来了一次亲密的对话,充满痛苦,充满无奈,他甚至恨着自己。这样的处理让观众看到了这部电视剧不一般的艺术魅力,对乔致庸的形象有了立体化的提升,在他的一生中,他不但在和别人斗,还是在与自己内心的不灭的梦想斗争。而这正视体验了乔致庸与自我内心的矛盾冲突。
而这种人与自我的矛盾冲突是更深层 ☻次的悲剧冲突。雅斯贝尔斯认为,悲剧知识乃是不仅产生于外部活动,而且发生在人类心灵深处的历史运动的最初形态。冰心也说过,悲剧必是描写心灵的冲突,必有悲剧的发动力,是悲剧主人翁心里冲突的一种力量。n 63毕竟,人在与外部自然、社会发生冲突的时候,最终的解决都要依赖自己的意识和意志,都不可避免的在自己内心深处荡起强烈的情感波斓。人的内心是无比复杂的,古希腊德尔菲神庙阿波罗祭台的石碑上,刻着这样的警句:认识你自己。希腊人以神谕提醒人类认识自己的本质,这也是一直困扰人类的谜语。弗洛伊德的学说将人的意识视为无意识、前意识、意识的完整的动态的心理结构,与三者相对应的人格是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是人最本原的一种冲动和心理状态;自我是受现实生活中各种伦理原则抑制和伪装了的本能;超我是理想的自我。尽管其性意识决定一切的力比多理论有些偏激,但是对人的意识的划分还是把握住了人内心的复杂性。
后来的拉康用镜像理论来隐喻一个人认识自己的过程☃。于是,镜子成了一个重要的道具,在照镜子的时候人往往才觉得里面那个人不是自己,或者从镜✞子中希图看到想要的自己。电视剧《青衣》的开始就是大家对着镜子化妆,配合着画外音:风雨乾坤三声叹,天上人间一回眸,这不是别人的故事,是我们自己的故事。这里的镜子中的人,她年龄、相貌以及理想与追求无疑成了记忆中的自己。第八集中,筱燕秋三十岁这一天,她望着一座建筑的玻璃镜,又痴痴地发呆,而镜中的自己一会儿就变成她年轻时候的摸样,她也开始回忆曾经的生活:站在这里,我才明白,自己绕了一大圈就是为了回到这里来。特写镜头中眼泪轻轻滑落。这是她在面对自己时的无奈和无限的痛楚。
无论是前面的《乔家大院》中的乔致庸,还是《青衣》中的筱燕秋,他们都是在做着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过着他们不愿意过的生活,但是,又不能不做,于是他们表现出了另外一种性格。人与自我的悲剧性冲突,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一个人坚持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也做到了,最后却发现这样做是错误的,或者是有不对的地方,特别是当这件事情又无法修改、无法弥补的时候,也有强烈的悲剧性。在电视剧《汉武大帝》最后一集,这位以战胜匈奴而自豪的皇帝去了一趟忠烈乡,在这里,到处是为了打仗而残疾的老人,他们过着无比艰难的生活。此情此景,让汉武帝追悔不己,回宫后,写了著名的《罪己诏》:联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糜费天下者,悉罢之!汉武帝以此举来弥补自己的过失和心中的痛楚。
有时候,在人与自我的悲剧冲突中,个人会被赋予典型人物的责任,这样的人物性格就不仅仅指其个人,而往往成为一个群体的隐喻。电视剧《中国式离婚》,从片名中就能感受到,将这样的独特的离婚方式用中国式来命名,无疑让人物的性格带有强烈的民族无意识的色彩。从林小枫对宋建平的无端的怀疑与指责、不轻易离婚、不折磨够了不离婚等复杂的心态中依然能够看出我们当下对婚姻的潜在的在意或者说对婚姻的依赖。而且,林小枫最后的豁然开朗也带有中国色彩:我听过一个寓言故事,说一个即将出嫁的女孩,问她的母亲,婚后应该怎样把握爱情,她的母亲从地上捧起一捧沙子,女孩看见沙子在母亲的手里,圆圆满满的,没有一点流失,没有一点洒落,母亲突然用力把双手握紧,沙子立刻从母亲的指缝间泻落下来,等母亲再张开手的时候,手里的沙子己经所剩无几
3结语
由此可见,人与自我的悲剧冲突也在努力追求社会的深度和历史的质感,希图更接近于人的真实的心理状态。正如英国人阿伦布洛克在《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中说过的:一方面是人类经验☭的令人丧气的普遍情况,另一方面却又是人类在自信心、承受力、高尚、爱情、智慧、同情、勇气方面能够达到的非凡的高度,这两者的对比一直是人文主义传统的核心。如果仅仅强调一般男女能够达到尊严、善良和伟大的潜在的能力,而忽视我们大多数人是有分裂人格的,很少人能够达到本来能够达到的高度,那么这样一种人文主义就是浅薄的,说不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