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向俱乐部方向延伸研究

时间:2025-01-13 20:08:37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目前我国高校几种典型的体育教学模式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思考,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向俱乐部方向延伸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针对学生的个体特点,改革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能使教学资源得到优化。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模式;俱乐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同以往相比,新课程标准最显著的变化就是体育教学思想发生了变化,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今后一段时间内的体育教学工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向俱乐部方向转变是广大师生共同的心声,同时也是改变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深化体育教育改革的需要。本文对当前体育教育模式改革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向俱乐ฌ部方向延伸的可行性和一些新的设想、建议,期望能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服务。

1传统教学模式向“快乐体育”方向发展的现状分析

1.1体育教学模式概念的界定

对教学模式的认识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美国教育学者乔伊斯在《教学模式论》中认为:“教学式是构成课程和课业、选择教材、揭示教师活动的一种型或计划”。董金昆定义为: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完成所提出教学任务的比较稳固的教学程序及实施方法的策略体系。毛振明定义为:体现某种教学思想的教学程序,它包括相对稳定的教学过程结构和相应的教学方法体系,主要体现在教学单元和教学课的设计和实施上。以上对教学模式的界定大多是从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构的角度出发,认为教学模式是沟通教学理论和实践的桥梁。因此,任何一种体育教学模式都是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有相对稳定的教育指导思想教学目标、教学结构和程序;而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根据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灵活选择。

1.2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向“主动性教学模式”转变的现状分析

我国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一般都是依照前苏联凯洛夫的教学思想和理论体系,以教师传授技术为主,以教师教的内容为核心,教学程序即“讲解——示ธ范——分组练习——巡回指导——教学比赛——总结讲评”。这一教学模式,注重学生身体的发展,有利于运动技术的掌握,但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这一方面,抑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依照新课程标准的思想,自主学习的体育教学模式必应取替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从课程设计、实施到评价的各环节,要把学生主动、全面发展放在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譬如,“主体性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为:学生自定目标——学生自选方法练习——学生自我调控、反馈、教师帮助——多元化评价。

1.3主动性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

要提高自主学习的效果,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必须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特点,如性格特点的不同、身体条件的不同、兴趣倾向的不同,等等。体育教学模式是朝着调动学生对体育课程学习的兴趣,塑造学生的个性特征方向发展,让体育课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要,充分为学生的个性爱好发展方向服务。进而根据学生的心理、个体差异及能力的不同,实施快乐体育、情景教学等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要在上课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快乐体育”和“终身体育”方面的教育和引导,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爱上体育课,从而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实施俱乐部式教学模式可行性的分析

2.1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向俱乐部方向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健康观、体育观、自我健身意识的增强,在体育锻炼的项目上也出现了多样性的选择,反映出主体的体育锻炼意识。如今高校体育教育特点,既满足大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还要必须满足大学生现实身心发展过程中的特殊需要,充分体现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立体式的体育教育结构,深刻地揭示了体育的“时代性”、“永恒性”、“多样性”等方面的特征。因此,必须认真研究高校体育教育的特点,更新观念,大胆进行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

2.2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式的组织结构和基本特点更能适应学生的特点和需求

由于学生都是经过九年的义务教育和三年的高中教育后进入大学阶段,从运动技能来说,他们都已经基本掌握了一般项目的基本运动技能。因而在大学阶段只需对他们进行记忆性的恢复和技术上的提高,同时还应该考虑到个体差异的特点、兴趣的不同、身体能力等诸多问题进而实施,然而俱乐部模式的实施恰好解决了以上这些难题,对高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俱乐部模式的开展,改变了以往上课模式的死板和单一性,这样一来学生可以轻轻松松地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上课,进而满足了在校大学生在课堂上健身、娱乐的不同需要,符合现代实施快乐体育、终身体育的教学目标。通过俱乐部式的改革后,打乱了以往上课班级的固定人数后,不仅能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健康水平和运动技能,而且能提高大学生的交际能力,同时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也得到了改善和发展,更有利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3高校体育俱乐部式教学模式实施的设想

3.1体育俱乐部课程的开设

体育俱乐部的课程是根据学生对体育活动和健身的需要而开设,必须有一定数目和不同内容的体育课程来满足极大多数学生对体育课教学的选择。并要制定教学计划,对教学目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课时分配、成绩考核等做出明确的方案。目前,适合各大高校开设的俱乐部课程有:田径、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网球、羽毛球、武术、健美、健美操、形体、体育舞蹈等课程。在课程结构设计上又分为必修体育课、任选体育课、体育理论选修课等4大类型。在授课方式上采取“开放式”教学,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学习安排自主选择上课教师、上课内容、上课时间。在运动实践中同时开设体育理论课为必修体育课,但体育理论课的内容应有所区别,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像上任选体育课一样去选择体育理论课的上课教师、上课内容、上课时间。

3.2俱乐部课程选课机制的建立

为保证大部分学生满足自己的志愿,首先要制定出《体育俱乐部课程选课指南》的细则,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准确地了解课程设置、授课时间、上课地点、教学内容、考核方法及任课教师等详细资料。二是要在选课前进行教学调研,让每个学生填写志愿,体育部根据学生所填写的内容,进行统筹规划,以确保每一门课程的上课人数。三是要实ฒ行计算机选课管理,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遵守俱乐部教学计划,在规定的时间内,在校园网上自主选课。当然,由于选课制的原因,上课的学生已打破原有的班级、年级以及院系。其优点是遵循了因材施教的原则,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和个性心理特征为出发点,在总的教学体系下,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建立科学教学组织形式,有区别地进行教学,使学生有更多的选择余地。这种教学模式的先进性在于: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形成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教学局面,能让全体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人无全才,人人有才,扬长避短,皆能成才。

4建议

4.1学生是俱乐部式教学模式的主体。体育教学模式向俱乐部方向推行,应开设的课程要满足学生的选择。要建立选课机制,有计划地开课和选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也是教学管理的必备条件。

4.2体育师资力量和体育场馆设施是高校推行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基本条件。一方面促进师资队伍结构的重建,增强教师的竞争意识和责任意识;另一方面,也促进体育场馆设施的充分利用和建设。

4.3体育俱乐ว部式教学模式已在我国各大高校悄然开展,这充分说明了俱乐部式教学模式作为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一种组织形式已被认可,并具有明显的进行性和可行性。因此,在认识的过程中我们不能被传统的教学观念所束缚,要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只有这样,体育俱乐部式教学模式才会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5结束语

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是体育教学改革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它是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体现,是教学实践的高度概括和教学理念的提升,是体育理论和运动实践相结合的中间枢纽。通过对目前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分析,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受传统思想的束缚,但都有各自的优点,在此基础上探讨未来体育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可以为未来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黄靖,唐宏贵.论高校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环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

[2]何敏学,宋强.新课程改革对体育教师的新要求[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4,.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