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级体育文化的研究

时间:2025-01-14 02:48:34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

组织和培养良好的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年龄相当的一群学生集合在一起并不就是一个集体。一个健全的班集体,应当具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坚强的领导核心,正确的舆论导向,以及团结友爱、勤奋向上的好风气。任何一个带出优秀班集体的成功班主任,无不把班级体育文化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上,这是所有优秀班主任的一大共同特点,也是一个公开了的秘密。笔者在此对班级体育文化作一较为全面、系统的分析。

1班级体育文化的概念

学校的校园文化由学校特有的物质和 Ü精神两个体系所构成,体现了学校独特的风格和灵魂,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体系。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班级体育文化又是组成班级文化的重要因素,是班级文化中最活跃的、最有凝聚力的因子之一。它是以班级或校园为基本空间,以£学生和班主任为参与主体,以体育为中心内容,以文化的多学科、多领域广泛交流及特有的活动节奏为基本形态,具有校园特点的群体文化。

2班级体育文化的构ม成要素

2.1教师体育文化与学生体育文化

教师体育文化是由教师的体育教育思想、体育文化素养,以及教师集体的体育目标等组成。在班级体育文化形成中,教师文化对学生文化具有定向和指导作用。学生体育文化是指学生特有的体育意识、价值取向、行为模式的总称。学生体育文化的形成,与学生的家庭背景、家庭文化、个人的社会关系、学生集体目标以及学生所在的非正式群体等因素有密切的联系。学生文化与教师文化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和内在期望方面,均会产生纠葛与冲突,需要双向疏导,不断调整,在动态平衡中发挥互动作用。

2.2个体体育文化和群体体育文化

个体体育文化是指学生以自然遗传素质为物质前提,在学校体育教学的影响下,后天形成的有关体育的知识、能力、意识等体系。群体体育文化是群体中人与人在相互交往和信息的交流中,对班级文化环境提供的体育信息所进行的认知、分析和评价,通过表达而相互影响,由于模仿、暗示、从众、服从、认同等社会心理机制的作用,产生了群体所特有的共同“体育模型”。

个体文化与群体文化的相互渗透并交融一体是班级文化的理想模式。一方面,个体在摄取群体文化的过程中构建个体的富有个性体育模式;另一方面,互不重复、丰富多彩的个体文化又在相互交流、渗透和影响过程中汇聚、交融、发展着生生不息的群体文化。

2.3体育物质文化与体育精神文化

体育物质文化指学校或班级的体育基本设施、条件状况等。

体育精神文化指班级的体育活动、计划,有关体育的公约、制度、奖惩方法、舆论、班风和班级传统等。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相互促进。物质文化是精神文化的基础和前提,精神文化的发展会推进物质文化的发展,它是一种深层文化。

3班级体育文化的特征

3.1学生的自主性

在班级体育文化中,学生是主体。在班主任为首的教师的指导与帮助下,学生在一定的自主权力范围内,通过集体的讨论、研究,对班级体育文化的内容、形式等事项进行决策、立项实施、评价。班主任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是把握方向、提出要求,并发挥监护作用,但不能代替学生包揽一切。让每个学生在权利与义务上充分发挥积极性,在关心集体、热爱集体的思想驱动下,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力,显示集体的创造力。

3.2时代的渗透性

学生学习在校园中,生活在社会和家庭中,时代的空间环境无不影响着学生的生存和发展。在班级体育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中,从内容到形式都受到一定时代的教育体制、ฅ教育目标、地方经济、社会结构、文化风尚等因素的制约。从2O世纪50年代的“增强体质为主”到现在的“健康第一”思想,都深深地影响着学校体育文化。

3.3发展的连续性

班级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亚文化,它与校园文化一样具有一定的历史连续性,是可以形成传统和风气的。班级体育文化的传统和风气是指一个班集体在体育方面形成并进行的富有普遍性、重复出现和相对稳定的一种集体行为风尚,是班级文化的重要成分,是班风的重要反映。班级体育文化不是在短时问内凭个人的愿望可以形成的,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和群体不懈的努力,在与校园文化的不断磨合中产生自己的特色,并逐步延续下去。

3.4继承中的创新性

班级体育文化的主体是不同阶段的学生,尽管不同阶段学生的价值取向、知识结构、心理特征诸方面有很大的差异,但是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不守旧、欲创新、天性好动、接受新鲜事物较快。在继承班级体育文化的基础上,由于新的体育思潮的影响、外界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的不断涌现,很容易被学生们接受,从而全部或部分地移植到班级体育文化中,使班级体育文化在继承中不断创新。

3.5趋向的多样性

由于小学、中学、大学各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由低到高的发展,班级体育文化的发展也是在逐步提高、完善之中,在各阶段呈现不同的样式。又由于城乡学校所处的环境不同,经济状况、教师文化、民族风貌、地域文化等因素的差异,带来了校园文化的差异,必须影响到班级体育文化的多样性。"

4班级体育文化建设的原则

4.1主体性原则

一个班级要创建成为集体,当然离不开班主任为首的教师群体的精心指导,然而指导的基本点是引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培养他们具有集体价值观,让他们以班级主人翁精神积极参与班集体的建设。在班级体育文化的建设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到“自己的目标自己定、自己的活动自己设计、自己制定计划与执行计划”。教师要悉心培养班级体育骨干的主人翁精神,通过他们再进一步扩大积极分子队伍,让学生在班级中都能寻找到合适的位置,携手建设班级体育文化。

4.2集体性原则

我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必须在道德教育上坚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引导青年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为民族利益、人民利益勇于献身。

在班级体育文化建设中,坚持用集体主义精神将学生聚集在一起,排除不良的道德意识;促进集体主义因素不断增长,祛除利已主义的干扰;指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班级与班级、班级与学校的利益关系,以集体主义为支柱,建成良好的班级文化。

4.3整合性原则

通过班级体育文化的建设,在班级与社会环境之间、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之间构成一个中介系统,强化了学生进行社会化的交往与学习,使系统中的各因素,从差异与矛盾中走向整合、统一。

教师既要重视体育文化建设对学生个性社会化的作用,又要发挥它在整合全班学生形成集体中的作用。增强学生在体育文化建设中的活力,进而整合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加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4、4统一性原则

在班级体育文化建设中,班主任要协调各科任课教师,相互支持、步调一致,一致认℉同班级体育文化建设目标,创造民主、合作的教学气氛,形成统一的教育、教学背景。班主任要不断挖掘校外力量的潜力,争取社区力量和家庭的积极配合,形成合力,主动争取社区中关心体育、热爱体育的个人或单位,为班级体育文化的建设发挥作用。

5 班级体育文化建设的内容和途径

班级体育文化建设的内容与途径,应根据学校、班级所处的实际环境,来选择或制定。由于各地区之问学校环境干差万别,不可能有统一的内容或途径,笔者在此只能简要地概括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供大家参考。

5.1内容的选择

首先,应该以学生能够接受为前提,不同阶段的学生其可接受能力不同,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才可行;其次应当结合学校体育课教学,使体育课教学的内容得以深化和延伸:第三,可以结合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增加学生对民俗知识、民族文化的了解;第四,配合学校或年级体育活动的开展而确定,加强团结班际的交往。

5.2途径的选择

除了学校规定的体育课、体育活动课之外,主要还有体育节、运动会、单项比赛;体育知识讲座、竞赛;观赏各种体育比赛、体育旅游;办体育墙报、小报、广播影视等。

6 教学建议

班级文化不是社会文化的缩影,而是对社会文化的选择、提炼。笔者根据当前学校体育的状况,结合班级文化的部分材料,提出如下教学建议:

6.1重视教师文化的主导作用

班级体育文化其建设的基准点是符合社会要求、能促进学生社会化的学生文化。教师的言行与为人师表都代表着社会文化中的主流价值观和社会主义道德行为规范,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应去教化、引导学生,因此教师群体应重视自身文化的建设。以班主任为首的教师在教育要求上保持一致,在思想感情上融洽一体,才能使教师文化对学生文化建设起着主导作用。

6.2重视隐性课程的影响力

任何班级中均存在许多非正式组织或称非正式群体,它是一种无意的、不定型的以及无结构的人际关系的形式。它有时会妨碍正式组织的运行,但有时也会帮助正式组织解决不少问题。非正式群体在日常的生活、交往中,强烈控制着学生的角色期望与行为,学生从中也学到了教师无法提供的知识。这就是隐性课程。

班级文化对学生的作用中,有时隐性课程的作用比之于教师任教的显性课程的作用还要大一些。教师应深入了解非正式群体及其隐性课程的作用,发扬其积极因素,抑制其消极因素,将它纳入有利于班级文化建设的轨道。

6.3祛除社会文化中的不良影响

社会文化中,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为主导力量。但是当今社会中封建主义或是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尚有一定的残余,通过社会文化媒体正在影响或腐蚀着青年学生,给班级文化建设带来了负面影响。教师应着力提高学生的文化识别能力,教育他们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汲取社会文化中的健康因素,抵制消极或有害的文化因素。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