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安排与长远谋划

时间:2024-12-26 16:44:41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 【内容提要】纵观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无不伴随着劳动力由农业向非农产业、由农村向城市的大量转移。比如美国,经济起飞时期农业人口下降了72%,日本二战后农业人口下降了65%。而在中国,农村人口转移却长期停滞,裹足不前。造成城乡二元化结构的原因,既有户籍制度壁垒等政策因素,也有城市化发展思路的偏差。

多年来,党和政府一直重视“三农”,中国的经济学人,也著文鼓呼,献计献策。古人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解决“三农”问题,既要立足当前,更要谋划长远,如此,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

一、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农民如何增收

民为国之根,农为民之本,农村稳则天下稳。长期以来,各级政府都把“保稳定”作 ϡ为头等大事。村民自治也好,社会治安一票否决也罢,甚至过去的户籍管理制度,近年来的减轻农民负担、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无一不是遵循这个思路。然而,从经济角度看,做好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关键要解决好发展问题。就象下棋要讲棋眼、治病要找病根,解开“三农”问题的“穴道”,绝招只有一式:持续提高农民收入。惟有农民的腰包鼓起来,农村经济发展了,才能真正实现农村社会的长治久安。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中国农业不兴,无从谈百业之兴,农民不富,难保国泰民安。13亿人口的中国,如果农业发展上不去,恐怕谁也不敢打保票,中国人不会饿肚子。面对国际竞争,中国民族工业的底牌,是背靠农村这个巨大的国内市场,没有农民增收作支撑,扩大内需战略便如同沙中建塔、纸上谈兵,中国经济迟早会有逆水行舟,不进反退的风险。我们同样也难以想象,未来中国能够在城乡二元化、工商业发达农业羸弱的基础上,实现现代化强国之梦。“没有农业的ღ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中国经济发展远景规划,如果让农业拖了后腿,最终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

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必浚其泉源。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不能脱离中国的基本国情,心中不能不装着9亿农民。农民增收,是当前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政府对此责无旁贷。为此,中央和国务院多次强调提出,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基本目标”。

当前政府提出的农民增收举措,从近期安排看,大致有五项:

ร 一是调整农业结构。就是鼓励农民在一亩三分地上作文章,“什么挣钱种什么”。站在县、乡,乃至一个省的角度看,调整农业结构,短期内确有可能增加农民收入。但放到全国范围考虑,结构调整并非治本之策。这里边的道理,经济学上叫“合成谬误”,即“个人理性导致集体非理性”。老百姓的话讲得更直白:你调我调他也调,调来调去卖不掉。农产品市场就那么大,需求弹性又低✞,靠行政命令调整结构,容易导致结构趋同,增产不增收。前几年有些地方一窝蜂地种药材、养长毛兔,使老百姓吃尽了苦头,至今农웃民还心有余悸,谈“调”色变,甚至编出顺口溜:要想富得快,得和政府反着来。产业结构要靠市场来调,对此,亿万农民最有发言权,政府越俎代疱,往往好心办坏事,以往的教训值得我们反思。

二是产业化。即农业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这相当于在农民与市场之间,加入一个企业,从理论上讲,这样做可以降低农民的市场交易成本,增加农民收入。产业化的关键,是要有好的龙头企业,可由于市场需求基本是个定数,把加工企业建到乡镇,相当于将一部分城市人口的收入转移给了农民,这无异于挖肉补疮,并不能增加国民总收入。另外,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农业究竟是搞产业化有利,还是专业化更好,一时还没有结论。

三是农产品涨价。80年代以来,国家几次调整农产品价格,以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经过入世谈判,国人恍然发现,与国际市场相比,自家的农产品价格已是“高处不胜寒”,更有人称,二者之间真好似“地板高过天花板”,成本价高出人家市场价2-3成。入世后,虽然短期内还允许实行农业补贴,但长此以住,财政显然吃不消,农产品涨价已没有多少空间。

四是发展乡镇企业。应该承认,乡镇企业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发展农村经济方面,发挥过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乡镇企业的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正在经受着重组、改制或被淘汰的考验,近年来,乡镇企业为了自身生存发展,更多地用资本代替劳动,每年向外排斥300多万农民工。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边际效果,渐渐趋于减弱,对农民增收的拉动作用,也已今非昔比。

五是减轻农民负担。也就是用减法,从降低成本上下功夫。对政府的减负措施,农民举双手欢迎,可说时容易做时难,乡镇吃皇粮的队伍不精简,特别是农村教育经费没有着落,“减负”只能屡屡落空。去年农村“费改税”出师不利,足以证明“减”字决一时还不灵验。当然,从长远看,农民负担一定要减,作为一项远景目标,“减负”只有在农民增收的前提下,效果才能尽如人意。

以上措施,从全局和长远看,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目前,经济学界比较一致的意见,是转移农村人口,实现农民的非农化。此举,不仅可以实现农地规模经营,而且可使几亿农民解放出来,改变“土里刨食”的生存方式,通过进城务工经商,大大提高收入水平。对这项关乎农业长远发展,涉及亿万农民未来命运的长远设想,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农民增收的关键在农业人口非农化

纵观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无不伴随着劳动力由农业向非农产业、由农村向城市的大量转移。比如美国,经济起飞时期农业人口下降了72%,日本二战后农业人口下降了65%。而在中国,农村人口转移却长期停滞,裹足不前。造成城乡二元化结构的原因,既有户籍制度壁垒等政策因素,也有城市化发展思路的偏差。后者主要指80年代以来,实行的优先发展小城镇战略。主张此战略的依据,主要考虑现有大城市容量有限,新建中等城市代价过高,而小城镇能“化整为零”,据当初测算,如果有5万个建制镇,平均吸纳2000人,就可转移1亿农村人口,投资少、见效快,被认为是符合国情、国力,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



根据人口学中的“人口流动高位移规律”,劳动力流动遵守就高原则,总是从边际效益低的区域,流向边际效益高的区域。与小城镇无边落木萧萧下形成鲜明对比,大中城市民工潮年年看涨,一浪高过一浪。国务院研究中心曾作过调查,农民自发组织流动的占75.6%,初次外出者“工作目标明确”的占87.7%,中国的农民最聪明,他们怎会做“二百五”,节衣缩食,忍饥受冻,遭人白眼,盲目流动呢?在政府的“逆向调节”下,民工潮尚且汹涌如潮,这种现象早应引起政府的反思,在市场经济规律面前,政府这只有形之手,只能因势利导,顺水推舟,决不应倒行逆施,不疏反堵。

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劳动力资源再配置的过程,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提高了,必然会对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问题在于,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方向,到底应该如何定位呢?

三、农业人口非农化的关键是鼓励创业推动就业

我国农村现有劳动力4.69亿,其中剩余劳动力约2亿,平均到2407个地(市)、县(区),一下子要增加近10万个就业岗位,靠政府和现有企业的力量,恐怕是力所难及。因此,转移农村劳动力,应解放思想,转换视角,通过鼓励创业来推动就业。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农民进城创业还有很多现实困难。相对于城市居民,中国农民收入低、家底薄。1999年,城里人均储蓄为11538元,而农民的储蓄额仅1100元。在市场竞争中,没有足够的创业资本,想成就一番事业、抵御大风大浪,只能是南柯一梦。农民的这点“本钱”,与殷富的城里人去一争高低,就显得力不从心了。所以,我国农民创业可谓“难于上青天”。

除此之外,户籍制度就像是一座无形的高墙,使那些想进城的农民一筹莫展,望之兴叹。很多单位招工时,都会有一个限制性条件——当地城市户口。农民就业,也矮城里人一截,他们多从事那些收入低、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的行业。城市的养老、医疗、社会保险这张温情大网,却将外地人口拒之门外。外来人口的子女,被排斥于当地教育体制之外,要在当地上学,得交纳额外费用。所以,有的农民就算在城里干了10年、8年,还是不能融入到城市中,他们不能把城市当作家,只能选择离土不离乡;他们会省吃俭用,将大部分的收入寄回家,本应属于城里的消费需求,也转到了城外。户籍制度,使农民不能安安心心地呆在城里,也使城市的产业链效应大打折扣。

解决农民的创业问题,应对现行的贷款制度大胆改革。要允许农民以土地经营权为抵押,取得银行贷款。我国目前的银行贷款办法,尚不允许以耕地是为抵押,而国际上这种做法却很普遍。中国加入WTO后,粮食、棉花收购走向市场,农业发展银行也可以转换职能,为农民开办这种业务,为农民进城创业提供资金支持。此外,还要出台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据了解,全国工商业的平均利润率约为6%,靠抵押贷款起家的农民,资金使用成本很高(我国银行贷款的基准利率是5.58%),创业风险大,经营过程中,稍有不慎,就可能血本无归。为鼓励这部分农民创业,政府应该从长计议,采取放水养鱼的政策,5年之内予以退税。过去,大量富余人口滞留在农村,一个人的活几个人干,僧多粥少,劳动生产率低下,农民自然富不起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后,农民人均耕地面积可扩大一倍;转移到城市的农民,又会增加农产品需求。这种良性互动,能够使农民收入大幅上升。财政支农资金,也可节省一块,这便为退税提供了空间。从掌握的数字看,80年代以来,国家财政中,每年支农资金约占9%,1999年,我国的支农资金为1085.76亿元。这笔钱若拿出一部分来退税,对进城创业的农民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要求传统的户籍管理制度,必须加快改革。2001年3月,公安部出台相关法规,初步放开了户籍管理制度。全国11个省区户籍制度改革试点正紧锣密鼓地展开。从全国经济发展的大局看,户籍制度改革宜早不宜迟。当然,考虑方方面面的因素,户籍制度放开要有一个过程,尚需加快试点,总结经验,不断完善。进城的农民有了“名份”,才能以所在城市为家,克服短期行为。

农民进城,就象排队乘车,必须有先有后,不能齐步走。那么,应该让哪些人先进城呢?湖南省户籍改革的做法,值得借鉴。该省实行“以准入条件取代入城控制指针”,对于先期进城的农民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优先解决户口安置。我国有8亿多农民,让哪些农民先进城呢?不可否认,有的农民一辈子都想守着那一亩三分地,害怕改变,要他们抛弃土地、冒风险,他们不愿也不敢。做市场经济的弄潮儿,不是所有人都能胜任的。只有那些见过世面、敢吃“螃蟹”的农民,才是改革的先行者。相信在他们身上,更多的中国农民会看到进城的希望,最终告别世代繁衍生息的封闭乡野,融入到城市化的洪流之中。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