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留守儿童自尊心的培养

时间:2024-12-26 11:48:47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 要 留守儿童主要是指农民工外出谋生时把其 Ü未成年子女留在原户籍地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具体是指与父母亲或其一方分离并滞留在农村家里的少年儿童。由于生活中缺少父母的关爱,他们内心往往存在着一定的自卑感。在他们的生活、学习困难得到解决之后,如何呵护及培养留守儿童的自尊心,已经是呈现在教师们面前的一个新问题。本文主要描述山区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自尊心发展的现状,并尝试对留守儿童自尊感的呵护及培养作一个初浅的探讨。

关键词 山区留守儿童 自尊心 培养

自尊心是人的自我意识的一种表现,并以特定的方式指导着人们的行动,它能催人上进,使人奋发,有助于克服各种困难和本身弱点,在人们的行动中常常起着一种积极的作用。对正常人来说,这种心理是必备的,也是一种个体自我肯定、自我尊严和自我人格维护的特有心理状态。

我校地处云南省偏远的贫困山区,跟许多经济落后的地区一样,留守儿童占了学校全体学生数的不小比例。这些学生的自尊心成长状况与普通学生一样吗?有什么区别?老师们在教育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尊,培养学生尊严感?

一、认识自身价值,塑造良好的自尊心态

1.缺点与优点的关系

学生们都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但审视自己时容易被别人的评价所左右,或是只看到优点,或是只看到不足。留守儿童们因为生活中缺少父母的督促,学习自觉性普遍较差,功课成绩不甚理想。而考试成绩往往是老师、长辈、亲邻们评价一个小孩子的主要侧重点,学习不好的留守儿童们在这方面很受伤,单纯的心灵里容易生成“学习不好便不是好孩子”的悲观想法。在对自身进行评价时,他们首先考虑的是学业成绩,而对别的优点视而不见,往往自卑自怯。

不论优、缺点,仅是一个人诸多能力、表现中的一点,并不能代表这个人的全面整体。留守儿童不能享受父母羽翼下的庇护,却培养了独立生活能力,动手能力明显强于普通儿童,小小年纪能把家务做得仅仅有条。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对学生的评价全面化。

2.自尊¢与被尊重的关系

孟子曰:“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意思是:自己损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谈出有价值的言语;自己抛弃自己(对自己极不负责任)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的事业。人人都想获得别人的尊重,当你从别人的言语、眼神中感受到自己被轻视而内心愤怒时,你可曾思索过这其中的原因?

留守儿童内心深处往往存在着一定的自卑感,羡慕别人家庭生活的幸福,因为自己得不到父母的关爱而自哀自怜,在这种心态下,与人交往中不自觉地表现出讨好、顺从的神态。有些成绩差、各方面表现不突出的学生,平时在班里是受漠视的对象,在有机会参与集体活动时,他们甘愿被别人支配甚至被耍弄,以一定的尊严换取与人交往的机会。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该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否则不可能形成真正友谊,人要首先自重,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

“没有什么可以让人自卑的,除非自己瞧不起自己”,对留守儿童自信心的唤醒,是建立他们健康尊严感的基础。小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才初步发展,这期间教师的引导和教育是至关重要的,教会学生自尊、自信地与人交往,学会在交往活动中保持心理上的对等,是广大教师们应尽的职责。古人有不吃嗟来之食的气节,留守儿童们应该有对伤自尊的要求大声说“不”的勇气!

3.付出和收获的关系

体育活动课上,老师看到小明一个人坐在花坛边,问:“怎么没跟大家在一起?是身体不舒服吗?”小林望望跑着、跳着、笑着的同学们,落寞的说:“刚才大家分组的时候,我被多出来了……”

每个班里都会有这种学生,他们常常徘徊在同学们的视线之外,渴望着大家能够主动接受自己,等待着友谊的降临。这些学生的内心往往是脆弱的,害怕自己的主动得不到别人的回应,使原本就脆弱的自尊受到伤害。交一个朋友,需要“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真心,需要有“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牺牲,更需要有“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信心。教师们应该让学生明白:只有付出才会有收获,无作为的等待终将于事无补。如果拥有“付出的过程就是一种收获,不要在乎结果”的勇气,友谊将近在身边。

二、构建和谐班级氛围,呵护留守儿童自尊

1.教师要平等相待

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多和留守儿童在一起,抱有可以从他们身上学习的态度,表明你对他们观点的重视,可以问问他们是怎样想的,从内里对他们的话题感兴趣。当他们说话的时候,老师要避免打断他们,仔细聆听,有时也可以提一些有建设性的建议。用真爱去关心每一个留守儿童,记住他们生活上每一个细节,常常问他们一些问题,询问一下他们对某个观点如何评价。教师们在课堂以外可以主动地与内向的留守儿童们打招呼,就像一个好朋友那样去关心他们,给他们一个温暖的笑脸。特别是在课堂上,当他们出现窘迫的局面时,教师要有幽默感,能够艺术地化解他❧们内心的紧张。

2.与同学平等相处

学生之间或因为学习成绩,或因为家庭条件,或因为社交能力,在集体生活中很容易出现集体核心学生和集体边缘学生的区ง别,这在每一个团体中都是存在的现象。如何让留守儿童能够在班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引导其他同学与他们平等相处,这需要教师们发挥自己的教学艺术。思想上树立平等的观念是先决条件,社会上崇拜金钱,不正当攀比,认为人分三六九等的思想决不能带到学校集体生活中来,教育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鼓励学生友好相处,平等互信。比如在小组学习、课外活动分组时,教师可以有意将留守儿童与普通学生合⌚理分配,让他们在实践中发现别人的优点,让留守儿童从内心获得同学们的尊重。

总之,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越来越突出的社会问题,也是教育的热点,也是我们从事教育工作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我们要本着对每一个孩子负责的态度,把更多的关爱和呵护给这些心灵最脆弱的孩子们。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