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庭教育对幼儿道德素质的影响
【摘 要】培养幼儿的道德素质是幼儿教育的基本任务,而家庭教育对幼儿道德素质的形成、提升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家庭教育理论,做好家园衔接是幼儿教师的重要工作。
【关键词】幼儿品德;家庭教育;家园衔接
提到素质教育,当然是学校、家庭、社会均关心的热门话题,都希望今天的幼儿步入社会生活后,具有适应社会生存的能力,能够在社会上独立生存,并且具有发展的“后劲儿”。在事业上有所作为,有所成就,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那么道德素质在儿童成长中有何作用,家长应如何培养少年儿童的良好道德素质呢?
一、道德素质在人的整体素质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人的素ซ质主要是通过后天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应是由人的道德、知识、身体、心理、审美等交错构成。道德素质在人的素质结构中,是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诸素质中占重要地位。著名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精辟地论述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身上,体现出力量、能力、热情和需要的完整与和谐,教育者在这种和谐里看到这样一些方面,诸如道德的、思想的、公民的、智力的、审美的、情绪的、身体的、完善的等。在这个和谐里起决定作用的、主导的成分是道德。”古人云:“人而不仁,非人也。”都突出地强调了道德素质在人的成长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幼儿正是身心发展最佳时期,只有加强道德素质培养,才能培养具有良好的文化知识和能力素质,培养出具有良好道德行为与品德健全的人格倾向。因为每个人均在社会中生活,“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将成为社会生活中普通现象,适应社会是个人生存与发展的自然选择,任何人也无法脱离这一客观现实,所以每个人的思想观念、情感趋向、行为习惯,无处不体现着人的道德素质,♋同时,人的道德素质也直接影响着其建功立业。社会上需要德才兼备的人才,设想一个品行不端的人,势必影响自身其他素质发展,即便某一素质再高,也不会得到社会的充分肯定,终将成为社会的危险品,由此可见,道德素质的高低是衡量幼儿是否健康与全面的基本标准。
二、如何培养幼儿的道德素质
幼儿是社会未来的接班人,他们的成长将影响到社会走向繁荣、富强、安定与幸福,因此教育不仅要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文化知识和能力等素质,也必须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革命的理想、共产主义道德品质要从小开始培养。
(一)家长要当好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让其终身受益无穷
幼儿从呱呱坠地来到这个色彩斑斓、变化无穷的世界那一天起,便与家长朝夕相处,聆听父母的教诲,吸纳着来自家庭、社会、学校等各方面的信息。父母的道德情感、道德认识、道德意志、道德行为方式等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在孩子身心上潜在拓印出家长的道德品质。因为幼儿开始产生道德认识或观念动机往往是具体的、切近的而后逐步成为概括的、比较抽象的道德原则或道德观点,所以,为人父母要责无旁贷的为子女树立道德的榜样。在少年儿童幼小的心灵播下“善”的种子,从尊长爱幼、关心他人、诚实友爱、爱护公共设施、遵守社会公德等等,让其分♀辨是非、善恶、美丑。从道德认识入手,激发其道德情感,磨炼并形成其道德信念,这一过程暗含着长期的、细致的、艰苦的家庭教育内容,家长的言传身教、榜样示范作用都潜移默化地、有形无形地影响着他们幼小的心灵£。古人云:“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这也说明家庭德育教育过程中,以身示范,注重身教和言教的统一,其意义之所在。
(二)家长要讲究教育艺术
望子成龙是每位家长的良好心愿,但由于往往是教育时机把握不好、教育方法不当,而效果则事与愿违,所以道德教育与家长教育方式有密切的关系。家长要充分地了解幼儿的道德行为发展的特点与培养方法,才能讲究教育艺术。一是循序渐进、因势利导。幼儿道德行为是随着道德认识的提高而相应发展的,行为的动机水平是由一些具体的、渐进的动机朝社会性动机发展。家长要帮助幼儿从小形成对家庭、社会的积极态度定势是使幼儿接受德育教育的前提,也是培养幼儿尊长重道与爱护公物等良好的开端。要做好这一工作,关键是家长本人要有高度的教育责任感,热爱关心孩子,重视家长与孩子关系,因势利导使自己在儿童心目中成为有威信的人。如果孩子对家长有消极的态度定势,那么,家长的要求与教诲往往成为“耳旁风”,听不进去也不会认真执行,甚至还可能会跟家长的道德教育发生冲突。二是榜样示范情感陶冶法。家长把社会道德规范传递给孩子是通过言传和身教的,口头讲解是不可缺少的,展示自己的行为更为重要。因为幼儿具有很大的模仿性,而生动的榜样比起抽象的论述具有更大的感染性与记忆力。这样我们做家长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情感陶冶法去培养学生道德素质。三是实践锻炼法。家长要使幼儿的道德认识变为行动的指南,一个主要的条件是通过本人到所在的群体的实践去证实并体验到道ถ德要求的正确性。不然家长的道德要求他们尽管听说了,甚至背得滚瓜烂熟也不会真正成为自己的内化的东西和支配行动的力量。他们只有通过实践才会理解并相信家长提出的道德要求的正确性,并力求按照要求去行动,否则会感到不安。他们的道德认识才获得动力,转化为道德素质。四是品德评价法。家长要通过培养幼儿的道德评价的能力来提高道德素质。儿童的道德评价能力是在社会生活过程中,对别人或自己的行为、品质做出是非、善恶、美丑的判断的评价教育影响下,逐步形成与发展。幼儿的自我评价能力往往落后于对别人的评价能力。他们有时能正确分析别人的行为,做出好坏的判断,却不善于分析自己的行为而明确其是非。家长要根据儿童的年龄阶段上的差异来培养儿童的道德素质。
总之,我们做家长的不能单纯靠“说教”来培养少年幼儿的道德素质,这样,是远不能达到这个综合性目标。我们做家长的要讲究教育艺术,有针对性地选择榜样示范法、实践锻炼法、品德评价法等教育方法,致力于幼儿和谐、完美的道德、人格的全面发展与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