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的启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摘 要】此教学设计的教学目标是能找出并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读懂“我”从钓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从课文对人物的描写中,体会人物心情的变化,领悟其表达效果及作者细腻描写的表达方法。
【关键词】感知“启示”;感悟“启示”;升华“启示”;延伸“启示”
教学目标:1.能正确抄写描写月夜美丽景色的句子和课文的重点句。
2.能找出并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读懂“我”从钓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
3.从课文对人物的描写中,体会人物心情的变化,领悟其表达效果及作者细腻描写的表达方法。
一、复习引入,感知“启示”
1.复习: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验收课文内容)
2.感知:请你用“( )”画出作者在钓鱼中收获了一个什么启示。指名读。
二、品读赏析,感悟“启示”
(一)回忆学法:读找――读悟――读情
(二)依法学习:
1.读找:默读课文,找出有关描写“我”和父亲的情感变化的语句,并用“──”表示。作者从钓鱼这件事中得到启示的语句,并用“……”表示。
2.读悟:熟读词句,品析感悟。
⑴课文哪些语句,写从钓鱼到放鱼“我”的情感变化?(出示语句)
A.“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轻轻翕动着。”
B.“爸爸,为什么?”我急切地问道。
C.“可是钓不到这么大的鱼了。”유我大声……哭出了声。
D.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
E.我慢慢地把鱼钩从……放回湖里。
从“得意”、“急切”、“乞求”、“慢慢” 深入体验“我”的情感变化:
(高兴、得意→急切、着急→委屈、乞求→依依不舍、伤心)
从“我”钓到大鲈鱼到把它放回湖里的心理变化,体会到(要把钓到的鱼放掉很难很难。)
⑵课文哪些语句,写从钓鱼到放鱼父亲的情感变化?(出示语句)
(1)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从“得”字你体会到什么?(必须)
(2)“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父亲平静地说。
从父亲平静的语气从中体会到什么?
(3)尽管没有人看到我们,更无人知道我是在什么时候钓到这条鲈鱼的,从父亲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我清楚地知道,父亲的话是没有商ツ量的余地的。
“不容争辩”什么意思?
从“不容争辩”你体会到什么?(体验父亲坚定的态度。)
从父亲要我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时态度的坚决,体会到父亲对“我”的严格的道德教育。
情境对话 刘妍
(4)自主阅读8-9自然段基础上,展开情境对话。学生演父亲,老师演“我”。
出示课件,突破重难点。
⑶作者从钓鱼这☤件事中得到什么启示?出示文中的重点语句:
“转眼间34年过去了,……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①(“鱼”指的是形形式式的诱惑,指各种各样的个人利益。)
②“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实践起来却很难”这句话什么意思?
(因为把还没到捕捞鲈鱼时间,把钓到的鲈鱼留着,就是错误的;而把鲈鱼放回湖里,就是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抉择就是这么简单。从作者放鱼回湖心情的沮丧,可以看出实践道德很难,实践道德,就是放掉到手的鱼,放弃个人利益。)
③“会获得道德要是人们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实践的勇气和力量。”从这句话体会到什么?“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是什么教育?
(“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的教育就是道德教育、是遵守社会公德的教育。这句话是说,从小得到严格的道德教育,就会有勇气和力量去实践道德。)
3.读情:读出我和父亲不同的心情变化。
三、引起共鸣,升华“启示”
1.引起共鸣:每个人在社会上都会经常遇到形形式式的诱惑,也就是像这位作者所说的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你遇到过诱惑吗?遇到诱惑时怎么做的?比如:
在家里:父母不在家,电视很精彩,是完成作业还是看电视?你……
在学校:考试,老师多给了分数,你……
在公共场所:买东西时,售货员多找了钱给你,你……
2.畅所欲言:……
四、拓展阅读 延伸“启示”
过渡:刚才我们一同从《钓鱼的启示》一课中体会到“从小受到(像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的道理”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篇文章,看看你又体会到什么道理。
拓展阅读:课后选读课文☏《剥豆》
1.读思:引导学生自由阅读《剥豆》,想一想,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你受到什么启示?
2.交流: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失望、失误、失败,伤痛、伤感、伤痕,自有它的价值。
生活是实在的,真实的生活有快乐,也有磨难。
五☪、课外拓展,得到“启示”
课件出示:有关道德修养的名言
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发觉的时候做些什么.
____孟德斯鸠
无论是别人在跟前或者自己单独时,都不要做一点卑鄙的事情,最重要的是自尊 ____毕达哥拉斯
同学们,请记住: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发觉的时候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