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科学观察活动中对幼儿进行学习指导

时间:2025-01-13 05:16:28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 要】幼儿的科学教育是幼儿身心发展的必然需要,它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充分体现幼儿的年龄特点,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必须在幼儿科学教学活动中指导幼儿进行科学活动、游戏、尝试实验。在幼儿科学活动中,教师要分活动环节对幼儿进行指导,即,初始阶段:提出挑战任务,引起幼儿探索的动机;活动过程中――激发幼儿主动探索;活动结束――引导幼儿总结活动过程。此外,教师还要设计综合活动――拓展幼儿探索的深度。只有运用符合幼儿年龄特征和满足幼儿乐趣的活动指导,才能使幼儿在科学观察活动中大胆探索,讨论、讲述。

【关键词】 活动环节;指导重点;师生互动;有效策略

幼儿园开展科学活动教学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更是当今对幼儿教育的要求。对幼儿而言,科学是一个抽象的名词,更是一个难以理解的动词。幼儿的科学观察活动对幼儿今后的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幼儿教师要指导有效,就必须进行教学探索和实践,在探索和实践中积累经验,总结适合幼儿科学学习有效指导方法。

一、各活动环节的指导重点

幼儿园开展科学活动,既要面向全体幼儿,又要对幼儿进行全面的学习指导,并给予他们充分的主动参与探究的机会。整个科学教学活动,幼儿是主体,活动的所有环节都是围绕他们及他们的兴趣开展的,教师要充分发挥好自己的引导和指导作用,为幼儿的主动探索提供良好的机会和有益条件。

1.活动初始:提出挑战性任务

在科学活动中,首先教师应该激起幼儿探究兴趣和探究动机,同时可以利用任务向幼儿提出问题,如:“孩子们,我们都见过蚂蚁,你们谁知道在哪儿能找到蚂蚁?”在操作游戏活动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引出任务。也可以让幼儿操作玩具、游戏材料的过程中引出任务。如:先让幼儿戴好蚂蚁头饰,让他们去“搬家”,出现混乱的场面后,提出像蚂蚁一样排队并有序地搬运东西的任务,使幼儿明白有序排队的重要性。针对已经有的发现(包括个别幼儿的发现),提出新的任务,鼓励他们去探究解决。

2.在活动过程中,激发幼儿探索

何为幼儿的科学素养?一是指培养幼儿具有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情感,包括对周围事物探索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二是培养幼儿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技能,包括自主探究能力、基本认知能力、创造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较为流畅准确的语言表述能力等,为幼儿健康成长奠定基础。在科学素养活动中,幼儿教师应帮助幼儿提出假设,确定活动任务。另外,幼儿教师还应引导幼儿大胆尝试,在幼儿操作过程中,教师要选择时机,提出发散性问题与聚合性问题帮助幼儿理清思路,明确探究方向。

3.活动结束,引导幼儿总结

幼儿教师在科学活动结束后,应指导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思考总结,有的研究环节为什么会成功,而有的研究环节为什么会失败,以便幼儿积累经验和总结教训,并在分享的同时感受到快乐。具体的总结方法有如下几种:

语言描述法:集体或小组交流自己的做法,教师引导幼儿自我评价。 在我班这次蚂蚁系列科学活动中,我基本上每一个活动都要让幼儿用语言进有关于蚂蚁的交流,这其中包括幼儿的发现,疑问,自己的做法等等。

过程演示法:幼儿演示说明探索过程,与大家分享经验。在蚂蚁科学活动中,可以通过游戏,通话情景剧等途径进行演示,让幼儿在体验乐趣的过程中总结经验。

经验提升法:根据幼儿的探究成果,及对探究成果进行交流的交流结果,教师应进一步地让幼儿认识科学,应提出新的探究性问题,使幼儿进入更深层次的思考与探究。

二、师生互动的有效策略

案例1:

(1)谈话引出蚂蚁,通过交流讨论,了解幼儿关于蚂蚁的已有经验

(2)讨论寻找蚂蚁的方法

①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讨论寻找蚂蚁的方法。

②说说外出找蚂蚁需要注意什么。

三、寻找蚂蚁

(1)分小组进行,小组长带领组员寻找蚂蚁。

(2)找到蚂蚁,小组成员一起商量用什么工具捉蚂蚁。(小棒、树叶、放大镜)

四、交流寻找蚂蚁的经验

(1)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寻找蚂蚁并抓到蚂蚁。

(2)鼓励幼儿大胆讲述。

1.提供直接经验,引发探索兴趣

好奇是幼儿的天性,他们爱用感官去探索世界。因此,教师可以提供大量直接经验,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亲身去体验、挖掘答案。 如案例1中我们利用幼儿已有的直接经验引导幼儿说说在哪里可以找到蚂蚁。

随机性活动:抓蚂蚁。

生成性活动:尽量在现象发生的现场进行。如案例1中蚂蚁不出洞用什么办法引蚂蚁出洞卐,幼儿会说用吃的,进而引出蚂蚁的食物这一问题。

2.善用随机经验,形成探索助力

科学是幼儿每日经验的一部分,每天发生的随机经验对幼儿而言是最自然、最有意义、最具体、最容易了解的,也是最不容易忘怀的。但如果不加以引导,也容易成为过眼烟云,不会产生任何学习效果。如案例1中,幼儿找到了蚂蚁,于是我们带领幼儿开始了抓蚂蚁的活动,但是该如何抓到蚂蚁呢,于是我们开始让幼儿讨论用什么工具抓蚂蚁?怎样抓才能避免伤害蚂蚁?整个活动中幼儿大胆讨论,尝试由各种物品捉蚂蚁。首先在这个活动中幼儿兴趣浓厚,其次是教师引导幼儿探索寻找让蚂蚁出洞的办法,和捉蚂蚁用的工具。

3.制作游戏玩具,满足探索需要

案例2

游戏:模仿小蚂蚁找食物。

活动过程;

找幼儿园内或园外蚂蚁较多的地方(场地宽阔、安全),能看到蚂蚁巢穴的人口。活动前先在四周撒上蚂蚁爱吃的食物,如米饭、小果皮、饼干等。找一找,看一看,你看到了什么?

晨间带幼儿散步时,有意带到指定场地,让幼儿自发说出:看,有那么多蚂蚁,它们在搬东西。激发幼儿观察兴趣。试一试,找答案。 幼儿用放大镜观察蚂蚁搬东西。

(1)蚂蚁用嘴巴叼住,把东西搬回家。嘴巴有一对像螃蟹一样的大钳子,力气很大。

(2)当食物过大时,小蚂蚁会用头去碰另一只蚂蚁的头,过一会就有许多¡同伴来共同搬运食物。

(3)蚂蚁搬东西回家时,是大家排成一队,沿着原来的路回家。画一画、说一说,蚂蚁搬食物回家。

物质材料指的是由教师设计和提供给儿童的操作材料和制作材料,它也是儿童学科学的环境要素之一。

无论是集体的正规性科学活动,还是幼儿自由选择的非正规性科学活动;无论是科学探索和发现活动,还是科技制作活动,都离不开物质材料的提供。幼儿科学经验的获得,有赖于物质材料的提供。如果没有可供幼儿直接操作的物质材料,只是单纯地听教师的讲解或演示,幼儿就不可能获取相关的科学经验,仅在头脑中留下一些模糊的记忆。幼儿对操作物质材料的兴趣,若引导得当,就能转化为学科学的兴趣。所以,在案例2中,为了使幼儿能更有效的记忆和理解蚂蚁触角的作用,我们为幼儿提供了蚂蚁触角头饰、放大镜、糖果、饼干等材料。让幼儿扮演蚂蚁,体验,记忆蚂蚁在搬运粮食的过程中,蚂蚁触角起到的重要作用。故此在操作物质材料的整个游戏活动中,幼儿不仅满足了动手的欲望,还能够有所发现,成为激发他们学科学的动力。

4.强化、程序教学,培养学习能力

案例3

片段一

(1)教师出示图片,引发幼儿观察蚂蚁的兴趣。

(2)给每组幼儿发放£蚂蚁工坊和放大镜,指导幼儿仔细观察蚂蚁的外形特✎征。

片段二

(1)导入活动,观察小蚂蚁的大家庭,引起幼儿的讨论兴趣:

(2)引导幼儿有序地从整体到局部进行观察,认识蚂蚁的外形特征:

①提出观察重点和要求,幼儿自由观察。

②幼儿在集体中进行交流。

③出示蚂蚁图片,引导幼儿有序观察。

④组织幼儿进行绘画活动,请孩子们画出自己眼中的蚂蚁是什么样的。

三、幼儿练习,教师指导

鼓励幼儿大胆作画,画出蚂蚁的不同动态。

我们在科学程序能力的培养上主要应着重于幼儿的观察、分类、预测与推断❤、操作与实验、测量、沟通等能力。观察是用感官获取信息的直接方法,是最基本的科学程序能力。教师要尽量让幼儿运用这些能力,鼓励幼儿对将要发生的事情进行预测,根据观察的现象试着提出合理的解释,将幼儿的科学经验整合起来,帮助幼儿更牢固的对知识进行记忆。由于幼儿年龄和记忆能力的特殊性,所以在进行程序设定时,一定要有一定的趣味性,要使得幼儿在接受科学知识时觉得轻松。

幼儿是一个完整的人,教师要抓住幼儿感兴趣的事物设计适合幼儿需要的各类科学游戏活动。 以科学为中心的主题活动,每一个活动既有集体的,也有适合个人探究与小组探究的,还要有幼儿和家长共同探究的。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组织家长们共同参与活动,如;收集图片、看科学常识片、做记录,和幼儿去户外观察研究蚂蚁。

幼儿园开展科学活动教学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更是当今教育发展对幼儿教育的要求。从目前乃至未来来看,幼儿的科学观察活动对幼儿今后的发展非常重要。只要幼儿教师进行,行之有效的学习活动指导,幼儿一定会在科学观察活动兴趣、探索中更好地发展自身。总之,只有运用了符合幼儿年龄特征和满足他们乐趣的学习指导,幼儿就能在科学观察活动中得到长足发展。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