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与国学经典的有效整合

时间:2024-12-26 03:12:59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 要:在日常教学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极大地改善了教与学的效果,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如何将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已成为教育教学的焦点问题。我校尝试利用网络资源,以国学经典为载体,把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阅读教学当中,赋予传统文化资源新的生命力,拉近了经典与生活的距离,有效地为学生打开了阅读之门,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绚烂多彩 ,并从中汲取精华,受益终生。实践证明,这样的整合是一把金钥匙,它有效地开启了阅读教学之门,让国学经典在辗转的时光中熠熠生辉。

关键词:信息技术 高效 国学经典 兴趣 内涵

当前国学经典教育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语文课标》中明确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经典国学教育这一课题是在充分认识其教育意义的基础上,从抓学生课外阅读开始,以经典中的《三字经》《弟子规》《唐诗宋词》的诵读为主让孩子们接受经典教育、接受人类智慧的启迪,默默改变他们的气质,陶冶他们精神生命的✿深度,为他们参与社会生活打下一个高尚的人格基础。

经典虽好但毕竟离我们的生活和语言习惯太遥远。传统的死记硬背低效、乏味;有的经典古文艰涩难懂,不易理解。但若有现代信息技术的参与,情况会大有不同。现代信息技术可以赋予传统文化资源新的生命力,扩充文化经典诵读的知识容量,拉近经典和生活的距离。所以我校以国学经典为载体,把信息教育运用其中,让学生在现代高效的技术氛围中感悟国学经典的博大精深,获取更多知识,提升学生综合素质,领悟到更多做人的道理。下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信息技术与国学经典的整合给阅读教学带来的优势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激发学生兴趣,融经典于课堂

国学经典,是古圣先贤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可有些经典过于呆板,孩子们不乐于接受。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图片、文字、声音等特点,加上动静结合的图画,直观生动形象地展示文字内容。教学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这一优势,有效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让学生通过事物的声、形、色去获取知识。因此,经典诵读中我们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充分发挥多媒体动态感知的优势,创设形象生动的直观情境,诱发学生猜想、想象和联想,以开拓学生的思路,增强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例如低年级诵读《春晓》一诗,通过视频动画的展示☒,有闻、有感,有花、有鸟,有风、有雨,描绘出一幅清新自然,情景交融、声色并茂的春天特有的景致,让学生很容易就体会到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思想感情。它通过“声”传递师生心灵深处的语言,通过“形”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通过“色”描绘师生所要描绘的五彩图。一首悦耳动听的乐曲,配以色彩鲜明生动的画面,同时辅助于丰富的语言描绘,不仅使学生产生了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之感,沉浸于诗人所描绘的诗境之中,而且能从中领悟到诗人的思想感情,受到美的熏陶。?同时,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延长了信息在头脑中停留的时间,增强了学习的有效性,使学生掌握得更牢,经典诵读的兴趣更浓。

二、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化难为易,融内涵于经典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具有深刻的内涵,对于小学生来说不易理解,对于那些语感差,理解能力欠缺的学生来说,真正理解经典的内涵就倍加困难。比如在传统的诗词教学中,我们通常运用的方法有语言叙述、挂图展示、动手操作、板书解析、讲练结合等。但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往往对抽象的东西难以理解。这时,利用信息技术课件将抽象的语言化为生动、形象的画面,图声配合,能够让学生触景生情,浮想联翩。对词、句有具体的感受,产生语言的形象感。真正理解文学形象所蕴含的思想内涵和艺术境界。

以《三字经》为例,孔融让梨、黄香温席、祖莹学诗、孟母三迁、大禹治水、囊萤映雪等许多生动的故事,如果教师适时播放有关故事的动画片、木偶剧,当那简单的几个字幻化成有血有肉、会说会动的人物形象时,孩子们脑海中浮现的就不仅是抽象的文字,而且更为生动的形象

三、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化抽象为形象,融经典于媒体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意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应当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如教科书、工具书、网络、图书馆……”现代信息技术体现了很强的网络优势,能收集更多的语文学习的信息资源,能将教师、学生、图书馆及自建的资料库的信息有机结合起来,增大教学的信息量,充分地开发了语文资源。师生双方利用计算机在教学活动中交流、讨论、启发等实现资源的共享。在听、读、说、看、操作活动中,可以大大减少老师在黑板上书写和绘画的时间,加大教学密度,学生在课堂上就可多学多练,优化课堂结构。如《泊船瓜洲》这首古诗,头两句记叙北上的行程。诗人前往京城,却偏偏回首江宁,表现不愿赴任的复杂心理。后两句以景写心,既有变法给自己带来的欣慰,也有及早功成身退的想法。这首诗不仅借景抒情,情寓于景,而且叙事也富有情致,境界开阔,格调清新。为了把握古诗的情感基调,体会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就必须去了解诗人写诗时的相关背景资料,与诗人的心境进行沟通。而网络强大的信息储备功能则可以为学生提供极为丰富翔实的资料,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更好地理解古诗。我在导读中,就找出了诗人王安石写诗时的背景资料供学生了解。学生不仅了解到王安石这是第二次担任宰相,心情自然愉快,更重要的是他们还知道了诗人有很多的顾虑:推行新政顺利?改革能否成功?何年何月才能回家?所以诗人在激动之中道出了”明月何时照我还“。信息技术的运用,大大地提高了语文课堂的效率,体现了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总之,信息技术与国学经典的有效整合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如虎添翼,大放异彩。我♋们教师应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技术的特性,真正发挥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有利作用,让信息技术教学真正的弘扬国学经典,传承民族文化。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