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尚人物事迹材料:用自身角色诠释爱
------记特殊教育学校校长柴xx
她,是一位心中永远充满阳光的平凡女性;她,是一位身心永远不知疲倦的人民教师;她,是一位十七岁孩子的亲生母亲;她,也是一百零六名残疾儿童的“校长妈妈”。她,就是我市特殊教育学校的校长柴xx。柴校长1973年2月出生,1991年由xx师范毕业参加工作,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曾先后荣获“迁安市十大杰出青年”、“xx市优秀青年教师”、“xx市十佳教师”、“河北省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2009€年8月底,柴校长怀着对特殊教育事业的无限向往与追求走马上任。这的确是一个特殊的集体,有双耳失聪的聋儿,有双目失明的盲生,更多的是天真的智障儿童。进入校园的那一刻,她就已经下定了决心:“一定要用自己全部的身心去爱他们!让他们幸福!”从此她将自己的角色进行了明确定位:做孩子们的妈妈;做老师们的知己;做家长的分忧人。无论哪一种角色,都要怀有一颗无私之心、怀有宽阔胸怀、更主要的是要怀有对事业、对残疾孩子们深深的爱。
柴校长的的爱是一种无私的爱,是一种宽容的爱,她把这种爱化作实际行动,播洒到每一位学生的心田,播洒在校园里的每一处角落。每次见到学生,她送给学生的都是灿烂的微笑,孩子们很快喜欢上了这个新来的校长。曾有很多人对她说:“在那样的环境里不压抑吗?要我一天都受不了!”没到那个时候,她都会淡淡一笑:“怎么会呢?他们很可爱的!”在柴校长的眼中,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天使,一个折翼的天使。而她的职责就是要帮助天使飞翔。孩子们有的家庭条件很不好,又缺少家长的照顾。为了让他们✌体会到校园生活的温暖,她把他们当做了自己的孩子。聋班的孩子孟德亮,家境困难,衣服常常来不及换洗;贾浩坤同学临近秋季仍然穿着单薄的背心,让她心疼的落泪。她马上拿来儿子的衣服和鞋子,把两个孩子打扮得干干净净、暖暖和和的;李储同学父母没有收入,每天三顿都是自己做饭,吃的都是玉米粥,从没见他穿过新衣服,他就为李储买了一套新衣服;王凯同学因为脑瘫后遗症,每天不知在操场上摔多少个跟头,她就始终密切关注着他……这些孩子们时时刻刻牵着着她的心,让她心痛,也更让她有了一种当好“妈妈”的决心。因此,她在全体教职工中发起了“师生帮扶”活动,号召每个人都为这些残疾儿童出一份力。截至到目前,全校教师共为这些孩子捐助衣服二百多件,捐助生活费一千多元。
爱学生,时时刻刻为他们着想;而爱职工,则要为她们的终身发展负责。为了和教师沟通思想,柴校长与教师间开展了“邮件互递”活动。自己向每位青年教师发送了一封情真意切的邮件,走出了相互沟通、共同进步的关键一步。在邮件中,柴校长能够找准每位教师的特点和应该努力进取的方向,使教师们深受鼓舞。也使集体的凝聚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在学校工作中,她倡导人性化管理,在办公室门口开辟了“校长心语”版块,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及时表达出来,与老师们的情感、工作、生活等方面进行互动。为了让教师们了解当前形势,更好地为残疾孩子服务,先后组织教师到哈尔滨、山东、北京等地学习交流,开拓教师的视野,打开了工作的新局面。两年多来,教师的素质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从事特殊教育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有 3人次教师获河北省优质课评比、课件制作一等奖;有20余人次教师在xx市各项评比中获一、二等奖;在我市教育局组织的各项评比中更有135人次获奖。涌现出了xx市优秀教师、迁安市师德标兵、优秀班主任、教学先进工作者等20余人次。
为了提高孩子们今后融入主流社会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减轻社会和家庭的压力与负担,她对智障班课程和教学方式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在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程的基础上,针对残疾儿童的特点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和技能培养,并制定了具体方案和实施措施。在教学模式上,首先改变劳动课、生活课的教学模式,每周二、三、四下午打破班级界限分组教学,根据学生智商、性格差异、兴趣差异、能力差异等,把学生分组,安排专职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通过“个别化教育计划”实施、教学模式的改革,使智障学生学会清洁个人卫生、学会自我管理、独立穿脱衣物、自己洗头洗澡洗衣服、自己整理床铺、自己做简单饭菜、学会上街购物、学会使用电饭锅、洗衣机等家用电器等。鉴于特殊学生劳动、生活课的教材不适用及缺乏,启动编写了《生活技能培养》校本教材,使老✫师们的教学有了明确目标,学生对这种课堂形式很感兴趣,愿意学,能真正学会。
去年是特殊教育学校历史上不平凡ธ的一年。学校由于原校舍加固及改扩建工程没有场所开展工作。面对这些残疾孩子,不少人都说:“放假算了,反正也教不出什么大成绩!”可是,这样做怎么对得起这些孩子?怎么对得起家长的目光呢?因此她一边跑项目的各种手续,一边多方联系在市区周边找能够容纳学校正常开展教学的场所。那段时间里,她常常忘记了正在上高二的儿子,因为在她的心目中,有无数个自己的孩子在等待着。经多方奔波与联系,迁安镇三村小学接纳ฎ了他们,使孩子们有了一个“新”家。可就在一切安定下来之后,于洪庄又面临拆迁,无奈之下她又开始了东奔西走。11月初,师生又搬到了第五实验小学稳定了下来。跑手续、签合同、监督施工同时再加上学校两次大“迁徙”,其中的劳累与辛苦就是一个男人也很难承受,但她咬咬牙都挺过来了。虽然自己累点忙点,但看着工程在顺利进展,看着孩子们能像往常一样上课,她感到非常的欣慰。
柴校长的工作也许永远不会有桃李满天下的自豪与骄傲,但是她却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她对这些孩子们深深的爱。这份爱同样能够播撒希望,更能让特教这块土地开出艳丽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