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残疾人康复中心主任先进事迹

时间:2024-12-27 05:26:44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市残疾人康复中心主任先进事迹

开始担任市残疾人康复中心主任的陈惠英同志,被残疾儿童家长亲切地称为“好帮手”、“贴心人”。六年来,她以中心为家,视中心儿童如子,将“面向残疾儿童,以爱心铺就康复之路”作为自己工作的宗旨,以满腔热忱和忘我奉献的精神带领全体教职工团结拼搏,把党的温暖和社会主义大家庭的亲情送到残疾儿童心坎上,谱写了一曲不求索取、全心全意为残疾儿童服务的奉献之歌。

一、克服困难开新业

俗语说,万事开头难。刚从工交幼儿园调任康复中心主任,尽管她是学幼儿教育出身,但对于特殊教育,毕竟隔行如隔山,一切还得从零开始。为了尽快掌握新的特教业务,她自费去广州市博爱医院儿童康复科学习。期间,为全方位观看医院如何组织课堂康复活动,她连续七天直接住在医院的病床上,跟着康复科的工作人员学习。通过每天观察学习到晚上十点多的努力,她终于初步认识到了康复究竟是什么。回来后,她第一时间开始到处挖角。不但将自己的老同事挖过来,还组织专家面试,一番招兵买马之后,终于聚集了一批初生牛犊,初步搭建了一个康复的团队。

,鉴于实际发展的需要,中心计划开设自闭症班。那时国内没有几家专门从事自闭症康复的机构,中心没有什么经验可用来借鉴,新计划面临困难重重。可是每次看到那么多自闭症家长带着孩子四处奔走求学无门,陈惠英总觉得于心不忍,于是坚定新计划,决定摸索着做。通过阅读大量专业书籍并到香港学习自闭症教导,她对于自闭症康复教育逐渐有了把握。接下来,她手把手地教中心的员工,一个带一个地一点一点把自闭症班从无到有的创办了起来。

二、开拓进取创辉煌

面对从无到有的康复中心,陈惠英没有为这个新生成绩而裹足不前,反而更是催马加鞭,带领团队开拓业务,提升中心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在聋儿康复方面,由于每天面对的都是老师及聋儿,聋儿的语言发展较慢。为了给聋儿提供正常的语言环境,提高聋儿的社会适应力,陈惠英设想创建一个“聋健合一班”,但在招生一开始她就遇到乐很多难题。由于是特殊教育机构,很多ฆ家长一听到“残疾”两个字就直摇头,更别提愿意将自己的小孩送进什么“聋健合一班”。后来,陈惠英想到了可以充分利用中心周围工厂的工人资源,于是,她亲自拿着招生宣传单页到工厂一份份派发,最后,终于收到两个小孩。尽管只有两个生源,她还是顶着压力开了“聋健合一班”。仅仅两个星期后,两个孩子的家长惊奇的发现,自己孩子的卫生情况、生活习惯和礼貌等都大大改善了。另外,借助聋孩子语训的丰富经验,聋儿教师很快也把✉小孩子满嘴家乡话训成了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后来在两名家长的带动下,很多工人的家长想自己的小孩进来学习。最终,中心“聋健合一融合教育”模式越走越ฎ成熟。此外,她还推动了中心教师对耳蜗术后康复训练方法的研究。

在脑瘫儿童康复方面,早先国内只着重对肢体功能的康复,而需要长期且不间断的重复训练的肢体功能的康复让很多家长将大量的时间耗费在医院或机构的训练上,由此,不由得忽略了教育康复,但这一时期也是儿童最佳的教育期。对此,陈惠英在尝试将教育元素与康复的原则相结合,进而融入到脑瘫儿童的训练当中。经过二年的探索、总结并提炼,最终形成了寓康复于教育的特有模式。这种模式与国际上始创于匈牙利的引导式教育康复模式的理念方法非常相似。就这样,陈惠英继续用了整整两年时间与家长磨合。因为家长一般只关注自己孩子的身体康复,一开始都不愿意进入引℃导式教育班,她就一个一个地请家长过来上课,让家长亲身感受引导式教育的点。一段时间后,家长发现孩子去上课后有很大提升,尤其是社交和自理方面,才终于认可了她的良苦用心。

就这样,陈惠英带领着团队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大胆创新,使得中心的康复教育成果日益彰显。中心在底成为广东省第一个省级重点康复机构。中心赢得了来自中残联、东莞市委市政府等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中心多次荣获全省康复工作先进单位,荣获东莞市精神文明单位称号,获得十五期间“全市残疾人康复工作先进单位”荣誉,连续5年获市残联系统先进单位称号,中心党支部也被市直工委授予示范党支部。

三、热爱本职为楷模

从事这份特殊的事业多年,陈惠英深知残疾人的难处和无奈,所以在自己的专业和能力范围内,她经常是倾其所有,从早忙到晚,为残疾儿童及其家庭提供这样那样的服务和帮助,面对别人的质疑,她最常说的话就是:一名残疾人工作者,我必须尽我的所能来帮助残疾人及残疾儿童的家庭。残疾人的事,如果我们不帮,谁来帮?

5月,中心来了一位3岁的可爱女孩,由于婴儿期用药不当致极重度聋,配戴助听器补偿效果不佳,严重影响了语言的发展,必须做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才可以改善听的能力,但户籍虎门的女孩的家里经济条件难以支付昂贵的耳蜗居产品费用及手术费。她知道情况后,多方打听,得知可以在省残疾人康复中心申请台湾台塑集团王永庆捐赠的免费植入耳蜗名额。此后,她不但亲自联系项目负责人,还专门陪同小女孩家长带小女孩坐车前往省康复中心报名并咨询,最后成功为小女孩申请到一个名额。后来,小女孩在中心康复得很好,总是一口一个陈妈妈地叫得她心理甜滋滋的。

一位在东莞做保姆的妇女,她的儿子小忠两岁了,还是不会说话,去医院检查,医生诊断的结果是先天性耳聋,家长坐在医院门口大哭,刚好陈惠英路过医院的门口,了解到这件事后,安慰这位家长并告诉家长可以送孩子去康复中心做听觉言语训练。一个多月过去,还没见小忠的妈妈带小忠来做康复,陈惠英多次打电话去问、去崔促,从家长闪缩的语言中知道了由于没钱,小忠的妈妈没办法帮儿子验配助听器,因此也没来中心做康复。陈惠英不但自己捐钱,并通过组织中心小孩与我市国土局职工家属搞互助活动的机会,发动大家为小忠捐助两只助听器,得到国土局职工家属的热心资助,小忠终于可以配上合适的助听器参加言语康复训练了。

小胡是一个9岁的脑瘫孩子,在中心经过四年的康复训练与康复教育,运动功能有了很大的改善,智力发展基本达到同龄的孩子的发展水平,可是由于他的手部书写功能稍差,而且需要轮椅代步,所有的小学都拒绝接收他,家长非常失望与伤心,也感到哭诉无门,与小胡情况相同的孩子有几个,陈惠英马上邀请省特殊教育学会的何静贤校长、广州市特教教研室的邱举标教育研员为家长举办了一场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现场咨询活动,为家长解读孩子能力的同时,教会家长如何选择适应的学校让孩子继续学习与康复。陈惠英还为这几个孩子的家长搜索残疾孩子义务教育的法规文件,让家长拿着法律依据与学校争取孩子读书的权利。

12月,市属某小学学生小睿因学习能力及一些行为问题影响到班上孩子的学习纪律,家长因孩子的事与老师交恶,孩子多次被学校要求劝退或到专门机构做智力鉴定。家长苦不堪言,无奈又无助,经查询114找到了市残疾人康复中心,陈惠英聆听家长的心声,主动联系学校老师,了解小睿在学校的具体表现及行为,了解家长与老师沟通的主要内容、方式等,然后利用晚上的时间到小睿的家,观察记录小睿的行为、表现,与小睿熟悉后,为孩子做了学习能力评估,根据掌握的资料分析并制定了干预方案,还为家长做心理辅导与培训,通过改善亲子之间的关系来减少了儿童的攻击行为;同时她还与校方老师积极沟通,帮助老师掌握通过控制诱因来控制儿童问题行为出现的频率的方法等,最终有效地使孩子的行为问题减少,建立学习信心,其成绩也慢慢提高了,家长对她这种无私的帮助感激至极。

四、化作春泥更护残

陈惠英常常对人说这样一句话:“我们不是要通过展示孩子的残疾来搏取同情与怜悯,而是要通过展示孩子的能力来赢得理解与支持。”,她自己也用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这句话,爱护着中心的残疾孩子们。

她经常主动与东莞电台、电视台、报社的朋友联系,让媒体多报道残疾孩子的康复训练与康复教育,宣传孩子勇敢与坚强的康复表现。她还借各种契机组织残疾孩子参与文艺表演与体育活动,展现孩子的各种能力。多年来,她还先后连同东莞康复中心志愿总队与中国银行东莞自愿者、东糖集团美宜佳公司、东莞志愿者拓展总队、百安居志愿者、黑珍珠助学机构等与残疾孩子开展交流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向全社会展示残疾孩子的才能。

为帮助残疾儿童的家长提高与孩子沟通的能力,提高他们在家为孩子康复的技能,她经常利用双休日组织中心的志原者为家长举办家庭康复知识讨讲座;组织他们到社区开展各类的康复知识宣传。,她组织康复中心志愿总队利用22个双休日的时间走进社区,开展家庭康复指导工作,并多方呼吁,争取资源,成功为40多名已从康复中心毕业的孩子争取了62件包括长条台、方凳、淋浴椅、pt凳等在内的家庭康复用具的赠送;她还组织队员走进幼儿园及小学,开展随班就读调研,提供了有针对性的志愿康复训练及康复教育服务。

多年来,陈惠英与残疾人广交朋友,建立了“血肉”、“鱼水”关系。她的真情深深触动了中心残疾儿童及家长,他们有话愿都跟她讲,有困难愿找她帮忙,都把她当成贴心的“娘家人”。凭着强烈的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怀着对残疾人,特别是被贫穷的锁链羁绊着的残疾儿童的一片诚心、爱心和热心,她竭尽全力工作,默默奉献,在残疾人事业的大道上迈步前进着。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