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羊木雕》教学设计
《羚羊木雕》教学设计 ❥ 文章作者:吴高珍 文章加入时间:2005年8月22日8:49 二十二 羚羊木雕 应城市城南初级中学 吴高珍 课文解读 本文讲述了一件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普通事情。“我”把爸爸送给我的珍贵物品羚羊木雕送给了我的好朋友万芳,父母知道后,硬逼着“我”去要回来,“我”迫于无奈,只好让万芳把羚羊还“我”。
“我”对父母的不理解和对自己的出尔反尔的做法感到极度伤心。课文提出的问题是,怎样既尊重父母,又尊重孩子的情感。
本文是描述少年儿童心灵世界的一部杰作,对家庭教育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对刚步入中学阶段的七年级学生会产生强烈共鸣。 课文中父母再三强调羚羊木雕的,讨论问题
1、至“……‘可并没有允许你拿去送人啊!’”时,讨论以下问题:
(1)爸爸把羚羊送给了“我”,“我”把羚羊转送给好朋友,这样可以吗?为什么?
(2)爸爸说,羚羊木雕很贵重,是相对什么而言的?他忽略了的、更重要的参照物是什么?
2、至“……‘您不知道那是多么名贵的木雕!’”时,讨论以下问题:
(1)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这样是哪样?有哪些不好?
(2)在父亲与母亲的逼迫下,你希望我怎么做?为什么?
卐3、至“她不会再跟我好了……”时,讨论以下问题: 万芳还会跟我做朋友吗?为什么?
4、至小品结束。讨论以下问题:
(1)万芳为什么最后原谅了“我”?
(2)在这个故事里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二)朗读总结,拓展思维
1、朗读课文并用简单的话总结一下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2、思维拓展:
(1)你认为应该怎样处理这件事?
(2)现实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怎样才能避免这类不愉快的事情的发生?
三、故事新编
1、按自己的想法合理改动课文的部分情节,编成一个新的《羚羊木雕》。
2、将改动的情节讲给同组同学听,请同学评说。 教学后记 在上《羚羊木雕》一文时,我紧扣教学要点,结合教材特点和七年级学生的特点,因文定法,因生定法,采用了对话式教学法。
整节课中,我以“对话”贯穿始终,采取了不同的对话方式,如师生对话、生本对话、生生对话等。在师生的相互交流中,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在学生与课本的交流中,使学生理解课文展示的两种内心世界,并在总结课文的基础上,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在学生的相互交流中,激发学生的灵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教学效果。下面将对话教学中把握的三个要点分别进行分析。
一、师生对话,培养能力 为了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与创造性阅读课文的能力,我特地把课文制成了一个短片。在学生在观看短片的时候,每至一个转折处便停下来,通过师生对话的方式,让他们猜测情节将如何的发展,并就关键性的问题进行探讨。
这样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还达到了培养能力的目的,一举两得。播放短片,吸引学生是一个方面,但更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思考和领悟。
师生的对话过程不宜过长,重要的是抓住课文关键,关键是什么呢?关键是奶奶的一句话,奶奶说得好:“算了吧,这样多不好。”这样是哪样?有哪些不好,要讲出来。
那些关于我的心情的话,如“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为什么孩子的心灵会受到那么大的伤害,要从妈妈和爸爸的话里找原因。
他们喋喋不休的是“贵重”“贵重”,就是没有“情谊”二字,所以是似是而非的道理。课文的好处在于作者☯的思想倾向隐藏在故事之中。
在教学中,抓住了关键性的话语,就能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引出作者作品的思想倾向。如呆停留于故事,就很发现中心意思。
在这个环节中,我还特别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二、生本对话,拓展思维 生本对话的形式就是朗读课文。朗读课文不是为朗读而朗读,而是为了弥补师生对话过程中的不足。
因为在学生观看短片时,仅从片断上感知了故事的情节,缺乏对课文的整体把握,这对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是有障碍的。因此,我特地安排了自由朗读课文这一环节。
从整体上感知,课文《羚羊木雕》写的是一家人因为一件贵重的工艺品而发生的很不愉快的事情,“我”的心灵遭受了伤害。“我”和万芳是“合二而一”的好朋友。
“万芳到我家来玩。我见她유特别喜欢我桌上的羚羊,【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