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凡四训有感

时间:2024-12-29 16:12:43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了凡四训》这本书,是明代袁黄所撰写的一部教育儿子的四篇家训,分为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四部份内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了凡四训有感 ,供大家参考。

【篇一】读了凡四训有感

《了凡四训》是我这么多年以来看到的最能打动我心灵的书籍,第一篇,立命之学。命由天做,福自己求。我不知道自己的命运是不是算好。这么多年,学业一直比较顺利,只是自己没有珍惜好大学的时光,考试也是得过且过,一味的追求快乐轻松的生活,没有吃苦的精神,不够努力。08年冬天,找工作也很顺利,我很珍惜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很认真,也很努力,经历过生存的艰辛,也更懂得什么是生活。当我看到了凡先生的人生,就很羡慕他,他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一生过的简单,却又快乐。他知道自己的命运后,很坦然❤的向自己求福,最终得到了很好的福报。

若不反躬内省,而途向外驰求,而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矣。内外双失,故无益。每个人的喜好,特长都不同,职业道路也不同,只要自己心中有成功的信念,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改正错的,发挥优势,最终会有好结果的,我是一个无神论者,但是我相信我道理的东西,比如佛法中的因果报应之说,我认为是有道理的。一个人要想成功,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一个善人,自会有很好的人缘,那么很多人来帮助他,再加上他自身的努力,✞成功的可能性自会比别人大很多!对于自身而言,我自认为自己身上还有很多浮躁的东西,要想改造命运,就要努力去改正!

第二篇改过之法。一个人如何才能改过,了凡先生告诉我们三个心:一,知耻心,当一个人有了知耻心,那么改过就不难了。二,发畏心,凡是作恶的人,大多没有畏心,他们不怕国家的法律,不畏惧社会的谴责,只为自己的利益考虑。那些贪污腐-败的官僚们,他们把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信任抛在脑后,他们不知耻,也无畏惧之心。前面两条是改过的前提,最后一点,改过的勇心。勇于改正错误,战胜自己的勇猛之心。我们要改过,就要反省,反省自己身上还有那些不足,然后逐一去改,这其实是一件很难的事,古语说,江山易改本性南移,要将一个人维持了几十年的习惯改变,这确实是需要勇气的,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如不是经历了大的挫折和打击,人是不会轻易地改变自己的习惯的,人的习性就像是动物的保护色,突然要改变,人是会缺乏安全感的,习惯的养成,就是要靠重复,不断的重复,一点一滴的去改变,日积月累就会真正的改变。

我们做事情,要多考虑别人的感受,体恤别人的疾苦,凡是要换位思考,这里给大家讲个小故事,古时候有一个年轻人,脾气很暴躁,常常对别人发脾气,村里人都很讨厌他,他很痛苦,很想改变,但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于是他问他的父亲该怎么办,他父亲给了他一块完好无损的木板,对他说:孩子,你每犯一次错误就钉一颗钉子在这块木板上,一个月以后,他惊讶的发现木板上订满了钉子,他很懊悔,于是,他父亲就说,好,从现在开始,你要好好的对待别人,每做一件好事,你就从木板上拔掉一颗钉子,三个月过去了,年轻人把所有的钉子都拔掉了,很开心的拿去给他父亲,父亲说,孩子,你看这块木板上已经全是洞,这些洞就好比你曾经带给别人的伤害,即便你改正过来了,你给别人的伤害是没法消除的。年轻人听了后,从此改正了自己身上的恶习,再也没有伤害过别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一定要控制自己的脾气,当你生气的时候说的话做的事会给别人带来很大的伤害,这是没有办法弥补的。我们每个人都用真诚的心去对待身边的人,用真诚的心去改过,一定会像了凡先生一样,一点点改掉身上的过错,成为一个仁义道德之人。

第三篇,积善之方。做了好事,大家都知道的,叫做积阳德,做了好事别人都不知道的叫积阴德。我在《了凡四训》中读到了很多故事,做官的人减轻老百姓的税,有的人为穷人布施,也有人救了人家的性命,这些善人最终都有很好的结果,在当今社会,只要为官的切实为百姓做几件实事,不贪污腐-败,那就是好官ฑ,也许我们没有机会救别人的性命,也许我们没有能力支援穷苦的家庭,但只要我们不放弃积德行善,力所能及的做一些小事也是一种善良,我曾看到一篇文章,说道:在别人落难的时候,不要落井下石,在别人出丑时,不要取笑,在别人幸运时,用真诚的心去祝福!这样就是一个起码是善良的人。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的心里很复杂,我不知道作者是什么心态,这种小心翼翼的善良让我觉得很悲哀,为什么现在社会这么多作恶的人,就是因为我们缺失了我们几千年文明的精髓,我们老祖宗留给我们的道德,仁义。已经在这个社会变成一种奢侈。似乎离我们很遥远。在这样一个大环境里,我们要做善事更难了。现在的经济危机。已经危及到我们每一个人了,从企业倒闭,到失业。我们公司能帮助企业的就只有我们的书籍,能真正让企业家体会到书里的道理,落实到实地,让企业顺利度过难关,我们才算是真正帮助了别人。如果你今天看到一个需要你帮助的人,你没有去帮助他,那么有一天,当你需要帮助的时候,你会指望谁来帮助你呢?这就是一种恶性循环,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积极地去做善事,不要担心自己的力量太小,只要大家都这么做,那将产生巨大的能量!

第四篇,谦德之效。满招损,谦受益我们常能看到这样的话语,我们小的时候,老师就叫我们要谦虚,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他说,你们看秋天麦田里成熟的麦穗是不是都低着头的呢?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它们腹中是沉甸甸的果实,而那些高高昂着头的麦穗全都是腹中空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要谦虚,凡是那些大师,都是谦虚的人,一个人,要想成功,就要低着头,多听取别人的批评指教,才能进步,才能成为正真的大师!

【篇二】读了凡四训有感

了凡四训至此已通读一遍,文虽读完,⌚却感到自己要做的事才刚开始.人们常说:生死由命,富贵在天.又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由此可知,数千年以来,人人皆知有命运的存在,也都感慨命运的不可捉摸,反复无常,对命运的无可奈何.了凡四训里面则把此谜底揭开了:人未能无心,终为阴阳所缚,安得无数?人因为有心,多生妄念,所以才有数,才有天命,才会为阴阳所缚,不得转动分毫.如果人无心,也便无数可讲,又怎能为阴阳所缚?

看相算命,数千年来不绝,之所以能算准,是因为绝大部分的人都是有心的,所以有数,所以用数学可以推算出来.但得无心,即是无数,数学又如何能算定?数是如何来的呢?一切福田,不离方寸.福报也好,恶报也好,其实都是由心而起.用现代的话来讲,就是意识决定.人的七尺之躯,其实大抵是差不多的,可是为什么有的人多行善事,有的人多行恶事?有的人得善报,有的人得恶报?是身躯的关系吗?不是的.关键在于心.身躯是受心的支配,要它东就东,要它西就西,很听话的.有时做好事,有时也做坏事,全在于一念之间.肉身只不过是一个附庸而已,没有丝毫自主权.由此可知,这三尺臭皮囊,实在没有必要太珍惜的.

命由我作,福自己求,诗书所称,的为明训.若不反躬内省,而徒向外驰求,则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矣,内外双失,故无益。

我们每天都在追逐名利,可是都没有仔细想想,我们应该拥有这些东西吗?我们有福吗?我们积功累行了吗?我们有容人之量吗?我们是不是喜欢捉弄别人,来抬高自己呢?是不是常妄言妄语呢?很惭愧,我们没有修福德,没有积功累行,没有容人之量,更是经常打压讽刺别人来抬高自己,妄言妄语数也数不清.既然如此,我们还整天奢求什么功名利禄呢?从前我总怨天尤人,抱怨命运不公,自己怀才不遇,文章读到此,扪心自问,不由得羞愧万分.至于读到无子的种种因由,自己更是无地自容了.了凡先生所言种种,自己哪一样没有呢?甚或有过之而无不及,可了凡无子,而我竟得之.我有何德何能受此福德呢?前半生自己虽走得不太顺利,可是相比之下,还是得到了很多,而自己竟不知感恩,不知反省,反怨气丛生,真是罪业深重了.

易经我们大多数人都知道,开篇就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教人行善,这是易经的第一要旨,否则,凶何可避,吉何可趋.可惜很多研易之人,并没有重视这点.千方百计骗取他人钱财,易德败坏者时有听闻,真是愧对易经,愧对老祖宗.此种人,不惟难逃数之所拘,而且会自减福报.

读这篇文章,对我震撼很大.从前,因家庭教育的原因,也知道要行正,行善,也不敢做过分之事,但都没有如此深刻地反省过自己.从今之后,立志必须改过,务要积德,务要包荒,务要和爱,务要惜精神。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即命当荣显,常作落寞想;即时当顺利,当作拂逆想;即眼前足食,常作贫窭想;即人相爱敬,常作恐惧想;即家世望重,常作卑下想;即学问颇优,常作浅陋想。远思扬祖宗之德,近思盖父母之愆;上思报国之恩,下思造家之福;外思济人之急,内思闲己之邪。日日如上述准则去做,相信我们的德行会增进不少.世间聪明的人太多了,到处可见,有改过念头的人,也很不少.可是有成就的却非常少,为什么?因为苟且偷安.自己起这些改过的念头也很久了,但一直没有大动作,当然也没有大福报,就ღ是因了苟且二字啊.

读完此文,自己便长存了知耻心与畏惧心,勇猛精进心,剩下的就是如何付诸于行了.相信在同盟诸位老师的教诲下,必定能使自己的德行日益精进,同时也更明白了同盟设立易德学习的良苦用心.在此,感谢同盟,感谢众师。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