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军队的产生和发展与我军称谓的历史演变
人民军队的产生和发展与我军称谓的历史演变人民军队的产生和发展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人领导的“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革命武装力量的诞生。1928年2月,毛泽东领导中国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创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1930年11月到1932年2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相继挫败了国民党军队的四次“围剿”,歼灭20余万国民党正规军,工农红军队伍也得到了迅速发展。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未能打破国民党军队的第五次“围剿”,主力红军被迫开始长征。
1935年10月,经过长途跋涉,中央红军主力到达陕北。1936年10月,三大主力红军(红军第
一、
二、四方面军)在陕北胜利会师。主力红军长征期间,南方红军和游击队在8省14个地区独立坚持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保存了1万余人的武装力量。
朱德、彭德怀在山西武乡八路军总部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合作协议,工农红军在名义上接受国民政府改编。1937年8月,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
在八年抗战中,八路军和新四军同日伪军作战12. 5万次,粉碎了日伪军的多次“大扫荡”,击毙击伤俘虏日伪军171. 4万人,为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在战争中获得发展。
到抗战°结束时,解放区的面积和人口扩大到100多万平方公里和1✿. 2亿人口,武装力量人数扩大到130余万人。 抗战胜利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无视人民的和ม平要求,悍然发动内战。
中国共产党适应新形势,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方针,有效地阻止了国民党军队的进攻,并于1948年开始进行战略反攻。从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底,人民解放军先后组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共歼灭国民党军队150余万人,人民解放军总兵力增加到400万人。
到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时,人民解放军从国民党手中解放了除西藏、台湾、金门、马祖以及南海诸岛外的全部国土。 解放军称谓的历史演变 中国人民解放军名称诞生于1927年8月1日,诞生以来曾先后使用过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中国工农革命军、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新四军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等名称。
从中国工农革命军到中国工农红军 1927年8月1日,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前敌委员会和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ฒ导下的北伐军两万余人,在江西南昌举行了武装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但在当时的条件下,在起义过程中并没有公开打出中国共产党的旗帜,起义部队仍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的番号,仍称为国民革命军。
贺龙任总指挥,叶挺任前敌总指挥。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同志在湖南、江西边界地区,领导农民、工人和革命士兵举行了秋收起义。
参加起义的主力部队编成“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这是我党第一次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帜。
1928年4月下旬,朱德、陈毅等率领南昌起义的余部转战到井山,同毛泽东同志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后改称政治委员)。1928年5月25日,中共中央发出第51号通报,规定各地工农革命军一律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简称红军)。
1928年6月起,各革命根据地的工农革命军及其他工农武装开始陆续改称红军。1930年8月至1936年7月,红军又先后编成了红
一、红
四、红二方面军。1933年5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决定,组织中国工农红军总部,任命朱德为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周恩来为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委员。
从中国工农红军到八路军、新四军 1937年“七七事变”后,根据党的洛川会议和我党同国民党达成的协议,于1937年8月将红军主力部队改名为国民革命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叶剑英任参谋长,左权任副参谋长,任弼时任政治部主任,邓小平任副主任,下辖第一一
五、第一二0、第一二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