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本质理论研究文献综述
财务本质是对财务对象、财务属性、财务特征的高度概括。认识财务本质,才能演绎推理出财务假设、财务目标、财务职能、财务原则等基本财务理论,从而构建财务理论结构体系,明确财务的发展方向。对财务本质理论的研究观点进行了综述,并对其进行简要评析。
财务本质资金运动财权文献回顾
1引言
研究财务管理理论的起点就是财务本质,因为财务本质是对财务现象内在联系以及规律的最基本解释。由于不同的学者对财务☂本质的研究视角不同,从理论上对财务本质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深刻的发展过程,曾出现过货币关系论、货币收支活动论、资金运动或关系论、价值分配论等观点,本文将其分为五类,并进行简单评述。
2财务本质理论相关观点及评析
2.1货币论
(2)货币收支运动论。该理论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前苏联,认为“财务是客观存在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货币资金运动”,货币资金贯穿于企业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始终,包括货币资金的筹集、使用、收回和分配四个环节。杜英斌等(1988)认为“企业财务就是客观存在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货币资金运动(货币收支活动);企业财务管理就是对货币资金运动进行的管理”。
2.2资金运动或关系论
从20世纪 60年代起直至今时,“资金关系论”一直是我国财务界对财务本质认识的主流观点。资金关系论认为社会主义企业的资金运动,构成企业经济活动的独立方面,体现企业各方面的经济关系,这就是社会主义工业财务。20世纪80年代,中国财务学家王庆成等提出:“工业企业的资金运动,构成工业企业经济活动的一个独立方面,这就是工业企业的财务活动”。该理论较全面地阐述了社会主义企业的财务本质,不再把企业财务看成是静态的“关系”,而看成是动态的资金“运动”,既包括了财务表象――财务活动,又包括了财务本质――经济关系,许多财务管理教科书都以它作为首选观点。
2.3本金投入与收益论
本金投入与收益理论认为,资金按性质和用途分为本金和基金。本金是各类经济组织为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而垫支的资金。基金是国家行政组织与非企业化事业单位为实™现其职能而筹集和运用的专项资金。郭复初教授(1997)在将资金区分为本金和基金的基础上提出:财务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本金的投入与收益活动,并形成特定的经济关系。该观点认为把基金和本金加以区分,划清财务与财政、信用的界限,突出财务的经济属性。
2.4分配论
(1)劳动分配论。从经济活动对经济效果的影响因素出发,郭泽光(1989)提出劳动分配论,认为“财务实质上是经济活动中和生产要素在物质形态上的组合相应产生的劳动分配与经济效果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反映,简言之,财务反映的是经济活动中的劳动分配”。郭泽光(1995)还通过对马克思《资本论》中曾经 ϡ讲过的关于鲁滨逊的故事分析,得出财务源于劳动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关系优化所决定的劳动分配的启示,最终得出财务的本质是社会生产中的劳动投入与产出比例关系的优化所决定的劳动分配的结论。
(2)价值分配论。这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出现的一种财务本质新观点。该观点认为,企业财务的本质是以企业为中心的微观价值分配及其所体现的经济关系(王广明、刘贵生,1989)。刘贵生(1993)指出,从企业经济角度考察,企业财务正处于企业再生产过程的分配环节。企业财务本质便是以企业为主体形成的分配活动与分配关系。企业财务活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企业生产要素的分配活动;二是企业生产成果的分配活动。企业财务关系也就是一种经济利益的分配关系。
2.5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论
3财务本质理论的评价及启示
从以上论述中可以看出,我国学者对财务本质的认识还未达成一致。学者们的观点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认识不断深化和多元化。对财务本质理论的研究主要是围绕资金展开,如货币关系论和货币运动论,这样的理解是不完善的。随着财务本质认识的发展,对财务本质的理解又℃发展到“资金”层面,而后出现了分配关系论和价值运动论,财务本质上升到了价值层面的讨论。但学者们的研究也在一些方面达成共识,比如:对财务本质理论的研究既包括财务活动,又包括财务活动中所体现出的财务关系;认同对财务本质的研究,不仅要从经营角度,还要从所有者的角度对财务进行研究,ธ把企业财务细化到多种层次来纵深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