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学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自动化建设对接的探讨
一、前言
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第十七条规定:中小学图书馆要实现计算机自动化管理,并有计划地配置复印、录像、文献保护、计算机(网络)设备、扫描อ仪、刻录机、打印机等设备。有条件的学校可按学科分类设置阅览室和电子阅览室、电子资料室、多功能学术报告厅等。图书馆要逐步实行计算机管理。图书馆要重视加强与校园网的结合,实现网上图书资源的共享。可见,中小学图书馆自动化建设是学校信息化、现代化建设中重要的一项工作,而且也ง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二、阻碍中学图书馆自动化建设的主要原因
(一)领导不重视图书馆自动化建设。一直以来,中学图书馆不思进取,发展落后,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为老师的教学服务,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和教育科学研ธ究服务,图书馆是学校最不起眼的功能室,图书馆自动化建设也就无法起步。
(二)图书馆员的观念落后。中学图书馆员工作人员的文化水平偏ส低,本科以上学历的图书馆员比例偏少。此外,绝大多数图书管理员是从教学岗位退下来的学科老师,年纪都相对比较老,观念相对落后。大部分馆员仍然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愿意学习、接受新的观念和技术,并将学习和使用新技术看作是额外的负担,而非关乎图书馆生死存亡的关键。
(三)经费不足制约中学图书馆自动化的发展。目前来讲,个别中学图书馆的经费投入基本能够满足图书馆购书的需要,但绝大部分图书馆都不能够得到相应的购书经费。而且经费投入不能够得到保证,没有一定的持续性。遇到评估的时期,需要突击性购书,会得到一大笔购书款,而其他的时候,经费就会大幅度缩水,甚至是几乎没什么经费。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图书馆根本无法拿出足够的经费,进行图书馆自动化的建设。
(四)专业技术人员缺乏。中学图书馆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人才缺乏,计算机专业人才缺乏,导致图书馆的自动化建设与发展受到约束。
三、中学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自动化建设对接的探讨
(一)创建个性化数据库建设。个性化数据库是基于个性化服务的图书馆信息资源的集中反映,是图书馆吸引用户、提高社会影响力的核心资源,它不仅充分展示了图书馆的个性,也成为图书馆提高信息服务竞争力的重要品牌。图书馆不可能也不必要将全部馆藏都转化为数字化资源,只能选择其中一部分能够充分反映本馆文献资源特色的信息,将它们汇集起来,建立具有本馆特色的可以提供资源共享的特色数据库。从中学虚拟图书馆资源来说,是为教学、科研和网络用户获取信息资源提供服务的,是学校的重要部门。
(二)挖掘虚拟馆藏资源,做好个性化信息增殖服务。随着网络的发展,信息用户对信息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不仅需要得到提供信息线索、文献书目、文献全文等参考服务,更希望得到较全面的信息解答及确切的信息答案。也就是希望提供经过分析加工后的综合性的、甚至包含知识内容的增殖信息产品在内的信息资源。为此,图书馆信息服务人员要根据读者的个性化需求特点,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系统的、深层次的、有序的加工整理,再通过评价、比较、筛选和综合,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最终挖掘精品,形成具有个性化的、有用的、新的增殖信息提供给用户。让用户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最大的信息量,从而达到具有个性化信息增殖服务的目的。这是值得向公✉共图书馆学习的重点。
(三)全面提升服务品质。优美雅致的馆舍环境和积极向上的人文环境是现代图书馆的美丽风景线。图书馆对学生的审美素质的影响主要靠环境和馆员的语言来实现,因此,图书馆的环境布置要做到安静、整洁,通风、采光良好;馆舍内还可张贴古今名人名言,创设一个优美雅致的人文环境。馆员要关心读者需求,注重人文关怀,语言要文明、行为要端庄。调整开放时间,满足读者需求。
(四)找准时机位置,发挥中学图书馆的优势作用,提供“对口”服务。图书馆应找准时机位置,结合学校和公共图书馆工作,及时向学生开展主题读书活动,推荐阅读书目。在重大节日,如“世界读书日”.23)、卫生宣传周、科技节、“世界环境日”、党的生日、建军节、中秋节、国庆节等活动节点向师生推荐相关书刊资料,充分发挥图书馆的引导作用。
(五)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中学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自动化建设对接。就目前来说,中学图书馆的发展情况不一样,差距很大,条件和现状都不尽相同,因此在中学图书馆自动化发展的进程中,应根据各校的校情、各馆的馆情,因地制宜,分层次地进行指导和促进。结合实际,建立实用为主的自动化建设思路,作好图书馆自动化建设规划,合理地使用资金,以求得到更大的收效。
四、结束语
在进人21世纪的今天,信息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中学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自动化建设对接的领域越来越多,服务层面越来越。必须尽早实现资源共享。对接自动化建设设计以实现既定的目标。以局域网为前提并与公网互联, 应有很好的互联性及安全性。设备选型要统筹兼顾, 适当超前。先进性:网络建设应适应图书馆的发展及网络通信技术的更新换代。采用先进而成熟的技术,发挥最佳的集成效果, 以保证整个网络系统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保持先进水平。实用性:实用性就是最大限度地满足资源共享的工作的要求,人机接口界面友好、直观、便于操作。全部人机操作的设计应充分考虑不同用户的实际需要。采取总体设计、分步实施的方案, 由低层过步向中高层过渡。在功能设计上突出简单、实用、方便。可靠性:该系统面向众多用户, 该系统面向众多用户, 每日处理的数据量很大,任何故障都造成损失和不良影响, 因此要求系统有高度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