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石油坎途-综合新能源论文(1)
屡次海外收购均不理想,以及内部因素的掣肘,为中信进军石油界的征途蒙上了阴影。文 | 本刊记者 李毅从一家以投资为主的公司变身为一家在上游运作石油资产的实ห体,中信集团旗下中信资源无疑挑起了“能源旗舰”的重担。
然而,在经验不足等因素的掣肘下,仍能在垄断性很强的能源领域屡有斩获,背后大树“中信集团”当然也居功至伟。但如果就此断言中信资源将由此稳操“中国石油公司第四极”的胜券,恐怕尚言之过早。
前世今生中信资源前身为一家从事胶合板制造和销售的公司,原名东南亚木业。2011年3月,这家连年亏损的公司被中信集团收购,后者通过注资和转股,拥有了其60.5%股权,并将其定位为集团公司投资开发资源性项目的尖兵,从事进出口贸易和矿产资源业务,业务所涉及的矿产资源有油、铝、煤、锰和铁矿。
也是从这一年开始,中信资源开始进入石油领域。哈萨克斯坦的Karazhanbas油田是中信资源的主要上游石油资产。
2006年12月30日,中信资源的母公司中信集团以19.1亿美元从内森斯能源公司手中购得后者在哈萨克斯坦的石油资产。但无论是中信集团还是中信资源,在石油勘探开,发方面都是初学者,显然没有此类复杂油田的开发经验。
然而,中卐信资源却能够在几次收购过程中脱颖而出,令业界感到颇为意外。据媒体爆料,中信资源除能拿出有竞争力的价格外,背后更有有力的政策支持。
另据了解,在中信资源的子公司中信海月能源有限公司对天时集团90%权益的收购过程中,中国镇海石油炼化公司和挪威国家石油公司都对天时集团很感兴趣,但是最终和天时签订选择权协议的还是中信。天时集团持有中国渤海湾油田运营权,因此此次收购的重要性无异于“划地盘”。
中信资源能够轻松拿下,背后中信集团的强大活动能力应当是主要原因。时任中信资源副董事长的寿铉成也坦承,背靠总资产超过9000亿的中信集团这棵大树,相比其他同样对石油怀有理想的民营公司,中信资源或许会走的轻松一些。
哈国之痛对Karazhanbas油田的收购无疑是最令中信资源引以为豪的。这一油田在2006年底已探明储量达3.64亿桶。
除此之外,中信资源还拥有印度尼西亚Seram岛Non-Bula区块生产分成合同之51%权益,后者已探明储量约为1000万桶。而根据独立石油及天然气顾问Sproule国际编制的储量评估报告,截至2007年6月30日,月东油田中可探明、潜在及可能石油储量约有6450万桶。
难怪有观察人士认为,如果公司的转型按计划快速进行,中信资源将有望成为中国产油量排在第四的石油生产商。然而,令人失望的是,收购完成后,Karazhanbas油田的产量却一直未能如期提升。
根据穆迪提供的资料,2008年11月底,Karazhanbas油田日产量为3.6万桶/天,低于该公司最初目标的日产量6万桶/天以及随后修订目标的日产量4☠万桶/天。由于对中信资源提高石油产量缺乏信心,2009年3月底,穆迪正式将中信资源的评级由Ba2降至บBa3,评级展望为“负面”。
中信资源在年报中预期,油价回升后,Karazhanbas油田的业务将会对中信资源的业绩做出贡献。但从其2009年年中报的财务数据来看,中信资源的这一想法显然未能实现。
财报显示,中信资源2009年1月至6月,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7亿港元。石油业务产生的营业额为11亿港元,在电解铝、煤、进出口商品、锰和石油5个板块中可占到第二位,但利润却仅为-3670万港元,远未到“为业绩做出贡献”的程度。
荆棘丛生的征途据一位了解Karazhanbas油田收购案的投行人士称,中信资源之后的失望其来有自,主要由于其不具备相应的地质勘探力量,与中石油等“正规军”相比,中信资源在这方面实力仍然较弱,容易在海外收购中“着人家的道”。同时,一位投研机构的分析师也认为,相较前三大石油公司来讲,中信资源主要是做投资的,在产业的开发和油田资产的运营、并购方面还缺乏经验,市场如将其当作一家石油公司甚至是第四大石油公司来看待未必合适。
另据了解,中信资源在石油领域的发展也面临来来自集团内部的掣肘。据一位石油界资深人士透露,中信集团旗下的中信投资和中信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