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城镇化研究综述

时间:2025-01-13 10:16:40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 要]关于城镇化理论,一般是按照西方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和由此为基础,而建立起了城乡体系及其他的各种城镇化相关理论和规划等应用,如明显的城乡二元分异划分,城市―农村拉力模型、强调发展大城市等。然而随着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新的实证的出现,“世界城市化的一般规律”陷入了困境,例如难以解释一些地方如福建省、江苏省等沿海省份以及亚洲其他国家和西方国家的部分镇市在本地就实现了城镇化的实际,即“就地城镇化”,这引起了学者的关注和理论的跟踪进展。本文拟就我国近年有关就地城镇化理论研究的主要成果作一梳理和综述,以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和讨论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镇化;就地城镇化;理论;综述

[DOI]10.13939/j.cnki.zgsc.2015.17.197

1 传统城镇化理论

随着工业革命首先在西方国家发生和发展,由之而来的城镇化和城镇化理论也首先在这些地区取得奠基和发展,并逐渐扩散并运用到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后起的发展中国家的理论和实践中。对于城镇化的解释,国内外学者通常用刘易斯(Lewis)二元经济理论与托达罗(Todaro)预期收入理论作为重要的理论基础来解释城镇化进程中人口迁移现象。与此对应的是农村―城市的拉力模型,即在充分对比城市和农村在就业机会、发展潜力、教育基础、基础设施等拉力指标的基础上,得出作为理性人的决策上,更偏向于选择迁移至城市,而并不是农村,从而产生和促进了城镇化。

在城镇与农村的区分上,建立了相应的城乡区别方法和城乡体系,即城乡二元的聚落分类。世界城镇化的经验中可总结出两条规律。首先,农业社会工业化的过程,也就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过程。其次,在城市化的早中期阶段,大城市的增长快于中小城市的增长。这些规律在对人口城镇化的解释(如解释人口迁移规律)和政策制定和规划(ธ如强调大城市的发展速度和对区域的作用)等讨论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2 就地城镇化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随着实践的发展(或者是早已有之,只是很少被发现),如20世纪后半叶以来,不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乡村非农活动日趋发达,城市式设施日趋普及,这种状况使城乡间的界限日趋模糊,原有的城乡二元的机械划分难以定义和区分过渡间的乡村,显然不适于新的要求。在城市化中,也不是完全地由农村向城市不断前移,这显然有悖前述的城乡拉力。在中国,固然有户籍制度等原因限制导致人口迁移的障碍和不顺畅,但事实上,根据祁新华、朱宇等基于中国东南沿海三个地区的实证研究和其他学者的相关研究,中国东南沿海部分地区并未通过大规模人口迁移而出现实现了转型的就地城镇化的现象。另外,亚洲的印度、巴基斯坦等人口密度大的国家也在一些原有农村地实现就地城镇化,这类案例不断被观察到并呈现。就地城镇化,是指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农民在原住地一定空间半径内,依托中心村和小城镇,就地就近实现非农就业和市民化的城镇化模式。就地城镇化问题不断得到学者的关注。国际人口科学研究联盟城镇化工作组也展开了相关研究并发表了专著《城镇化的新形式:超越城乡二分法》(New Forms of Urbanization∶Beyond the Rural-Urban Dichotomy),对就地城镇化等新的城镇化形式,及在此基础上建立超越城乡二元的人口和聚落分类和度量体系和指标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在中国学界,一些学者已开始就就地城镇化案例比较丰富的典型地区进行理论和案例的探讨和发展。

3 近年我国就地城镇化实证研究举例

在福建省、江苏省等沿海省份,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许多乡村中出现了大规模的农村向城镇就地转型的现象,内地地区,通过政策作用或基于旅游等资源,亦有就地城镇化现象发生。近年来相关的研究成果也逐渐增加。

针对中国东南沿海部分地区未通过大规模人口迁移而实现转型的就地城镇化现象,祁新华等选择3个就地城镇化发达地区(福建泉州市、江苏昆山市、广东东莞市),在问卷调查数据的支撑下,构建了“乡村拉力―城市拉力”(“双拉力”)概念模型,探讨了乡村劳动力迁移行为、迁移意愿及其城镇化效应。结果显示,居民迁移行为不太频繁,且多数为就地就近的近距离迁移;同时迁移意愿不够强烈,并且倾向于近距离的中小城镇。在“双拉力”模型分析框架内,乡村拉力主要表现为就业机会、收入水平(预期收入)、社会保障与乡土情结,城市拉力包括就业机会与收入水平、居住环境、子女教育等,乡村拉力作用强度远大于城市拉力。在这个来源于乡村的动力机制的作用下,当地居民出于个人比较利益最大化的考虑更倾向于选择就地转型,由此导致了与西方传统城市化模式迥异的就地城镇化现象。进一步论证了就地城镇化产生与发展的本地性与客观必然性,深化了对就地城镇化现象微观机制的认识。

在论证户籍制度是不是导致我国人口迁移障碍,从而逼迫并导致前述的聚落系统的演变和就地城镇化形式的出现时,朱宇在乡村城镇化发达地区(如浙江、福建等)所做的研究表明,即使没有户籍制度的限制,当地居民进城的愿望并不强。同时如前所述,乡村向城镇的就地转型尽管在中国特别发达,但并非中国所特有,而是在世界各地尤其是亚洲国家所发生的普遍现象。这说明,在上述现象的背后有着“制度因素”之外、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聚落系统演变中普遍存在的力量在起作用。这些力量也必须在中国城镇化政策的讨论中予以重视。

秦丛丛根据山东省近年来推行的农民就地城镇化,总结出形成了“两区同建”德❤州模式、“多村社区”诸城模式、“生态文明”蒙阴模式等主要模式,取得了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降低城镇化成本、避免拉美城镇化陷阱和缓解农村“三留守”问题等方面的效果。胡银根等通过对湖北省典型农村的调研,在分析就地城镇化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若干建议:农村就地城镇化应有序推进;增强农村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农村就业的比较利益;建立合理的农村建设投融资机制;扩大镇级政府行政管理权限,探索建立资源“贡享对等”机制。潘雨红选取了重庆市最具西南山区旅游村镇特色的永新镇进☢行就地城镇化案例研究,通过实地考察、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结合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数据,获得了人口状况、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方面的资料并加以分析,总结了旅游业在促进城镇建设及扩大劳动力需求两方面的推动作用,并对促进西南山区旅游村镇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4 结 论♡

原有的城镇化理论在解释一般的城镇化动力、过程和建立于此的政策、规划等应用上确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现实的不断复杂和多样,城镇化的类型也显得多样,传统的理论难以解释一切,这需要相应的理论对现实进行不断的跟进,进而发展和丰富。在后起的发展中国家,包括我国经历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历史过程,城镇化的过程并不是经历西方国家的通过工业革命和发展的长期过程,有些过程往往不是渐进的,而是突变的,情形复杂。针对我国及其他国家的就地城镇化现象的理论正在获得不断的发展,这为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提供服务,但是实际情形是理论目前仍较为不足,研究内容上也多为案例型的具体个案研究,匮乏统一的普遍的规律探究和定量化的分析方法,这些都有待于继续加强。

参考文献:

[1]祁新华,朱宇,周燕萍.乡村劳动力迁移的“双拉力”模型及其就地城镇化效应――基于中国东南沿海三个地区的实证研究[J].地理科学,2012(1):25-30.

[2]朱宇.城镇化的新形式与中国的人口城镇化政策[J].人文地理,2006(2):115-118.

[3]杨世松.农村就地城市化――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创新[J].经济师,2008(5):17-19.

[4]马庆斌.就地城镇化值得研究与推广[J].宏观经济管理,2011(11):25-26.

[5]秦丛丛.山东省就地城镇化建设的实践及启示[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528-530.

[6♀]胡银根,廖成泉,刘彦随.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就地城镇化的实践与思考――基于湖北省襄阳市4个典型村的调查[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98-103.

[7]潘雨红,孙起,孟卫军,等.中国西南山区旅游村镇就地城镇化路径[J].规划师,2014(4):101-107.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