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舞蹈教育心理在舞蹈基本功教学中的作用
摘 要:舞蹈教育心理在舞蹈基本功教学中,能够令学生具备认知能力、创造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以及艺术创新能力。正确发挥舞蹈教育心理在舞蹈基本功教学的作用,可以从整体上稳固舞蹈教学基础,构成教学核心。
关键词:舞蹈教育心理;舞蹈基本功教学;作用
0 引言
学生全方位的发展包含了才能以及心理,心理健康属于教育的一个目标,并且心理健康教育也成为实现目标教育的具体措施及保障。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依照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令受教育者具备良好的心理素养,提升心理机能,挖掘心理潜能,以加快学生总体素质的提升以及个性和谐发展的教育。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能力对其未来在社会中身心潜能的研发与运用程度有影响。
近些年来,大学生有较大的压力,如学习方面的压力、情感方面的压力、竞争压力以及经济压力等。正因如此,大学生出现了各类心理问题,有的还出现了行为障碍或人格出现缺陷。学科教育在学校的整体教育中占据最多的实践,学生大部分时间均在课堂中度过。教育部指出:在学科教学中,需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法。由此可见,学科教学已经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式。[1]
舞蹈教学作为特殊的艺术类别以及课程方式,在培养学生个性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有充分优势。舞蹈艺术不但展现着运动的身体,还属于运动的精神展现。舞蹈是身体艺术,并且也属于心灵艺术,是通过心灵来驾驭身体,通过身体展现心灵的艺术。舞蹈艺术是心灵的产物。从这一认知可以看出,如果在舞蹈教学中有意识地渗入心理教育,则可以彰显舞蹈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1 舞蹈教育心理能够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
在❤学生学习舞蹈的过程中,认知能力属于最关键的基本能力。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认知能力,才可以将舞蹈的基本功练好。认知能力包含听觉、视觉以及与运动的记忆力乃至注意力。对于一些才开始踏入舞蹈教学的学生而言,他们并不了解舞蹈的概念,也面临着适应新环境等方面的问题。此时,老师应当先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最关键的是培养学生的注意力与记忆力,如此才可以使未来的教学工作更加顺利。
1.1 通过舞蹈教育心理培养学生的记忆力
✞ 对于人的心理活动而言,记忆力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形式,假如不具备记忆,学生就无法更好地进行学习,甚至平时的生活也无法正常执行。舞蹈是人体运动的一种形象艺术,对学生而言,他们应当先具备视觉的记忆力。也就是说,在老师的教学当中,学生应当牢记老师的动作。因此,老师在实际教学中,要通过十分优美的姿态乃至十分标准的动作进行示范,如此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视觉记忆力。除视觉记忆力以外,还有运动记忆力和听觉记忆力。运动记忆力指的是学生在活动当中,所有身体均能体会到一种反应。实际而言,人们在所有技巧当中,均可以令自身体会到身体各处在活动当中的信息。而在培养学生的听觉记忆力方面,老师应当在教学当中透过较为生动、科学、合理的语言,对概念进行表述。在表述时,要做到准确,如此方能良好地提升学生的听觉记忆力。在培养学生记忆力的过程中,老师应当通过较为合理的方式对学生的记忆从无意识到有意识进行培养,研发学生智力,令其构成一个思维体系,真正提升舞蹈教学的效果。[2]
™ 1.2 通过舞蹈教育心理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在实际教学当中,老师应当将学生的注意力转至教学当中,如此才能真正提升教学效果。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时,老师可以利用标准的示范动作、生动的语言乃至积极的教学情绪。在实际的教学当中,老师很难长期保持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应想尽方式令课堂变得更为丰富、有趣,提升训练的价值。
2 培养学生的思维与想象力是舞蹈基本功教学的重要所在
学生学习的中级阶段,通常是指大二、大三学生的学习,属于思维与想象力提升的心理过程。因此,强化培训学生的思维及想象力,在这一时期尤为关键。
2.1 培养思维
思维是认识活动的重心,不论形象思维还是抽象思维,均为打造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重要所在。在学习的中级阶段,学生对舞蹈基本功认知能力的提升,对周遭环境的适应,对舞蹈知识乃至舞蹈技能的把控,均属跨越。☯此时,老师需要对学生的成熟给予肯定,还需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对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令学生融入教学当中。在课堂中,学生需要独立思考,以提升思维能力。老师要对教学过程进行分析,通过换位教学法,让自己处于学生的位置,对如何教学♂进行思索及观察;同时让学生做老师,谈论自己学过的舞蹈组合或者舞蹈技巧。学生需要将动作的标准乃至正确的概念讲解清楚,并且将规范的动作示范出来,以更好地理解所有时期的动作要领,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学生具备分辨正确动作以及错误动作的能力。要通过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令其想象力更加丰富。
2.2 培养想象力
想象是对人脑中原本的表象进行加工和改造,以构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学生依照自身的观察和想象,感受四肢与身体部位所需的力度以及相互协调的关系,将动作表达得比老师的示范更加精准动人,对学生而言尤为关键。并且,还要加强学生的情绪想象力与音乐、文学、构图的想象力。这就需要老师精于想象、勤于想象,如此才可启发、引导学生的想象。在舞蹈教材的设计和传授中,除却动作的规格外,切不可强加其他给学生。应当激励学生超越老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令学生的想象力更富生命力,更为生动。通过实践可以发现,培养学生的思维与想象力,是提升舞蹈基本功教学的重心。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以心理方面协助学生平安度过,是提升教学品质的良好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艺术创造力是舞蹈基本功教学法的根基
3.1 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创新性思维包含了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两方面。发散思维为根基,集中思维为理论依据。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指的是在已经具备的知识与经验无法处理目前的问题时,则需形成一种特有、新颖的探索性思维方式。在课堂训练当中,由于学生条件各异,在传授技巧时可以通过不同的训练方法,获取最好的结果。例如,通过地面转动的方式处理身体直线的问题,让初学者不会有腰部的负担,并且能够迅速将脚、膝、跨、肩一同打开,规避了常规训练时无法一同打开的问题,获得了良好的成效。[3]
3.2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学生向老师学习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时,无法摆脱模仿,可是绝非单一地模仿,应当在学生模仿当中启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并且,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加、知识与技能的积累、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需要在教学中逐步提高学生艺术创造力培养的比重,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意志,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热情。
4 结语
心理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有较大的助益,对舞蹈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乃至社会人才的培养尤为关键。进行心理教育也成为贯彻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方式。
参考文献:
[1] 唐亚莉.舞蹈基本功教学训练探析[J].飞天,2012(24):105-106.
[2] 曾焯.舞蹈基本功研究之我见[J].大众文艺,2011(21):116.
[3] 马磊.论高校体育舞蹈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及调节作用[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10(6):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