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的异称理据
摘 要: 从秦汉到明清,芋头一直是重要的辅助性粮食作物,因而在历代文献中出现了一系列异称。本文以《王祯农书》为基本材料,对“芋”在历代文献中的不同名称追根溯源,从不同时期的认识水平、认识角度和地域方言差异等方面探究这些异称形成的原因。
关键词: 芋 异称 理据性
芋头是我国的原产作物,因其产量高、耐干旱、耐贮存的特点,在古代常用来“助谷食之不及”、“度饥馑度凶年”,秦汉时期成为最重要的辅助性粮食作物。早在先秦文献中就有有关芋的记载,《管子・轻重甲篇》中说:“春日耜,次日获麦,次日薄芋,次日树麻,次日绝菹……”可见芋的地位不亚于麦、麻。汉代,随着其它粮食作物的大量种植,芋的地位虽然有所下降,但在救饥备荒方面仍然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古人重视芋头的种植,西汉《胜之书》介绍了种芋的六种方法,西晋张华《博物志》提到了适宜芋头生长的土壤状况“五土所宜:黄白宜种禾,黑坟宜种黍,苍赤宜菽芋,则但言其色而质不详识。”综合性农书,如:北魏《齐民要术》、元代《王祯农书》、明代《农政全书》、清代《授时通考》等介绍得更加详细。明代出现了关于芋的专著,如:杨德周的《澹圃芋记》,多是搜罗历代关于芋的介绍加以整理;明中期吴中学者黄省曾的《种芋法》(又叫《芋经》)对芋进行系统整理和全面论述,并对芋的品种和栽种方法进行补充。此外,《肘后备急方》、《外台秘要方》、《证类本草》等方剂、医药著作主要是针对芋医药方面的价值进行论述。
历代文献中,芋头出现了不同的名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同物异称现象,例如:《王祯农书》卷2“芋”:“芋,一名土芝,齐人曰莒,蜀呼为‘蹲鸱’。在在有之,蜀汉为最。”这些异称包含丰富的语言学信息,横向而言,我国地域广袤,方言复杂,不同地区的人对同一事物的认识角度不同,结合当时当地的方言词汇、语音等,同一事物也就有了不同的名称。纵向而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认识水平逐渐提高,对事物的了解更全面更具体,就会出现不同于已有角度的认识视角,相应的就出现了不同的称呼。本文以《王祯农书》为基本材料,对“芋”在历代文献中的不同名称追根溯源,从不同时期的认识水平、认识角度和地域方言差异等方面探究“芋”出现异称的原因。①
一般而言,人们的认识水平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先秦两汉时期,农作物种类相对较少,分类较为简单,人们对农作物的认识有限,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会抓住事物呈现的最为直观的外形特点来命名。
芋主要就是因其巨大的根实特点而得名,《说文解字・部》云:“大叶实根,骇人,故谓之芋也。”徐锴注:“芋犹言吁”,即芋、吁意义相同。段注:“《口部》:‘吁,惊也。’毛传:‘吁,大也。’”《诗・小雅・斯干》:“风雨攸除,鸟鼠攸去,君子攸芋。”毛传:“芋,大也。”《方言》卷13:“芋,大也。”可见芋、吁在上古汉语中常常表示大的意思,加以引申,凡于声字多训大。因此,芋的本义♫是大,最初来源于它叶大根实的外形特点,我们可以认为芋是这种块茎类植物的本名(至少是本名之一),后世文献中的各种称呼可以看作是别名。
西汉时称芋为“芋魁”,东汉时称为“芋渠”,都是因根实巨大而得名。《说文解字》曰:“魁,羹斗也,魁头大而柄。”段注:“毛传曰:‘大斗三尺是也。’引申之,凡物大皆曰魁。”可见,魁的本义是一种比较大的类似汤勺一样的器皿,常用义“大”是从本义大汤勺引申出来的。现代汉语中“魁”依然保留有“高大”义,如:魁梧、魁伟。渠,《说文解字》曰:“水所居也。”也就是说,渠本义指有水的地方。《尚书・胤征》:“歼厥渠魁,胁从罔治。”晋・孔安国传:“渠,大。魁,帅也。”唐・孔颖达疏:“‘歼厥渠魁’,谓灭其元首,故以渠为大,魁为帅,史传因此谓贼之首领为渠帅。”这说明春秋时期“渠”就有大的意思。由此可见“芋”“魁”“渠”都有大的意思,组合在一起,“芋”主要指称这种叶大根实的作物,“魁”“渠”更多的是指示芋外形大的特点,都是从外形角度命名芋的。罗愿《尔雅翼》“芋之大者前汉谓之芋魁,后汉书谓之芋渠,渠、魁皆言大也。”这一句话既能说明“魁”“渠”有大的意思,又能体现时代因素对事物命名的影响。
语言会受地域方言差异的影响,就芋而言,不同地区的人对芋的称呼是有差异的。《王祯农书》:“芋,齐人曰莒,蜀呼为蹲鸱。”齐,即现在的山东临淄一带。《说文解字》曰:“齐谓为莒。”古“”直音同“芋”。可见当时临淄地区的人们把芋叫“莒”。芋、莒读音相近,受地域方言的影响,“芋”在临淄☿地区的百姓看来就读“莒”,只不过是借用“莒”这个汉字来记音,这是一种音转现象。元・唐慎微《证类本草・芋》中说“陶云:种芋三年,不采成莒。二音相近,盖南北之呼不同耳。”陶隐居认为芋头成熟后不采挖,连生了三年的叫莒,现在山东某些地方还把芋头叫莒。这是地域方言差异造成的异称。西汉时蜀地百姓称呼芋为“蹲鸱”。《史记・货殖列传》:“卓氏之先曰:‘岷山之下,沃野,下有蹲鸱,至死不饥。’”唐张守节《正义》中解释说:“蹲鸱,芋也。”鸱是一种体型较大,某些时候会以啄食米粒为食的鸟。因为土壤肥美,川蜀地区的芋形圆而大,从外形看像蹲坐啄米粒的鸱鸢。因此,川蜀地区的劳动人民根据芋的这一外形特点加以联想和类比,把芋比作蹲鸱,形象易记,体现人们给事物再命名时首先选取表象、显性特征的特点。
中古时期的汉语文献对芋的称呼多沿用上古说法,其中芋魁、芋的叫法最为普遍。唐代时文人诗作中出现“黄独”的说法。《通雅》卷41:“黄山谷曰:‘老杜诗‘黄独无苗,山雪盛。’黄独者,芋魁小者耳。’”可见,小的芋头又叫黄独。独有单独、单个的意思,大芋头周围会旁生出一个一个的小芋头,这些小芋头中,少数会相连,大部分则是单独生长的,所以才会称为“独”。“黄”是指芋外皮呈现黄色或黄褐色的色泽特点。除了外形,人们开始关注到芋呈现的色泽特点,这是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和认识角度的扩展。 随着人们对农作物认识的逐步深化,以及农作物本身呈现出的丰富多样的特征,芋在近代汉语文献中出现了一系列的异称,这些异称大多是从不同于已有角度的视角重新命名芋这一农作物的,或从功能,或从生长环境,或类比某种抽象关系,或从地域差异、方言习惯等。
芋,又叫“土芝”,宋・陈叔方《颍川语小》卷下:“《本草》中……芋曰土芝。”元代王祯、明代徐光启在其农业著作中(《农政全书》)也都提到“芋,一名土芝”,一些地方通志中也提到这个说法,《陕西通志》引《洋县志》:“芋,一名土芝,一名蹲鸱。”但都没有提及“芋”又名“土芝”的原因。郑恢《事物异名分类词典》引宋代林洪《山家清洪・土芝丹》“芋之大者名土芝”。笔者认为上述说法有疑义,宋代罗愿在《尔雅翼・● 》中说“夫物英华之美者莫如芝,故莲曰水芝,芋曰土芝,蜜曰众口芝,薤曰菜芝”,这说明人们把芋看作是像灵芝一样价值高的东西,所以命名土芝。人们之所以把“芋”比作“灵芝”,笔者认为原因有三:第一,芋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性粮食✍作物,灾荒年代可以充当主粮救饥保命。上文《史记・货殖列传》中“岷山之下,沃野,下有蹲鸱,至死不饥。”蹲鸱就是芋头,芋头容易种植,产量也比较高,所以附近的百姓“至死不饥”。晋・左思在《三都赋》中说“ม徇蹲 之沃,则以为济世阳丸是也”元・唐慎微《证类本草》:“彼人莳之,最盛可以当粮食而度饥年。”这都说明在收成不好、谷物不济的年岁,芋足以充当粮食充饥保命。第二:蒸煮之后的芋味道好,松软细腻老少咸宜,非常适合食用。宋代大诗人陆游平生尤其喜欢吃芋头,曾作诗称赞“食常羹芋已忘肉,年迫盖棺犹爱书”、“烹栗煨芋魁,味美敌熊蹯”,认为芋头比肉和熊掌还要味美,足见其对芋头的钟爱。清代《授时通考》也写到芋适宜食用,营养价值高,“味甘,蒸煮任意,湿纸包,火煨过,熟,乘热之,则松而腻,益气充饥,亦可为。”即使当下依然有很多美食用到芋头,例如:芋头焖鸡,台湾芋圆、虾仁芋头羹等等。由此可见,即使非饥荒年岁,芋也是一种非常适合食用,营养价值高,颇受人们喜爱的农作物。第三:芋还有一定的医药价值,能够舒缓治疗某些疾病,能够调中补虚,适量食用有助于保持身体康健。《证类本草》:“芋叶冷无毒,除烦,止泻,疗妊孕心烦迷闷,胎动不安。”可见芋头叶子有宁神、止腹泻的作用,特别是对安胎很有益处。明代《普济方》则说芋能够“主治宽肠胃,充肌肤,滑中”,说明芋头能调理肠胃,使皮肤充实饱满。《本草纲目・芋》:“冷啖疗烦热、止渴,令人肥白,开胃,通肠,破宿血,去死肌,和鱼煮食甚下气,调中补虚。”这说明芋有滋补的功效。方剂、药草专著的记载足以显示芋有除病祛灾、调理滋补身体的功效,这也增加了人们对芋的重视程度。综上三点,灾荒年岁,芋作为粮食能救济保命;芋本身味道好,适宜食用;芋有一定的医药价值,能调理身体,所以人们把“芋”比作灵芝也就可以理解了。另外,芋头多数生长在地下土壤中,生长环境特点作为限定成分用在了再命名中,就像莲又叫水芝,“水”是莲生长环境的体现。因此,笔者认为把“芋”称呼为“土芝”并非像林洪所说的那样是因为外形大,而是人们侧重它的实用性特质和生长环境特点。
个头小的芋头,又叫“土卵”、“土豆”,“土”指旱芋长于土壤中的生长环境特点,“卵”和“豆”是指其外部特征,《授时通考》:“《本草》:‘黄独蔓生,叶如豆,根圆如卵,肉白皮黄。’”“卵”是说芋的根部圆圆的像卵,“豆”指芋的叶子像大豆叶子,所以根据芋头根和叶的特点,人们就把小芋头叫土卵、土豆。又有宋・江少虞《事实类苑》:“黄独肉白皮黄,巴汉人蒸食之,江东谓之土豆,余求之江西谓之土卵,煮食之。”芋在江东、江西两个地方的不同称呼充分说明两地百姓对芋认识角度的差别:江东地区的百姓更侧重芋头叶子的特点,大部分人叫其“土豆”;江西地区的百姓侧重根部特点的多一些叫“土卵”。
明代时,芋出现一种口语化极强的异称,即“芋头”。徐光启《农政全书》卷58:“芋苗:《本草》一名土芝,俗呼芋头。”“芋”作为词根承担了整个词的主要意义,“头”与“木头、石头、砖头”中的“头”作用相同,是词缀语素,没有实际意义。“芋头”不仅口语化强而且流行范围很广,时至今日很多地方依然称呼芋头。
清代时,芋又有“芋母”、“芋艿”的说法,与“芋子”相对,把个头大的芋看作母亲,周围相连的小芋看作由母亲衍生的后代,这是在实物的基础上,联系事物的相似性,类比人类血缘关系给芋命名。清・俞樾《茶香室续钞・芋母》:“国朝施可斋《闽杂记》云:‘闽人称芋大者曰芋母,小者为芋子。’……吾乡称为芋艿,当为芋奶之误,奶即字,俗称母为奶,芋奶亦犹母子之义。因芋字从草,并改奶作艿耳。”这段话表明芋在重新命名时类比了人类的血缘关系。除此还体现出地域差异对事物异称的影响:清代,福建一带把大的芋头称为芋母,小的称为芋子;俞樾乃浙江德清人,他的家乡浙江一带则把芋头称为芋艿,艿就是奶,当时的方言把妈妈称为“奶”,又加了个草头,明确芋头的意义类属。给个头大的芋头命名时,虽然都类比人类的血缘关系,但福建称为“芋母”,浙江称为“芋艿”,这与当时当地的方言习惯是分不开的。
芋头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因此历代文献中出现了各种名称,这些异称呈现出较明显的理据性:先秦两汉文献中的“芋”、“芋魁”、“芋渠”、“蹲鸱”是依据芋头呈现的最直观的外形特点而形成的异称,“莒”则是“芋”在方言中的音转。随着对芋认识的逐步加深,中古近代汉语文献中出现了着眼于芋头多方面多角度的异称,像:根据芋头外皮黄褐色的色泽特点和多数单独生长的特点,被称为“黄独”;着眼于芋头实用价值高的特点,被称为“土芝”;综合芋头生长环境、叶子特点、根部特点等几个方面的因素,芋头又称为“土卵”、“土豆”;还有的异称是模拟某种抽象关系,“芋母”“芋艿”就是类比人类血缘关系命名的。当然这些异称会伴有不同地域人们认识角度、方言习惯的影响,江东一带的百姓从芋生长环境和叶子特点角度称小芋头为“土豆”,江西的人们更侧重根部特点叫“土卵”;大的芋头福建一带叫“芋母”,而浙江一带的方言称母亲为奶,因此大芋头被称为“芋艿”。
总而言之,芋头的各个异称蕴含着人们认识水平的阶段性、认识角度的多面性、方言地域性等语言学信息,对这些异称的形成理据性进行深入的研究,一方面为其他农业事物异称命名理据的考察提供线索,另一方面从农业文献角度研究汉语词汇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古汉语词汇研究的领域和视角,能够使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汉语词汇自身的演变规律。
注释:
①本文主要讨论芋广义上的不同叫法,不考虑芋的不同品种的名称,像君子芋、青芋、连禅芋、野芋等。
参考文献:
[2]谭宏姣.古汉语植物命名中的类比思维[J].社会科学战线,2006.
[3]缪启愉,缪桂龙.东鲁王氏农书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4]袁娟.向日葵的异名理据[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1.
[5]曾令香.元代农书中农作物名物词的同实异名现象[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6]王莉群.《齐民要术》农作物名物词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