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廖本《现代汉语》叠音词问题辨疑

时间:2024-12-26 12:11:24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 要:黄廖本《现代汉语》认为叠音词是由不成词语素的音节重叠构成的单语素词,叠音词中的每个字都是不表义的音节。本文考察黄廖本《现代汉语》所举叠音词例词,发现它们都不是什么“叠音词”,而是由一个语素重叠构成的重叠词,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其之所以致误的原因。

关键词:叠音词 黄廖本《现代汉语》 无历史观点

1.姥姥

已考见它是重叠词,不再重复。

2.猩猩

重叠词。宋・罗愿《尔雅翼・释兽》卷十九“猩猩”条:

“猩猩小而好啼。《山海经》曰:‘人面豕身,能言语。’郭氏曰:‘今交址封溪县出猩猩,状如獾?,声似小儿啼。’《海内南经》曰:‘猩猩知人名,其为兽如豕而人面,在舜葬西。’《周书・王会》曰:‘都郭国献之,若黄狗而人面也。’又《海内东北经》曰:‘有青兽人面,名猩猩,能言。’张华《博物志》曰:‘猩猩若黄狗,人面能言。’盖古文言猩猩者皆如此,一以为豕身,一以为状如獾?,一以为若黄狗,而郭氏赞曰:‘厥状似猴,号音若☑嘤’。后世之谈猩猩者,以为若妇人披发,但足无膝,常群行,遇人则以手自掩其形。好饮酒著履,人有取之者,置酒以斗石许,而作履相连,猩猩始见必大骂曰:‘诱我也’,辄能知诱者之姓名及其祖先,并道之,乃绝走远去,既去不能忍,已而复来,稍稍相劝,染指于酒而尝之,蹑履而试之,已而又去,去而复来,厥态如初,既而不能忍,则连臂号泣,相与就醉蹑履,而为人所擒。故《淮南子》曰:‘猩猩知往而不知来,以能知诱者为知往,不知被祸为不知来。’而《吴都赋》曰:‘猩猩啼而就擒也,然则其状大抵皆如人,与狒狒不甚相远。’荀卿曰:‘今夫猩猩形相,亦二足无毛也。既言二足而又言无毛,则去人不远矣。今人谓之野人,然而不知礼,故曰猩猩能言,不离禽兽。’”

这段材料告诉我们:“猩猩”一词词义发生了转移,古之“猩猩”指由都郭国(北狄)献的“人面豕身,能言语”“厥状似猴”“若黄狗”的禽兽,今之“猩猩”与“狒狒”不甚相远。虽然词义发生了转移,但是蕴含在词语中的造词之初的造词理据和认知方式不会因为词语所指对象的变化而变化。

宋・陆佃《尔雅新义》卷十九“猩猩小而好啼”条:“小而好啼,若有慕者,然反畏人,生矣。字从星,音从生,以此星言小有慧焉。”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五十一“猩猩”条:“[释名]李时珍曰:‘猩猩能言而知来,犹惺惺也。’”

明・徐应秋《玉芝堂谈荟》卷三十二“鸟兽而官名”条:“猴为惺惺奴”。

清・陈云龙《格物镜原》卷七十八“猴”条:[名号]……《清异录》:“武宗为王时,蓄禽兽为十玩猴,曰‘惺惺奴’。”

可见,“猩猩”是由“惺惺”换喻造词而来的,因“猩猩自然知往,颇测物情,犹惺惺也。”

宋・丁度《集韵》卷六“惺”条:“惺,悟也。”

宋・阴时夫《韵府群玉》卷七下平声“惺”条:“惺惺,了慧也,又悟也,静也。”

明・兰廷秀《韵略易通上》“惺”条:“惺,慧也。”

由此,“惺”义为聪慧,“惺惺”义为非常聪慧灵动,“惺惺”为重叠词,“猩猩”是由&ld❥quo;惺惺”换喻造词而来,因此,“猩猩”为重叠词。

3.饽饽

重叠词。《汉语大字典(第二版)・食部》“G”条下义项引卷子本《玉篇・食部》:“G,《字书》亦‘’字也;,炊釜溢也。”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部》“”条下:“,炊釜沸溢也。炊,各本作吹,今从《类篇》。釜沸溢各本作釜溢,宋本作沸,今参合定为釜沸溢。今江苏俗谓火盛水沸溢出为铺出,之转语也,正当作字。从?,孛声,蒲没切。十五部。”《说文解字亿埂罚骸胺蛩不满釜,但沸而不溢,有米在中则矣。揭其盖,以勺搅之,自止矣。,炊釜溢也。从?,孛声。宋本作吹声沸也。俗谓釜溢为薄即此字。”以上材料说明:饽,本字为“”,ฌ义为“炊釜沸溢”。

饽饽,清・王念孙《广雅疏证・释诂第四》“饽”条:“饽者,《孟子・告子篇》云:‘氯欢生’,是挛生长之貌也。拢与饽通。”又《释诂第二》“隆碧酰骸抡撸《尔雅》:‘拢作也’,郭璞注云:‘氯唬兴作貌’。庄公十一年《左传》:‘其兴也,卵伞,杜预注云:‘拢盛貌’。《论语・乡党篇》:‘勃如战色’,亦谓盛气貌也,《释训》篇云:‘勃勃,盛也’。”勃,与峦ā!笨杉,“饽”与“隆⒉”同义。“饽”是由“勃”换喻而来,取义“盛也”,而“盛”义是由本义“炊釜沸溢”换喻而来。因此,“饽饽”是换喻造词而来的重叠词。

4.潺潺

重叠词。N,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N部》卷二十八“N”条:“N,谨也。《大戴礼》曰:‘博学而孱守之’。正谓谨也,引申之义为“弱小”。《史记》:‘吾王,孱王也’,韦昭曰:‘仁谨貌’,与许合。孟康曰:‘冀州人谓懦弱为孱’,此引申义也,其字则多假孱为N。……孟康音如潺之潺。”清・王筠《说文解字句读・N部》卷二十八“N”条下:“经典借孱为之&rชdquo;,清・桂馥《说文解字义证・N部》卷四十八“N”条下:“或通作孱”。N,与孱通,音如潺。潺有“小”义。

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屯部》“”条:“具也&he Üllip;…读若汝南水。按许书无字,《水经注》涪县有潺水,字作潺。”这说明:、潺为异体字,意义相同,“潺”与“N”的“弱小”义一脉相承。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