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语言表达能力训练,提高美的感悟力
" 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江泽民总书记站在国际政治经济全局的战略高度,对教育的基础性地位,教育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民族创新能力和综合国力的重大作用,推进素质教育的紧迫性,重要性以及教育改革的方向,任务等作了精辟的论述。要求全党全社会共同关心和支持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切实把教育作为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的工作,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重点地位。
为了适应这一新的教育形势,美术教育也作了进一步的改革。美术教育作为一门重要的教育学科,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还有助于开发智力。为此,我市对美术教育提出了新的教学思路:“以优化课堂教学为中心,坚持以理论为基础,推动教研、科研的深入发展;突出美术学科的基本特点,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逐步大面积地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质量。”①
美术学科的基本特点其实就是以美育人,以美的艺术造型提高学生的感悟力,从而获得较高的创造力,并将之施用于生活和工作中。究竟什么是“美的感悟力”呢?它是通过美的艺术造型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和能力,以及表现美、创造美、评价美的能力。
我们之所以要在学生当中提高美的感悟力,是因为它对学生的现在和将来的学习和生活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首先,提高学生美的感悟力的目的在于提升他们的精神境界,丰富感情,完善生命的感受,帮助完成学生的德育、智育和体育,使学生各方面的素质都得到提高。不仅如此,它还能让学生体验到生命的崇高,使学生热爱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改善全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这一点上,我国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蔡元培等人也对此持肯定的态度。其次,美的感悟力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得以健康的发展。这种美的感悟力往往能使学生从内在的需要出发,以强烈的爱、恨等其它情感对各种事物表达自我的感受,能使个人不良的情感、情绪得以宣泄,正常高尚的情感得以发展。再次,美的感悟力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在培养学生美的感悟力的同时,在极大程度上发展了学生的视知觉能力。它不仅使学生在审美享受方面获益良多,而且直接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最后,在提高学生美的感悟力的同时必然使学生形成一种创造意识,这种创造意识一旦形成,必然会渗透和泛化到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促使我们的社会在各个领域发生变革,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但目前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两大通病。一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解太多。以教师的讲解代替了学生的欣赏。教师一味讲解与作品有关的轶事和故事情节,学生却未能与作品得到交流,甚少获得美的体验机会。导致这一原因是教师☼误以为要提高学生对美的感悟只在于接受,在于学生接受由语言所传达的美术作品信息,而不是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自我感受和体验。因而学生接触的不是美术作品,而是讲说作品的语言。二是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太低。众ฟ多的学生对作品的评价语汇贫乏,使之与作品的交流过早地结束。学生在对作品感受不足的情况下就进入创作阶段。导致这一原因是教师没有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的训练。甚至不等学生说出答案就匆匆小结。使学生的思维只停留在对作品的感性认识上,无从引发对作品更深层的理解,学生未能突破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对美的感悟也未得到升华。
要切实做到提高学生对美的感悟力,就应从加强语言表达训练入手。语言的表达贯穿于人的整个认识过程。提高学生对美的感悟力就要加强语言表达的训练,创设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评论、表达。通过评论、表达,学生可以学会欣赏的程序,学习用艺术的语言把自己的思想更清楚地表达出来,对作品的看法越来越深,越来越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在教学中应如何通过加强对学生语言表达的训练来提高美的感悟力呢?美术教育要启发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评论,通过评论使学生了解作品的结构,象征性手法和语言,从而提高对美的感悟力。美术特级教师侯令曾在教学中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你喜不喜欢这幅画?这幅画要是由你来画,你怎样处理?你要是有这样的一幅画,把它挂在什么地方?”等等②。通过这些问题,能让学生面对一幅陌生的作品也能说出自己的感受,而不仅是单纯地听教师的讲解或简单地回答喜欢还是不喜欢。
以下以一节美术绘画课为例,浅谈如何加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提高美的感悟力。
(一)在观察中的语言表达训练。
美术是一种造型艺术,只有通过细心的观察,再把观察中得到的感受用语言表达来加深对造型的理解。
在对小学二年级《我的好朋友》一课中,教师为了使学生观察老师和同学有哪些共同的五官特征,请出了三名同学到讲台上。教师分析了其中两位同学的五官特征,第三位同学就由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分析。教师提出了这样的几个问题:“这位同学的发型给你怎样的感觉?脸型和眼睛的关系是怎样的?他哪些地方使你印象最深?”。根据教师的引导,学生有以下的回答:“短短的头发显得很精神,圆圆的脸蛋上镶嵌着一双小小的眼睛,扁扁的鼻子上架着一副眼镜,红红的小嘴露出洁白的牙齿,脸的两旁长着一对大耳朵,他是一个很可爱的男孩子。”教师原本可以自己讲解出三名学生的五官特征,但这样学生的感受就只停留在这三名学生的外貌上。但通过教师所创设的这一个语言表达的机会,学生根据问题展开观察,并把对同学五官特征的感受通过语言表达出来,使其懂得如何去把握ว人的五官特征。这样的效果要比完全是教师的讲解更理想,学生的感受也更深。
(二)在欣赏中的语言表达训练。
把欣赏过程中的感受表达出来,有助于提高对美的鉴赏力,也有助于人与作品之间的交流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为了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书本的范画进行讨论评述。教师有针对性地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表达心中的感受,提出了一个问题:“画家画出了他好朋友的哪些五官特征呢ท,他(她)跟我们班上的哪些同学有相似的地方呢?”学生由此引发出各种意见,并把语言引向身边的同学。这时,学生不仅能感受作品所表达出来的意蕴,更能在语言表达的训练当中掌握对人物五官特征的表现方法。在欣赏另外一幅作品时,教师又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小作者把画中人物手中的乐器去掉,你认为效果会怎样?说说你的见解?”学生由教师的问题迸发出激烈的讨论,争先发表自己的看法。“加上手中的乐器会使画面更丰富。”;“加上乐器以后能让大家知道她在干什么。”;“在画面中加上乐器,我们知道她是个热爱音乐的女孩子。”……从语言的表达中,学生不知不觉已经感悟到在画面中应该如何表现人物的外貌和性格特征。
(三)操作中的语言表达训练。
在操作中所进行的语言表达能使学生丰富对作业的创作意念,完善创作的构思及思维。
教师先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找出好朋友。一对好朋友坐在一起互相描述对方的外貌特征,性格爱好。然后让几对好朋友在讲台上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好朋友并谈谈将会用什么样的颜色和线条表现人物。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大胆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念,让老师和同学肯定其优点,同时也对不足之处提出修改意见。最后学生不需要再多的观察也能沙沙地画出自己的好朋友。通过这样的语言训练,引导学生构思怎样进行对人物性格特征的表述,使他们敢于想象,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不仅提高了创造美的能力,还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四)作业评价中的语言表达训练。
作业价值的判断通过语言表达可使学生对自己或别人的画进行评价,促进对创作意念的升华。
教师在讲评作业的环节中向学生提出第一个问题:“同学们能从画面中认出是哪位同学吗?你是从哪些地方认出来的?”。虽然孩子们画得并不像,但根据所画人物的特征,学生也能逐一认出画面中画的是谁。接下来,教师提出第二个问题:“从别人的作业中,你吸取了哪些优点?你会对自己的作业作哪些修改?”。学生对照自己和别人的作业及时发现不足,同时也获得修改的意见。在这一个自评、互评的过程中,感悟力得到升华,还培养了学生之间互助互爱的精神。
综上的论述可见,加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对提高美的感悟力如此重要,而美的感悟力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也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不仅符合儿童爱说、爱动的生理规律,也活跃了课堂的教学气氛,同时也符合现代教育学当中所提出的“在教学中,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发挥主体作用”这一教学方针,更有助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促进综合国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