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教学中应注意名量词的分类问题
摘 要:汉语名量词的分类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各家观点并不统一。我们从语法意义、语法功能、形态变化、组合能力等方面出发,讨论“个体量词”同“集体量词”“临时量词”的划分问题和“种类量词”“部分量词”的归属问题。
关键词:汉语史 名量词 分类
汉语名量词的分类问题非常复杂,到目前为止,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语言教学中都存在很多不同的观点,尤其是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如何将每个量词准确归类是很困难的。如果只是停留在简单界定和性质分析的层面显然是不够的,只有对各类量词的语法意义、语法功能、形式变化、组合功能等方面进行具体、细致的分析才能解决问题。本文就量词中纠葛较多、分歧较大的问题进行梳理,主要涉及到“个体量词”同“集体量词”“临时量词”的划分问题和“种类量词”“部分量词”与“个体量词”的分合问题。
一、“个体量词”与“集体量词”的划分 “个体量词”和“集体量词”相同之处在于:都不限制数词的使用;都不能插入“的”;都可以带“可数名词”。不同点在于:“个体量词”本身不表量(指不含有数的概念)而“集体量词”本身表量。如“一个杯子”“一对杯子”“一套杯子”,“个”不表量,“对”表两个,是确定的量,“套”表多个,是不确定的量。因为个体量词不表量,故可省略,“一个杯子”=“一杯子”,“集体量词”本身表量,故不能省略,省略后意思就变了,“一对杯子”≠“一杯子”,“一套杯子”≠“一杯子”。“个体量词”本身不表量,起表量作用的是它前面的数词,“集体量词”是“数词+量词”同时起作用。如“一个杯子”是“一”在表数量,“个”并不表量,而“一套杯子”是“一”和“套”合起来表量,“套”表多个,“一”表“套数”。用以上办法大致可以将“集体量词”同“个体量词”分开。
二、“个体量词”与“临时量词”的划分 “临时量词”同“个体量词”是本质不相同的两类量词,其差别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参看文末附表):
第一,“个体量词”不参与表量,而“临时量词”参与表量。如“一个西瓜”/“一车西瓜”;“一个菜”/“一盘菜”,“个”不表任何的量,“车”表示“一车”所能载的量,“盘”表示“一盘”所能容的量。有学者也把它们叫“容载量词”。
第二,“个体量词”与中心名词的搭配关系是稳定的,一般都具有内在理据性;“临时量词”与其中心名词的关系是临时的,没有内在的理据性,只有临时的、外在的联系。如“一张纸”和“一地纸”,前者是个体量词,后者是临时量词,“张”只能同可撑张的“弓”“弩”“琴”和可铺张的“纸”“毡”“席”等有限的名词搭配,量词“张”同名词之间存在内在理据性,这些称量对象都符合“可张”这一特点,一旦形成称量关系,“量+名”的搭配就非常稳定。“一地纸”不同,“地”与“纸”之间并不具有内在的联系,只存在临时的外在的依附关系,所以中心词“纸”可以用任何实体名词替换,如“鞋”“烟头”“砖”等,只要是“地”能载的东西就都可以。“纸”前的“地”也可以替换为“床”“桌子”“窗台”等,只要是“纸”可以依附的地方都可以。
一 地 纸 一 地 纸
(鞋) (床)
(烟头) (桌子)
(砖) (窗台)
…… ……
第三,语法形式存在差别。个体量词与名词中间不能插入“的”,“一张纸”不能说“一张的纸”,而“临时量词”则可以插入“的”,可以说“一屋子的人”“一地的纸”。从重叠上看,个体量词可以重叠,如“一张张纸”“一条条毛巾”等等,而“临时量词”一般不能重叠,不能说“一脸脸汗”“一屋子屋子人”。个体量词一般可以省略,如“一头牛”可以说成“一牛”,基本不影响交流,但“一脸汗”“一屋子人”❣不能说成“一汗”“一人”,这意思就不同了。“个体量词”所带的名词一般是“可数名词”,“临时量词”既可以带“可数名词”,如“一车西瓜”的“西瓜”,也可带“不可数名词”,如“一杯水”的“水”。
还有像“一弯新月”“一叶扁舟”“一抹夕阳”“一泓春水”等用法中的“弯”“叶”“抹”“泓♥”一类词,有不少学者将它们归入“个体量词”,这是不合适的。这类用法一般限定在文学语言中使用,体现的是对中心词的形态、意趣的一种描摹,具有很强的描写性,而且描摹的对象都是固定的,如“弯”只能用于“月”,“叶”只能用于“扁舟”,“泓”只能用于“春水”等,这更像是一种固定的修辞方法。尤其是这些用法都限制使用数词,如“一叶扁舟”,不能说“二叶扁舟”“三叶扁舟”……,“一泓春水”不能说“二泓春水”“三泓春水”……可见它们还不具备“个体量词”的资格,把这类词归入“临时量词”比较合适。 中国
三、“部分量词”和“种类量词”的归属问题 为了便于比较,我们设立了几个比较项(见文末附表)。所设各项中,“表量”与否是最为重要的,只有符合[-表量]才能算个体量词,这属于语法意义标准,其它是语法形式标准。“个体量词”同“种类量词”“部分量词”的相同点是:都不限制数词;数名之间一般都不能加“的”,一般不说“一条的绳子”,也不能说“一段的路”“一种的事情”;一般都可以重叠,如“一张张纸”“一段段路”“
(一)种种情况”;它们本身都“不表量”只表达语法范畴意义,这一点尤其重要。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个体量词”可以省略,省略后一般不影响表达,而“部分量词”一般不可以省略,省略后意思不同,如“一层楼”不能说“一楼”。“种类量词”后带“可数名词”时一般不能省略,“一种书”不能说“一书”,带抽象名词时有时可以省略,如“这一种情况”可以省作“这一情况”。
通过比较不难看出,“典型的个体量词”同“部分量词”“种类量词”之间共同特征多于区别特征,其不同点只在于能否省略,而能否省略与量词的性质无关,只与是不是语言系统默认的量词有关。如:
一座楼/一层楼
一条线/一种线
一种情况/一种花
前者可以省略,意思基本不变,后者不可以省略,这是因为前者是无标记的、语言系统默认的量词,省略后仍可以按照默认情况认知;而后者则是有标记的、非语言系统默认的量词ฃ,省略后不能按照默认情况认知。但这不能说明“一座楼”的“座”与“一层楼”的“层”,“一条线”的“条”与“一种线”的“种”是不同性质的东西,更不能认为“一种情况”的“种”可以省略就是“个体量词”,而“一种花”的“种”不能省略就不是“个体量词”,这都是同等性质的用法,它们都“不表量”,都可以表达语法范畴意义,这一点并无本质的不同。运用原型范畴理论,可以把“个体量词”看作一个“家族”,其中的“形状型”(一条线)、“替代型”(一头牛)、“动状型”(一封信)等就是这个“家族”的“典型成员”,符合文末附表设立的“典型个体量词”的所有条件,而“部分量词”和“种类量词”大部分符合文末附表所设立的条件,只有少数条件不符,与典型成员相比则只能算“非典型成员”。另外,从实际☪操作来看,“部分量词”限于“节”“段”“层”,“种类量词”限于“种”“类”“门”等少数量词,为少数量词分出两个小类也并不经济。在具体研究中,学者也大多将“种类量词”和“部分量词”放到“个体量词”中一起讨论。
综上所述,我们倾向于将“部分量词”和“种类量词”归入“个体量词”。
附表:各类量词特征对照表
不限制数词 加“的” 重叠 可省 带可数名词 表量 例句
典型个体量词 - - + + + - 一条绳子
集体量词 - - + - + + 一套杯子
临时量词 ± + ± - ± + 一脸汗
部分量词 - - + - + - 一层楼
种类量词 - - + ± + - 一种情况
(注:此表是按照一般情况来说的,量词的情况比较复杂,不能排除有些特✫殊例外的情况。)
(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个体量词历时发展研究”[08GJ-05]。)
参考文献:
[1]王绍新.唐代诗文小说名量词的运用[A].程湘清.隋唐五代汉语 [2]刘世儒.魏晋南北朝量词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65.
[3]赵元任.中国话的文法[A].中国学术经典·赵元任卷[C].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1986. [5]房玉清.实用汉语语法[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
[6]何杰.现代汉语量词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7]胡附.数词和量词[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
[8]黄伯荣.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9]程荣.量词及其再分类[A].胡明扬.词类问题考察[C].北京:北
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6. [11]张志公.现代汉语[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
[12]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13]周一民,杨润陆.现代汉语[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
[14]俞士汶.现代汉语语法信息词典详解[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